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正确判断是非
这是一个巨大而老套的话题,我今天不做唠叨式的科普,只介绍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分类。
每次看电影的时候,孩子一定会将里面的角色分为好人与坏人,然后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与主角(好人)一起冒险或者战斗,来一场代入感极强的心灵之旅。
这是他们他判断是否的最基本方法,只要将分出好人与坏人,这个世界就像大熊猫一样黑白分明、简单明了。
孩子的世界黑白分明
为什么要做出分类、分辨出好坏?
1、安全感的需要
分类是人的一种本能,只有通过明确的分类,将事物纳入到某个类别中去,我们才会感觉到安全、可控、可信。
如果一个东西无法纳入到现有的某个类别中,那么它就让我们感到不安甚至恐惧,例如不明飞行物UFO就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有一天一架飞碟状的飞行器突然悬浮在你的头顶上,你有啥感觉。
同样,如果我们已经知道“这是我国研制的最新飞行器,即将投入家用市场”,那么你肯定会觉得“好酷,如果不贵就买一台。”
可分类的就是安全的
2、最小代价的选择成本
如果对一个事物或者人物不熟悉、无法判断他们的状态时,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学习,然后才能确定如何做出应对和选择,这是一种成本最高的形式。
熟悉的、纳入到某种类别的事物或者人物才是最容易处理的。例如在某次聚会的时候,你进入会场后,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最关键的或者最关心的人员身上,不会关注正在旁边的服务员身上,因为你在第一时间已经下意识地做了选择和判断,将服务员纳入到“不重要的人与事”这一类别并过滤掉,这是一种最低成本、最快捷的行为。
3、快思考的前提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快思考,将遇到的人、物、问题归到某个类别中,依靠以往的经验进行快速应对。
我们见一个人迎面走来,如果对方穿着花哨的衬衫,头发向后梳,打着光滑的啫喱,斜叼着一支永远点不着的烟,你是否瞬间将对方归入到花花公子的类别,然后启动“花花公子敲打模式”(虽然有人不可貌相的可能,但是有一个选择总比没有任何选择要好)。
如何通过分类来辨别是非?
分类的过程就是辨别是非的过程,也是区分好与坏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区分出好坏就是最成功的一步。
1、关键一步:好的,还是坏的
遇到陌生的人或者事物的时候,正确的反应就是“这是好的还是坏的?”
如果有父母在身边,就向父母求证,让父母给出判断;如果身边没有其他人,那么就先做假设:“这是不安全的,我要谨慎对待”。这里仅仅是将对方判断为“不安全、陌生”,需要求证或者避开。
我们在给孩子做安全教育时,也是如此:“遇到陌生的事物,保持安全距离”,所以遇到无法判断的事物时,先假定地方是不安全的,这是最优的选择策略。
2、参考后快速适应:这是一家类似麦当劳的炸鸡快餐
很多陌生的事物不需要做好坏判断,例如你在街头看见一家炸鸡快餐店,就会迅速将它归到“麦当劳、肯德基”类的快餐店中,方便你在饥饿时快速决策或者向别人介绍时快速组织语言。
只要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对象,就能够让孩子建立一个是非的判断标准,从而让他迅速适应周边环境。
为什么有些孩子适应力强?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将周围的陌生事物与熟悉的事物进行关联和归类,从而快速收集信息、完成自己的信息定位。
所以在帮助孩子进行信息的分类时,让他找熟悉的参考对象进行类比,确定自己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从而游刃有余地融入进去。例如到了一个新的城市,住在熟悉的酒店中,吃着家乡味道的食物等就能够让他更有安全感和适应能力。
3、持续修正,让观点更立体
在现实之中,没有绝对的好人或者绝对的坏人,孩子需要在“好坏、对错”的二元判断基础上要进一步提升判断能力,让是非观更加立体、丰满。
我就经常给孩子做一个语言游戏:
“有个人捡了一百块钱,他没有交给警察,他做得对还是错?”
“错。”
“后来他觉得心理压力很大,最后还是交给警察了,他做得对还是错?”
“对。”
“他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小猫很可怜,就买了点猫粮给猫吃,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好人。”
“在小区附近有一只身上很脏的小狗,他一脚将他踢开了,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坏人。”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我不知道,他有时候好,有时候坏,我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好和坏、对与错,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概念,而是与当时他的行为有关系,做了正确的事情时,他就是好人,做了错误的事情时,他就是坏人。”
通过这样的交流和引导,让孩子明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他们是不断变化的。
立体、丰满的是非观
一句话总结
孩子的是非观念非常简单,一旦遇到陌生的人与事物,他可以先假定对方是不安全的,然后再进行验证和调整;同样,也可以参考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提升适应能力;最后要明白是非与对错不是永恒的,是与对方的行为和状态有关系。
(请关注镭师兄,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