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码头中学 ——写给码头中学97届师生
致敬码头中学
——写给码头中学97届师生
每至岁末年底,我的怀旧情绪就像冬日的火焰,一旦被点燃,就无法摆脱。放寒假已有几天了,难得这个午后有空闲,把这篇文字写完。如果写得絮絮叨叨,请各位老师、各位老同学多理解。
真的不知从何说起。突然想到作家余华在一篇名为《关于时间的感受》的随笔里以颇有些撒娇的语气这样写道:“这是时间对我们的迫害,同样的距离,展望时是那么漫长,回忆时却如此短暂。”从1994年入学,至1997年毕业,三年的中学时光,当初在校时觉得好漫长。如今,当我提起笔,梳理那段青葱的岁月,突然又觉得,能打捞起来的记忆碎片和青春往事,又是那样的少。
回忆是一种享受,回忆也必然带上强烈的个人色彩。我尽力吧,我现在拼命回忆,一些老师,一些同学,此生注定要留在我的记忆里。
初一四班师生合影
李学先校长
我永远记得1994年8月28日,初一入学的第一天。上午九点,我们带着满面尘土,在破败不堪的校园里集中。我们这一届,很特殊,当年旧县中学(连中)初一没有招生,因此新河、大沟、仲弓、旧县几个村的同学都集中到码头中学。当年的94届,共4个班,我被分到了初一4班,班主任是冯新民老师。我清楚的记得,报到当天,我们200多个初一同学站在校园里,头顶是火辣辣的太阳,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此刻躁动不安的心,全集中在讲话者身上,他是我们的校长李学先。李校长身材算得上魁梧,五十岁左右,头发略卷,向后背,有点气魄。他给我们训话的时候,手里还夹一支烟,讲话很有精神,大意是要提高码头中学的教学质量,要从我们这届下功夫,让我们做好吃苦的准备。讲话很煽情,意气风发,有大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李校长身体力行,他和他的夫人,就住在校园里,以校为家,抓管理,促成绩。他亲自上初三数学课,给老师们树榜样,待我们毕业时,码头中学的校风得已扭转,从昔日的打架成风已经转变很多,当年的升学率已经很高了。
可惜李校长去世太早,让人惋惜。
罗彬老师
记得在初一时,对我关心的还是罗彬老师。罗老师是连云港人,身材匀称,皮肤白皙,讲话港味十足,起初我还有点听不懂,后来慢慢才习惯。罗老师的好,我只讲两件事。当年我是一个多内向的男生啊,整天也不讲话,就知道看大书,看金庸的武侠小说,看表姐带来的一本本《少年文艺》,看村长家《淮阴日报》洪泽湖副刊上赵恺的诗歌散文,看《中学生》杂志上的“学生园地”……当年我在罗老师课堂上绝对是认真听讲的学生,成绩也算可以吧,或许一个爱读书且成绩不错的男生比较容易引起老师关注,就让我自恋一次吧,呵呵。坦率讲,我现在做了老师,也有当年罗老师的心境,对听话斯文的学生会格外关照。
我记得那是一个冬日,早晨天气还很好,到了中午竟然纷纷扬扬下起雪来了,回家的路泥泞不堪,口袋里又没有零钱,只能赌气一般坐在教室,用看书来打发无聊的时间。就在这时,罗老师从西边的食堂打饭回家,路过教室,看到我坐在里面,走到窗口,轻轻叫我的名字,让我去她家吃饭。我哪里好意思去呢,可是罗老师摆出一副你若不去,我就誓不罢休的架势。没办法,我饥肠辘辘的肚子也不争气,就跟罗老师去她家吃饭了,当年那碗热气腾腾的萝卜炖羊肉,在我的记忆里已经氤氲成一股刻骨铭心的暖流了。
还有一件事,是在罗老师和陈仰林老师结婚的时候,他们应该是1995年元旦结婚的。当时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凑钱买了礼物送给罗老师,家庭条件好的徐风梅同学送了两只水壶,平时经常被罗老师表扬的汤春同学也送了一只洋娃娃,就连平时最调皮的从大兵、沈林、张越祖、刘成谦、张万成、丁大海、戴加亮、朱尔高、干益涛、李春海等诸位兄弟都买了礼物。处在那种时刻,看着很多同学送上礼物,我很纠结,可是当时的家庭条件真的很差,有点欲哭无泪的感觉。罗老师婚后从连云港给我们每人带了一个海螺,我拿到手里,心里特别难受。或许罗老师看出了我的强烈的欲言又止自尊心,她拍拍我的肩膀,带着微笑,对我说:“你的心意,就是最好的礼物……”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如今罗老师在淮海中学教高三,陈仰林老师也做了校长,他们的儿子上大学了,一家人很幸福。虽然都在教育系统,但我和罗老师见面的机会也不多,她还是那样的敬业,把全身心的精力扑在学生身上。
前排左起:罗彬老师、葛培杰老师、 孙学林老师
马利军老师
读初二时,我分在三班,班主任是马利军老师,1995年刚从盐城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马老师戴一副茶色眼镜,为人敦厚,斯文严谨。马老师上课板书特别认真,我记得给我们上三角形相似定理的时候,笔直的线条,清晰的字迹,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当他费了一圈力气把定理证明出来的时候,就会很得意的背起左手,用右手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写出来。
当时我们班有个数学学习小组,组长是崔永成,成员有从志祥、靳睿平、孙长涛、我。或许大家都不记得了,当年崔永成也不知道从哪里从来一本数学教辅,上面有好多难题,课后,我们常常围绕他攻克难题,遇到不会的题目,马老师总是帮我们一起解决,有时放学后拖了很久,天黑才回家,但那种学习数学的愉快氛围是我们难忘的。其实,当年的数学小组里面,靳睿平是最有魄力的一个同学。当年他爱看杂书,尤其对历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痴迷与湮灭于历史故事中的传奇人物,善于总结风云的不测和历史的兴亡,常发惊人之语。多年后,他毅然从中学教师岗位辞职,苦学传统文化,苦苦专研易经国学,历时十多年,到台湾、香港、日本等地拜师学艺,目前在圈内算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易经专家。只是我们对这个行业所知甚少,不免产生误解。
