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吴懿篇

三国良将系列之吴懿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作为随刘焉入蜀的东州派元老,吴懿在益州拥有重要的地位。说起吴懿,最为人熟知的事件并非其本身,而是刘备迎娶他的妹妹吴夫人,即后来的穆皇后。作为蜀汉最著名的外戚,吴懿显然无论地位或实权都不能算刘备时期的重臣。然而,蜀汉立国毕竟不会只靠五虎将与诸葛亮。作为五虎之下的蜀汉大将,吴懿究竟是凭妹上位,抑或有真本事,本期就来详细介绍。

吴懿(?-237),字子远,兖州陈留郡人,在《三国志》中为避司马懿名讳而写作吴壹。吴懿的叔叔是何进部将吴匡,就是十常侍之乱中被董旻怂恿攻杀何苗的那个吴匡。这件事笔者在何进篇、董卓篇都有相关介绍,在此就不多讲了。吴匡的儿子,则是吴懿的族弟名叫吴班,同样是蜀汉大将。

吴懿重大事件之一——贵人之兄

前面提到,吴懿的叔叔是吴匡,曹丕后来谈到何苗之死,痛骂吴匡“无不烹菹夷灭,为百世戮试”。可见吴匡杀死何苗导致何家外戚无人继任,群龙无首才给董卓进京为所欲为的机会,这种观点为当时公认。吴匡之后再无记载,但大致能推断出不会有什么好结局。如果吴懿一家没有跟刘焉入蜀,等到十常侍之乱爆发,恐怕也要受牵连。从后来的结果看,入蜀显然避免了后来的风险。

中平五年(188),因为吴懿父亲与刘焉是故交,得以举家随刘焉搬到益州。一年后汉灵帝驾崩,何进、何苗先后被杀,董卓祸乱朝廷,得益于吴懿父亲的先见之明,得以躲开祸乱。

吴懿父亲史料未有记载,但既然能与刘焉是老朋友,加上兄弟吴匡是将军,那么吴懿父亲必然官位不会太低。

笔者之前讲过,刘焉入蜀之初就怀有异心,而且其人对谶纬之说又非常迷信。有善于相面的人对刘焉说,吴家女儿有大富大贵之相。刘焉自己年纪已经很大,四个儿子中只有三儿子刘瑁在身边,于是安排刘瑁迎娶了吴氏。以此可见,刘焉当初有意让刘瑁来继承基业,不过刘焉死后在权臣赵韪的操控下最终继位的是刘璋。刘瑁则在208年死于狂疾。以此来看,吴夫人倒也没带来好运,刘焉的迷信未起作用。

不过吴夫人嫁给刘瑁,起码使包括吴懿在内的一家地位提升,在刘焉以铁腕手段铲除异己的时期,吴家毫无疑问是“自己人”。

受史料所限,在刘焉时期吴懿的官职没有记载,刘璋时期,吴懿为中郎将。

吴懿重大事件之二——转投明主,担任护军

建安十八年(213),刘备进攻刘璋,吴懿与张任、泠苞、邓贤等人在涪县与刘备交战。

《华阳国志》载:十八年,璋遣将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拒刘主于涪,皆破败,还保绵竹。懿诣军降,拜讨逆将军。

刘璋派出的五名将领,最著名的当属张任,《三国演义》里与魏延席间舞剑,落凤坡设伏射死庞统,宁死不降刘备,是刘璋阵营中形象最饱满的将领。

不过,正史中张任除被擒后宁死不降有记载,其他细节都是小说家言。除吴懿之外的四名将领,历史记载均止于此,很可能与张任结局相同。只有吴懿很识时务地率军投降,被刘备拜为讨逆将军。

