猪油真的不健康吗?我们用科学数据说话
在注重养生的人眼里,猪油是避之不及的。毕竟一提到动物油,就是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代名词,然后就联想到肥胖,联想到三高和心脑血管疾病。
但根据我的实际经验,不是这样的。我在云南农村长大,在我们当地,几乎家家户户养猪,然后腊月杀了,熬几大罐猪油,然后吃一整年。现在也基本如此,但就我所见,村里的老人得三高的概率,显然远远低于城市居民。
小时候物质匮乏,常年所吃,不过就是自己种的瓜果蔬菜。长大后,到了城市,吃了太多的餐厅,种类繁多的美食,但我再也没吃过小时候妈妈炒得那么香的菜。我很奇怪,有时候自己动手,一样的食材,一样的做法,但就是没老家的好吃。
开始我以为是心理作用,直到有一次回家过年,又见妈妈炒菜,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所有香味的差距,就在那一勺猪油。
大概五六年前,我在成都采访过一次蔡澜。他是著名的美食家,我问他:好吃的东西如果跟养生相悖,您怎么选?
老先生哈哈大笑,回答说:我从来不养生。
接着又说,很多养生其实也没道理,其中最没道理的,就是不吃猪油。猪油多美味啊,我最爱的就是“猪油拌饭”,年轻人害怕吃猪油,完全是因为没洗过碗。“如果洗过碗,就会发现用普通油盛过的碗碟很难洗,用猪油的话一下子就冲掉了。所以猪油并不特别肥腻。”他认为,一碗猪油跟两个鸡蛋的胆固醇是一样的,不了解的人整天吃鸡蛋,不敢吃猪油,是很可惜也很滑稽的一件事情,“完全对食物不了解嘛”。
那么,猪油到底好不好呢?我们来讲点科学依据吧。
“少吃油,尤其是饱和脂肪酸不能吃,吃脂肪多容易得心脑血管病……”这种论调,我们是不是经常听到?
看起来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我一说论点的来源,大家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这个论点其实来自《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我们前面说到了,每个国家的膳食指南都是针对自己国家居民的饮食习惯制定的。美国人的饮食习惯中,脂肪平均占总能量的34%左右,摄入饱和脂肪酸太多,比如牛排、猪排、鸡肉、牛奶、奶酪和黄油等食物。
但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完全不同,多数成年人连牛奶也不习惯喝的,更不会吃肉不吃菜,我们讲究荤素搭配嘛,除了在外面吃饭,家里的饭菜大家可以观察下,是不是素菜比荤菜更多?
所以不要成天担心自己吃了多少油,你真正该关心的是油的质量。
我们知道,油里面包含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三者最佳的比例,是3∶4∶3。也就是说,单不饱和脂肪酸要比另外两种脂肪酸稍微多一点儿,这样的摄入比例,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我们再来看看这三种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 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为:动物油、椰子油和棕榈油。
●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为:茶籽油、橄榄油。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为: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和海洋鱼类。
各油类食物中脂肪酸的含量比例图↓
从上表中我们会发现,猪油里面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3.2%,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7.9%,多不饱和脂肪酸比牛油和羊油多。从这个方面来说,猪油的表现是很优秀的,没有必要一说肥肉或者一说猪油就觉得一无是处。
动物油和植物油各有优点,但单吃哪一种,都达不到我们上面说的最佳比例,所以吃油记住一句话:
混混更健康。
我和大家交流一些自己的小绝招:
第一,每天吃的油脂类食物占一天总能量的30%。轻体力劳动者基本上等于标准体重的千分之一,也就是说175厘米的人,运动量不多,那么吃的油是175-105=70克。如果运动量大,那么吃油的数量一定要增加。
第二,动物脂肪占一半,植物脂肪占一半。也就是说,前面第一条中说到的身高175厘米的人每天吃的70克脂肪中,植物脂肪要占35克。
植物脂肪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做菜的各种植物油,另一个就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坚果。
动物脂肪呢?猪油就是很不错的选择,从我们的饮食传统来说,猪油也是最常吃的,关键是,真的很香啊。
第三,植物油可以采取混合50%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50%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比如拿一个油壶,里面倒进去一半茶籽油,再倒进去一半玉米油,混合使用。
讲明白生活中一些用油的小绝招,大家可能还有一个疑问:
油炸食品可以吃吗?
总的来讲,中国人吃油炸食品并不多,可总有宣传把油说得跟洪水猛兽似的,闹得好多人天天水煮蔬菜,或者根本不吃油,进而造成了更大的健康问题。
我的观点是,吃油炸食品这样的美味,是人生的一大享受,找对方法是可以吃的,但吃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控制吃的频率。别天天吃,一两周吃一次还是可以的。
第二,别一次吃太多。
第三,别吃煳的。如果炸煳了,把表面上黑焦的部分去掉,减少致癌物。
第四,油不要反反复复地用。如果今天用油炸东西,剩下油了,第二天炒菜可以用,并应在较短时间内很快用光,不要保留太久。
以上关于食用油的问题,应该讲得很清楚了。一句话总结就是:吃油跟吃菜一样,什么都能吃,什么都吃一点最健康。
(部分内容来源于《你是你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