数学学习小组:前排左起:崔永成 马利军 从志祥
后排左起:靳睿平 唐 伟 孙长涛
中学毕业后,我外出读书,回来后还经常拜访马老师,他家住街上,韩信湖边上,登楼可以远眺,全湖美景尽收眼底。他曾带我游览改造后的韩侯故里,一边讲解历史,一边感慨时光易老。
如今马老师仍在码头中学教书,也做了领导,其实我觉得马老师并不适合做领导,一个性格温和、温文尔雅的老师,就做自己的专业,一定比做领导强。有时在暑假培训时,我们能碰面,他还是那样亲切随和,没有一丝架子,讲话和风细雨,对我们这届学生如数家珍念念不忘。
马利军老师与初一三班学生合影
吴钆老师
此刻当我写吴钆老师的时候,我发微信联系吴老师,让她发当年的老照片给我,她说,刚到安徽,准备在安徽过春节,只能发一张现在的照片。
其实提起吴老师,我有满满的感激,吴老师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或许她根本意识不到她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但事实就是这样。做老师的最高境界就是活在学生的回忆里。
永远记得1995年初夏的那个午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夹杂花香的混合气味,乡村校园此刻显得特别宁静、清新。
自习课上,语文老师吴轧手捧一本白色封面的书,倚靠在门框边静静地读着,读得很投入,有时还发出轻轻的笑声。吴老师的笑声让我在自习课上浮想联翩,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能让吴老师如此开心?想着想着,下课铃声响了。
“吴老师,您看的是什么书呀?”
“《苏童文集》啊,这本是其中的一本,《少年血》。”
“能借我看看吗?”
“可以啊。”
我如获至宝,迅速把书装进书包,生怕被其他同学看见。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一打开书,那篇至今印象深刻的《自序》便跃入我的眼中:“我从小生长在类似香椿树街的一条街道上,我知道少年血是粘稠而富有文学意味的,我知道少年血在混乱无序的年月里如何流淌,凡是流淌的事物必有它的轨迹。在这本文集中我试图记录了这种轨迹。我不能确定以后是否会继续沉溺在《少年血》的故事中,也无法判断《少年血》的真正的价值,但这本书无疑是我的自珍自爱之作。”
说实话,我当时不太能理解这段话的意思,但是第六感觉告诉我,这本书里肯定有好看的故事。
事实证明了我的猜想,书里描写的是一群生长在“香椿树街”上的少年们的故事,它由十几个短篇组成:《乘滑轮车远去》、《刺青时代》、《桑园留念》、《祭奠红马》、《伤心的舞蹈》、《回力牌球鞋》……越读越有味道!我被苏童浓郁多情的江南笔调和唯美抒情的文字风格深深吸引,或许是我当时正值青春期缘故,苏童笔下的那些少年们的言行举止激起我内心强烈的共鸣,躁动、叛逆、初恋、爱打架,那种美妙的阅读体验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它让我这样一个乡村少年的情感变得丰盈,心灵变得柔软。余秋雨曾经说过,好书与人是有缘分的,我相信这句话。
自从我喜欢上《少年血》以后,性格渐渐有了变化,用吴轧老师的话说,我像变了一个人,变成一个文质彬彬的文艺少年了。现在想来,吴老师的这句话,像宝石一样永远闪耀在我的心灵深处。
吴老师让我萌发起少年时代就藏在心底的作家梦,这个梦就像北极星一样悬挂在我的心空,虽遥远,却真诚,直到今天,一直指引着我乐此不疲地阅读与写作。
吴钆老师
不知不觉写了两个小时,今天我的状态特别好,但是必须要收笔了。其实,我要写的老师还很多,德高望重的葛培杰老师,我们是他最后一届学生。风度翩翩的姜梦军老师,当年他上班,骑着摩托车,天天经过我家门口。热衷创作的吴清云老师,虽退休多年,仍笔耕不辍。化学课上从不带课本的陈锋海老师,学生总能考出好成绩。风趣幽默的王洪林老师、才华横溢的卜奎波老师、乒乓球打得最好的陈天国老师、对学生关怀备至的葛中和老师……恕我不能一一写出他们的名字。就像我一直想写,但实在没有时间写的同学:刘成谦、汤春、班长邵波、马丽丽、马国琴、张从艳、张国孝、李海松、沈春娟、沈琴、王克中、刘晓往、万里、田继霞、帅军海、丁霞、吴万能、院长戴加萍、白衣天使黄婷婷、万红梅、李银丽、庄慧娟、戚银枝、张海霞、马惠玉、孙玲、卢宗文、卢宗银、董红军、张健、靳巍、王慧娟、毕书凤、李海燕、郑先进、刘兆宇、李玲、马杰、丁伶俐、刘红建……这是一串很长很长的名单,我纵有生花妙笔也写不完你们的青春故事,好在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容我后续。
2017-1-22 午后
唐伟,男,1983年出生,蒋集九年制学校语文教师。教学之余,读书写作。近年来,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南方周末》《教师博览》《江苏教育研究》《语文学习》《江苏教工》《扬子晚报》《淮安文艺》《淮安日报》等媒体发表文艺随笔、教育反思上百篇。是2012年第3期《语文学习》封面人物。创作题材多以乡村教育生活为主,文风质朴,追求一种接地气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