对于吴懿投降,《三国演义》里的描写非常荒诞,近乎于搞笑,大家不妨看一下。

玄德曰:“汝降否?”吴懿曰:“我既被捉,如何不降?”玄德大喜,亲解其缚。

吴懿投降还要投得理直气壮,而且刘备还特别高兴,这段对话实在有够欢乐,似乎吴懿就是为投降刘备而生,天经地义。

当然,引用这段演义对话纯属娱乐,真实的历史绝无可能如此。张任宁死不降值得敬佩,吴懿顺应大势归顺雄主也无可指责。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刘备入主成都,由于先前孙夫人已回江东,刘备正室空缺,在法正等人的建议下,迎娶了吴懿的妹妹。吴懿由此得到刘备重用,被拜为护军,加讨逆将军。这个职位负责统领警卫部队以及监督众将,是非常重要的位置,可见刘备对吴懿确实非常信任。

对于吴懿担任护军时期的经历史料没有提及,很大程度是因为护军的特殊职责导致。以曹操最倚重的中护军韩浩为例,作为统领禁军部队,肩负保护君主的重要使命,由于没有独自带兵的机会而并未留下多少记载。但曹操攻下汉中后,大家都推荐韩浩来镇守。曹操说道:“我怎么可以没有护军呢?”而没有让韩浩离开身边。

裴松之注引《魏书》载:议者以浩智略足以绥边,欲留使都督诸军,镇汉中。太祖曰:“吾安可以无护军?”

以此来看,护军对于君主确实非常重要,需要既有能力又非常忠诚的人才能胜任。吴懿多年没有事迹留于史册,恰恰说明其对刘备的保护做得很到位。

吴懿之妹,穆皇后吴氏

吴懿重大事件之三——北伐建功

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吴懿被提拔为关中都督。我们知道蜀汉有四大常设都督,分别为汉中都督、江州都督、永安都督、庲降都督,这四大都督分别掌管四大军区。对于关中都督史料没有明确记载其辖区与驻地,由于关中地区实际并不在蜀汉版图内,所以这个都督很可能是专为吴懿特设,遥领的虚职。

刘备时期,由于蜀汉人才还很充沛,吴懿长期被刘备安排在身边统领中军,很少有分兵作战的机会。随着夷陵之战蜀汉惨败,不久刘备去世,吴懿逐渐得到在外征战的机会。

章武三年(223),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后封赏群臣,其中吴懿被封为都亭侯。

建兴六年(228)春,沉寂多年的蜀汉终于再次主动出兵,这便是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吴懿随军出征。因为准备充分,出击迅速,蜀汉迅速攻占陇右三个郡。然而,由于发生了著名的马谡失街亭,导致蜀汉战略全盘打乱,只得撤退。

街亭之战的大致经过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也很清楚诸葛亮的用人在宣布当时就有争议。既然众将认为马谡不堪大用,那么大家有没有公认的合适人选?有,正是吴懿。

《三国志·马良传》载: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

魏延的能力自不必说,而吴懿在蜀汉众将心目中公认为能与魏延相提并论的宿将,足见其军事能力很高,能进入蜀汉高层并非仅凭借其外戚身份。吴懿担任护军期间的表现,虽未见史料,但见于蜀汉众将眼中。

建兴八年(230)七月,遭到蜀汉多次进攻的曹魏大举反攻。曹真、司马懿、张郃分率三路兵马同时出击,但蜀汉防守严密,加上连绵大雨使山路泥泞不堪,九月曹魏三路大军全部撤回。

此时诸葛亮派出魏延、吴懿主动出击,二人率军从西部羌族地区迂回进入曹魏凉州地界,在南安郡与曹魏后将军费曜、建威将军郭淮的部队遭遇。此战蜀军打了魏军一个措手不及,魏军完全想不到蜀军会在自己后方突然出现,蜀汉军队取得大胜。

《三国志·杨戏传》裴松之注:建兴八年,(吴懿)与魏延入南安界,破魏将费瑶,徙亭侯,进封高阳乡侯,迁左将军。

蜀汉由于国土面积小,对封侯的数量与级别始终控制得很严格,能够封乡侯者已经很少。吴懿因此战得封乡侯,并升迁为左将军,实属不易。

吴懿重大事件之四——镇守汉中

建兴九年(231)二月,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这次北伐中,发生了著名的李严造假事件,因李严督办粮草不利,又弄虚作假推卸责任,诸葛亮决心惩治李严。

