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阿里巴巴已递交上市申请,港交所日均成交量将被拉高10%-15%
据彭博6月13日的消息,阿里巴巴在无需财务披露的情况下已经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对此消息,阿里方面表示不予置评;而港交所则表示不做评论。
根据彭博在两周对阿里巴巴上市进展的持续跟踪报道,阿里巴巴将选择中金公司和瑞信牵头安排香港的股份发行。二次上市旨在使其融资渠道多样化并增加流动性,同时最高筹集资金为20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200亿美元的融资计划属实,阿里巴巴也将成为港交所自2010年以来IPO集资额最高的上市公司。此前在2010年,友邦保险创下了1590.8亿港元的募资记录,这也是港交所自1986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IPO项目。
阿里与港交所的缘起缘灭
事实上,在2014年选择登陆纽交所的阿里巴巴,与香港市场有着不少的渊源。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拆分的B2B业务在香港上市,发行价为13.5港元,融资规模超百亿港元,创下了当时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
2012年6月,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业绩瓶颈导致股价暴跌、与雅虎就股权结构产生巨大分歧等事件后,阿里巴巴选择以每股13.5港元的价格完成私有化并推出港交所。这第一段与港交所的“蜜月期”总共持续了5年。
不可否认的是,除了阿里巴巴本身在发展上逐渐从B2B向C2C(淘宝)、B2C(天猫)以及各阿里子生态业务倾斜以外,港交所无法接纳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也是双方最终分道扬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要知道,阿里巴巴内部实行的恰恰是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
在2013年尝试香港上市未果后,阿里巴巴选择在2014年正式登陆纽交所,以68美元的发行价融资243亿美元,成为美股史上最大规模的IPO,该记录延续至今。
“错失阿里”对于港交所而言无疑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从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因为阿里最后做出的决定,才推动了港交所对于同股不同权制度的新一番审视。
直至2018年4月,港交所在痛定思痛过后作出了其历史上最大幅度的改革——允许新经济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其效果也立竿见影,包括小米、美团、映客在内的多家新经济公司接连在香港上市。
2018全年,香港市场的IPO融资额度总计达365.63亿美元,成为全球融资额最大的市场。如果阿里巴巴在下半年成功赴港上市的话,港交所极有可能蝉联这一“桂冠”。
再续前缘背后的意义
坦率的说,对阿里自己而言,自己融资的需求并不大;更大的意义在于,阿里其实需要一个能给它带来更多、更新活力的交易场所。从5月初起至今,阿里巴巴的股票已下跌近20%,这也促使它在市场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寻找新的落脚点。
当然,尽管从明面上来看并不缺钱,但如若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支持,无疑对阿里本身的业务拓展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
近几年,阿里在新零售、大文娱甚至是自己的老本行“电商”等领域所面临的压力空前,而这些又都属于急需烧钱的行业,在短期内没法看到现金回报的情况下,借助更多的资金去丰富自己的打法,进行更多的战略布局,在各细分赛道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反观对香港市场而言,阿里巴巴的回归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利好。
首先,直观来讲,尽管港交所已从去年4月开始允许在美国上市的同股不同权的公司来香港做第二上市,但截至目前,尚未有足够体量和影响力的企业真正迈出这一步。如果阿里巴巴真正成为了那个“吃螃蟹”的人,那对之后带动其他公司回归的参考意义不言而喻。
其次,尽管去年大量国内的新经济公司接二连三的在香港上市,但从目前的市场反馈上显然不尽如人意,首日破发的情况也频频出现。根据花旗集团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能给港交所每股收益带来“中单位数”的增长。
目前另一大巨头腾讯的市值占港交所总市值的10%左右,每天的成交额介于30亿港元至40亿港元之间。按照花旗分析师Yafei Tian的预计,如果投资者对于阿里巴巴股票的交易兴趣与腾讯相似,则港交所的日均成交量有望因此而增加10%-15%。
这以上的种种推测与分析都是基于阿里巴巴能够顺利回归并获得市场足够青睐的前提下,其能否真正达到预期依旧存在一定的问号。
根据路透社旗下IFR的报道,此次阿里巴巴赴港上市的过程中并不会得到美国投行的帮助。5年前,包括瑞信、摩根士丹利、JPMorgan、德意志银行、高盛和花旗在内的6家顶级投行牵头处理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如今,只有瑞信选择了留下。
总而言之,对阿里本身、对港交所、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阿里巴巴的回归必然会给各方都带来不小的积极作用。C叔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重回中国市场,无论是港股还是沪深两市,无论是否是以CDR的形式,让国人一同分享互联网成长所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