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写作者扫墓的诗吗?——唐·杜牧《清明》鉴赏

——唐·杜牧《清明》鉴赏

吴重秋

杜牧是著名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写的《清明》绝句,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至清明扫墓时节,许多人会吟诵此诗;许多课堂上,老师都会教学生,说这是古代流传最广的写扫墓的诗。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被作为清明扫墓诗在解读。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这首诗到底是在写作者扫墓路途之苦,还是在写不能扫墓之愁呢?这一问题很值得我们研究。请读原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看起来明白如话,但理解上历来颇有分歧。我们可以围绕四个问题,逐一加以讨论。

第一问:诗中写了什么雨?

首句开篇点题,挑明“清明时节”。接着写天气“雨纷纷”。“雨纷纷”算是什么雨呢?大雨?小雨?阵雨?结合下句“路上行人”理解,应该雨不大,但作者用了“纷纷”叠词,很有讲究。“纷纷”指连续不断,绵延不绝。这不仅为“清明时节”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氛围,而且,也与下句“欲断魂”形成了对比。

第二问:诗中在写谁“断魂”?

对第二句,历来理解歧义较大。很多人认为,“行人”为作者自指,即指作者就是来扫墓的行人,所以,“断魂”当然也指作者。因为伤心欲绝,才想找酒家喝酒。这种理解,似乎很合情理。

但是,我对这种解读,历来颇有怀疑。这句到底是写作者自己前来扫墓的行为,还是写作者眼里看到的来去扫墓的行人情景?我们可从以下信息,加以辨析:第一,诗里用了“行人”,不同于“游人”。“游人”是居无定所,漂泊不定,偶然经过的;而“行人”则是有既定目标,也许对要去的地方是熟门熟路的。祖宗亲人墓地,应该比较熟悉才合乎逻辑。第二,从三四两句看,作者对这一带应该比“牧童”都不熟悉的。据此推理,“路上行人欲断魂”,应是作者看到的情景。“ 断魂”形容极度愁苦伤悲,悲愁得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一个“断”字与上句的“纷纷”形成对照,外绵内断,让人更难承受。

第三问:诗中写到“我”为什么要喝酒?

第二句写的是看到来去扫墓的“行人”神情悲痛欲绝,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忽然写自己想喝酒,明显带有跳跃性。原因何在?很显然,这是“游人”与“行人”的区别。在“清明时节”,看到别人都能为已故的亲人扫墓,唯独自己这个“游人”,无法去扫墓寄托哀思,那会怎么样呢?唯有借酒浇愁。“借问”表明,“我”对所行之地是非常陌生的。

第四问:“我”找到酒家了吗?喝到酒了吗?

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个末句写得十分含蓄,也十分艺术。让一个“牧童”回答,而不是成年人回答,这是精心设计的。一个随意的“遥指”动作,把一种不喑人事、不解人愁的神态表现得活龙活显。那个“杏花村”,又是一个模糊概念。而其名字,却十分扎心。“杏花”在古代文人作品中,多寓意“幸福”,有的也寓“疑惑”。指者(儿童)无心,听者有意。最后是否喝到了酒,其实已经完全不重要了;即使喝到了,结果也是可想知的。所以,到此戛然而止,恰到好处,可以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和解读的空间。

全诗以寻常口吻,娓娓道来,但又十分符合起承转合规范结构;环境描写,十分简练,但人入景中,情景交融,十分到位;抒情融于叙述,表意留有空间;基调明确,又不直露;风格悲切又很含蓄。至此,我们应该理解它能千古传诵的原因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