在《三国志·李严传》裴松之注中完整收录了诸葛亮上表弹劾李严的文书,列有二十多位大臣的联名,其中魏延排在第二,吴懿排在第四。值得一提的是吴懿的族弟吴班位列第六,杨仪第七,费祎第十。

说点题外话。作为正式文件,排名有明确的先后顺序。三至六位分别为前将军袁綝、左将军吴懿、右将军高翔、后将军吴班。对于蜀汉左将军与右将军谁地位更高些,很多朋友不太清楚,这一话题集中于左将军马超与右将军张飞身上。

汉朝大部分时间都是以右为尊,“左迁”通常指遭贬谪,“右迁”则指升职。不过,这一说法只是约定俗成,并非一成不变。到蜀汉时期,四方将军的先后顺序明显为“前左右后”,比照上段文字的排名方式,以及刘备称汉中王的劝进表顺序也可作为佐证。

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也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当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与杨仪爆发激烈冲突,最终魏延身死,杨仪不久也被贬为平民,最后自杀。蒋琬接替诸葛亮掌管全局,而汉中都督的重要空缺则由吴懿顶替。同时,吴懿还被拜为车骑将军、假节,领雍州刺史,进封济阳侯。

前文笔者提到的弹劾李严联名书中,排在第一位的名字笔者还没提到,他就是车骑将军刘琰。蜀汉官制大体沿袭东汉,重号将军序列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吴懿以车骑将军身份督汉中,证明了先前蜀汉众将在街亭时的评价,接替的恰好还是魏延。

吴懿曾被任命的关中都督如果是虚职,那么汉中都督则是蜀汉最重要的戍外大将。作为直接与曹魏对抗的第一线,蜀汉必须派出能力最强的将军才可确保拒敌于国门之外。在这一时期,吴懿成为蜀汉最重要的将领。

建兴十五年(237),吴懿病逝于任上,由其副手王平接任。

由于蜀汉史料的缺失,很多重臣大将都没有在《三国志》中列传,即便有传的人,许多也都是从魏、吴两国相关人物传记中摘录拼凑,缺少第一手资料。吴懿就是“失其行事,故不为传”的典型,其有限的资料大部分附在其妹穆皇后传记中,对于大破费曜、郭淮的战斗记录也极为简略。

作为蜀汉第二任汉中都督,上承魏延、下启王平的吴懿,很好地确保了在诸葛亮死后的过渡时期汉中的安全,尽管史料不多,但其重要地位与能力应当给予肯定。

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们,感兴趣的话请点击关注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0)

相关推荐

  • 生前屡出奇谋、被刘备重视的猛将死后头颅被杨仪当球踢

    三国时期蜀汉除了五虎上将外,后期最有名的猛将就是魏延,但他个性孤傲,曾骂诸葛亮不会带兵,晚年还被佞臣杨仪害死,头被对方当球踢,难道魏延有勇无谋吗?其实他不但是常胜将军,甚至还想出可行性很高的「子午谷奇 ...

  • 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刘备应该追究谁的责任?除了刘封之外还有谁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事件,是东汉末年过渡到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因为关羽的疏忽大意,没有对东吴严加防范,把防备东吴的兵力全部调到了北方的襄樊战场,给了孙权偷袭荆州的机会和可能,于是孙权下令吕蒙.陆逊等 ...

  • 五虎上将之后,蜀汉还有这七大良将,可惜刘禅没有珍惜

    蜀汉后期,没有武将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不代表当时没有名将,其实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能够拿的出手的名将,足足有七位,他们虽名声不显,但是能力与战绩,绝对不容小觑.这七个人分别是谁呢? 一.向宠(?- ...

