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春丨大丰知青农场,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在古老的黄海之滨,大丰境内,有一块神奇的土地,被称为“上海飞地”。

1950年,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从南黄海边大丰境内划出20万亩滩涂给上海市,用于安置战后上海大量的国民党家属、战争难民、无业游民和流民,开垦建设新家园,同时保留他们的上海户口,“上海飞地”的概念由此产生。同年三月,上海市政府成立了“上海市垦区劳动生产管理局”。1954年,第一代上海游民进入“上海市垦区劳动生产管理局”所在的大丰四岔河地区,开渠挖河,奠基造屋,垦荒植棉,白手起家。1956年3月,“上海市垦区劳动生产管理局”更名为“上海市地方国营上海农场”,“上海飞地”正式形成。1968年10月开始,上海知青进入上海农场,与农场就业人员混居,一起从事生产劳动。从1952年到1972年,先后有20万垦民和8万多知青在“上海飞地”开辟土地近50万亩,“上海飞地”从一片荒芜变成了现代化农场。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年轻的知青们从繁华的城市奔向广阔的农村,他们用蓬勃的青春热情战天斗地,辛勤劳作。他们从接受“再教育”的愿望出发,带着高度的热情投入到紧张而又艰辛的农场劳动中,在广袤的滩涂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季搓绳积肥,夏季耘地插秧,秋季割稻脱粒,冬季开河割草,他们用火热的心,勤劳的手,将这片蛮荒滩涂、盐碱之地改造成稻浪滚滚的千里良田。

通过参加农林牧渔、水利工程等各类生产劳动,年轻的知青们从学生变成了劳动者。在广阔农村,他们通过结识老百姓了解真正的中国国情。如果说下乡是一场社会学习,老百姓就是老师,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生产经验就是最原汁原味的教材。在劳动中,老农手把手地教会了知青如何浸种、植棉,选籽、种菜,收割、脱粒,教会了他们为辣椒育苗,为茄子整枝,为西瓜压藤,为扁豆支架。他们通过政治文化学习与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从理想走向了现实。

他们经历了城市无法想象的恶劣环境,贫瘠的土地、匮乏的物资、超强度的劳作、艰苦的岁月给了知青们特殊的磨练和洗礼,培养了他们坚强的品格和坚韧的意志。他们住草棚,打地铺;夏天蚊虫叮咬,毒蛇肆虐,靠燃烧艾草驱虫;冬天滴水成冰,知青们夜里只能挤在一起互相用身体取暖;停电,使用昏黄的马灯;停水,半个月才能洗一次澡;寒冬腊月要站在刺骨的河水中割芦苇,冬季开河修渠,男知青挖泥女知青挑,一担都是上百斤,肩膀皮磨破了和内衣粘在一起,疼得泪水直流也不叫一声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知青们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战天斗地,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这段刻骨铭心的苦难经历,成为了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大丰上海知青农场,仅仅是那个特殊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宏伟画卷的一个缩影。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全国知青总数达到1800万,涉及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以及江苏、浙江、四川、山东、湖北、河北、陕西、辽宁、吉林三市九省。直至70年代末期,中央调整政策,恢复高考,城市大专院校开始招生、工厂招工,军队征兵,下乡知青陆续回到城市。这场从城市走向农村、边疆,又回到城市的上山下乡运动,几乎波及当年中国城市的每一个家庭,堪称人类生存史上最壮观的迁徙画卷。

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中,绝大多数知青把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边疆,在各自立足的土地上留下了奋斗的足迹,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他们艰苦创业,使荒滩沼泽成为良田沃土,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还把文化科学知识带到了农村,在普及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知识,实行科学种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在沟通城乡间的信息交流,改变农村的落后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对于知青这一特殊群体在艰苦的环境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历史不会忘记,也不应该忘记。

也许你曾经是知青,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也许你是后来人,仅仅听父辈讲过那过去的事情。今天,风卷红旗,歌声嘹亮,都已成为遥远的梦境,上山下乡,这一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功过是非,自有历史评说。但是古今中外,无论哪朝哪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青春总是美丽而难以忘怀的。而知青的青春格外刻骨铭心、色彩斑斓。我们要把那个时代的广大知青立志边疆,开辟农场,建设农村,艰苦创业的精神提炼成时代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写至此处,耳边似乎悠悠飘来知名歌手李春波的那首《呼儿嘿呦》: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毛主席还教导我们说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毛主席的手一挥

挥到哪里我们到哪里

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现在想想我们还爱你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呼儿嘿哟

广阔天地的父老乡亲

现在你们都干啥呢

劳动中结下的友谊

真的我会好好珍惜

啥时候你们来城里

我会好好的招待你

多难得的那份情谊

我感谢毛主席还要感谢你

呼儿嘿哟 呼儿嘿哟

作 者 简 介

陈晓春,江苏盐城人。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行参菩提》自媒体签约作家。多篇作品发表于《心潮诗词》、《人民作家》、《行参菩提》、《草庐诗社》、《文化范儿》、《华锦玉策》等刊物和网络媒体。



(0)

相关推荐

  • 徐景洲知青日记(1975.8.6-7):初闯劳动关

    1975年8月6日 中午 在以往的日子里,最快乐的是什么时候呢?记不太清了,但今天,我却第一次尝到了真正的快乐.早晨五点多就出工了.昨天和今天上午都是拔稻地草.活是干下来了,而且也并没有感到怎么累,只 ...