  • 刘备的五虎将去世后,蜀中果真无大将?且看刘禅的十大良将

    对于三国,很多人都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让他们列举三国中的人物,大多数人都能列举出许多,像诸葛亮.马超.关羽.赵云.刘备等,然而人们能列出来的大多都是三国中前期的人物,而后期人物却很难被人们所想到,这是为 ...

  • 蜀汉有四位汉中都督,一位含冤被杀,一位下落不明!

    汉中之战是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公元214年,刘备击败了刘璋,从而夺取了益州之地.一年之后,曹操西征张鲁,抢在刘备之前,夺取了益州的门户,也即汉中之地.对此,刘备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于是, ...

  • 蜀汉帝国暗藏一个神秘家族?曾力助诸葛亮北伐,刘备夫人是其族人!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 说起刘备的夫人,多数人印象深刻的是才捷刚猛的孙夫人,再就是甘.麋二位夫人,而吴夫人虽然贵为蜀汉皇后.皇太后,其知名度和存在感似乎并不如刘备的前三位夫人.不仅如此,吴夫人的家 ...

  • 刘禅帐下六大猛将,一人可打平赵云,三人可以教训魏延

    世人都说蜀后主,是扶不起的阿斗.但事实上呢?在诸葛亮死后,蜀汉仍能屹立川蜀30年,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很简单,那就是蜀后主绝对不像是很多人心中所想,乃是一个无用后主,扶不上墙! 其实在公元234年,蜀汉 ...

  • 他被赵云生擒,将寡妇妹妹献给刘备,从此当上国舅爷,成为五虎将之一

    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抱病五丈原,去世前嘱托丞相长史参军杨仪,称"王平.廖化.张翼.张嶷.吴懿,这五个人勇猛忠贞,可以委以重任",后人牵强附会,便将这五位称为蜀汉后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毌丘俭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毌丘俭(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三国时期,尽管魏蜀吴三方互相攻伐几十年,但三国各自在对外族的战争中均处于强势地位.究其原因,三国分别拥有相对稳定的国家体制,并且连年战争中锻炼出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毌丘俭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毌丘俭(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毌丘俭重大事件之四--东征高句丽,记功刻碑还 上期文章介绍了三国后期曹魏名将毌丘俭征讨辽东与高句丽的战绩,讲到高句丽都城丸都被攻破,国王位宫逃往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昶篇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昶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本期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位曹魏晚期名将,王昶.提起这个人,大多数朋友可能非常陌生,如果对三国正史兴趣不大,您可能完全没有印象.没关系,相信您读完本篇文章,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基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基(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三国后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冷门武将王昶,本期笔者要讲的同样是曹魏晚期的一位重要武将,同样姓王,还做过王昶的部下,在王昶去世后还接替他镇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基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基(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王基重大事件之四--荆州刺史,文修武备 在上一期文章中笔者讲到王基在高平陵事变后,被视为曹爽一派的官员而受牵连罢免,本期继续讲王基之后的经历. 嘉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陈泰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陈泰(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最近的几篇系列文章讲到的曹魏阵营武将,大多出身于并州士人集团.作为司马懿所属的士人圈子,近水楼台纷纷身居要职是很自然的事,至于为曹魏立国打下根基,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陈泰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陈泰(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陈泰重大事件之四--狄道之战 嘉平五年(253)二月,在东兴之战取得胜利的东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大举伐魏.五月,蜀汉姜维率军出武都,自石营经董亭进攻魏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凌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凌(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王凌重大事件之七--谋立曹彪 针对司马家族的三次反抗,史称"淮南三叛".三次反抗都发生在淮南一带,绝非巧合.篇幅所限笔者无意进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凌篇(中)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凌(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王凌重大事件之四--力战有功,三州刺史 作为司马懿权力道路上最后一位重量级对手,王凌的主要经历也值得关注.上一期已经为大家介绍了曹操与曹丕时期王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