  • 【四季散语】陈立俊︱故乡礼赞

    故乡礼赞 文/陈立俊 我的故乡在老斗龙港及其支流和尚舀交集的地方.故乡名不见经传,但有两个与众不同的亮点.一是与"上海飞地″仅一路相隔,我的故居在"飞地"西二公里:二是大 ...

  • 陈毅的这个决定,开启了“大丰”与“上海”70多年的唇齿相依

    在作家蒋峰的中篇小说<翻案>中有这么一个情节:主人公从上海前往盐城大丰办事.事情办完后,欲搭长途大巴返回上海.在长途车站,他询问调度亭内的一位老人去上海的车几点走.但老人却说"这 ...

  • “顶替”(下)

    沪语朗读:肖德生 "顶替"(下) 作者:胡伟祖 来源:朝花时文 改编:郭莉 朗读:肖德生 推荐:丁迪蒙 当然,也勿是所有家庭个"顶替"故事侪是顺风顺水个.有种家 ...

  • 珍贵的彩色老照片,60年代女知青们的峥嵘岁月

    知青,是一个如今已经有些陌生的名词,但是在50多年前,知青们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了理想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历练.他们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理想.激情与浪漫.他们为那个时代做出了贡献.奉献了青春,历史应该镌刻 ...

  • 吕士恒自传(十八)尾篇《快乐多彩的退休生活》

    作者简介 吕士恒,1935年1月6日出生于浙江东阳县.先后任职:854农场生产队,854农场学校校长,牡丹江农管局副局长,建三江农管局副局长,黑龙江农垦总局农业处处长,嫩江农管局局长.直至1995年退 ...

  • 『雕塑头条』陈晓春丨遐·览——第12届中韩雕塑交流展

    ▲ "遐·览--第 12 届中韩雕塑交流展"由中国雕塑学会和韩国雕刻家协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此次展览除广州本地作品 ...

  • 陈晓春丨顾渚的早晨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利用休年假的机会,带上女儿一家,到浙江长兴休闲消暑.电话预订了农家乐,一行五人早晨八点出发,中午十二点准时到达目的地--位于长兴县水口镇顾渚村的"祁 ...

  • 陈晓春丨菜花黄时踏春来

    南国春来早.刚入三月,已是遍地菜花金黄.在网上看到兴化市千垛油菜花风景区做的广告,心中寻思,菜花定是同样金黄的,但既然能成为一个名噪全国的风景名胜区,想来定有一番别样的景致或风情吧.于是择一周末,和妻 ...

  • 陈晓春丨看电影

    前几天,女儿送来两张电影票,说是单位发的爱国专题教育宣传票,电影是抗战题材的<马本斋和他的母亲>,放影时间是下午三点.一来她正值上班期间没时间去看,二来也知道我喜欢看这类题材的电影电视,就 ...

  • 陈晓春丨坐席

    "一娘舅,二表叔,三姑爸",这是我们老家农村婚丧嫁娶摆酒席宴客时安排席位的规矩.意思就是首席必须请娘舅坐,次席请表叔坐,三席请姑爸坐.如果娘舅不在场或没有娘舅,才可以请表叔坐首席, ...

  • 陈晓春丨我的Q名“春夏秋冬”

    今天无意间点开了自己的QQ"春夏秋冬"上的个人资料,发现自己的Q龄竟然已经12年了,不由得感慨时间过得真快.12年前,自己还不怎么会玩电脑,在腾讯注册开通QQ还是一个小了十多岁的朋 ...

  • 陈晓春丨渐渐远去的记忆

    祖父 祖父是地道的农民,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是一把种地的好手. 从我有确切的记忆开始,祖父就已是七十高龄了,但是身板还很硬朗,地里的农活一点都不落下,上百斤的担子挑起来就走,脚下一阵风,不带一点打晃 ...

  • 陈晓春丨健康才是真的幸福

    这两天牙疼病又犯了,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小小的牙疼搅得我坐卧不宁,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晚餐时看妻子吃饭满口生香的样子,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能吃真幸福啊&q ...

  • 陈晓春丨茶诗人生

    夏日尽,暑热消,天气渐凉,是到了喝红茶的时候了. 喝红茶,茶具首选紫砂.从柜里取出一具珍藏的紫砂杯.此杯名为"高风",取青竹高风亮节之意,杯身浑圆,外形如劲竹,竹节形状的杯底,使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