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宪权丨秋声一赋动千年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金秋送爽,清新的空气在中原大地流淌,阵阵秋风吹来,高高的白杨树上,叶片翻转,发出哗啦啦的声响。秋天的声音,让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想到欧阳修的《秋声赋》,也引来近百文朋诗友“欧阳书院”的相聚。

在滑州(今滑县),在欧阳中学,听着孩子们稚气未脱的《秋声赋》童音朗诵,看着莘莘学子的手捧竹简的深情表演,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中国古典诗词曲赋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而弥新,也许就是因为每一个时代的人,大都可以在词赋的海洋中找到与自己处境、心境相同的意境并形成思想的共鸣,因而感到可叹可咏。而对中、小学生诗词情感的培养,我们民族有悠久的传统,当然我也受到濡染不能例外。我享受了这种共鸣,因而不知不觉的记住了一些好句子,在文字与语言的使用上,除了感到方便外,还体会到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因诗而寻景或因景而品诗的事,也常常相互交融在一起,给人无穷的美妙遐想和意境追寻的享受。

登岳阳楼时想到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登滕王阁时想到了王勃的《滕王阁序》,登黄鹤楼自然想到崔颢的《黄鹤楼》,登鹳雀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便跃然胸中,这些都是楼上一叹动千年的伟大不朽杰作,达到了景致与诗意相吻合的妙境。而今听到醉翁一吟动千年的《秋声赋》,自然想到秋声楼。

欧阳书院今尚在,不见当年秋声楼。虽说欧阳书院不是当年的书院,在历史上屡经倒塌又反复遗址重建,但依然是欧阳中学,依然是育人之所。不见秋声楼,却有教学楼。登斯楼矣,星移斗转,沧海桑田,睹今思昔,令人徒生出许多感慨:日月经天,红尘滚地,江河几度回还;登楼远眺,世事变迁,乾坤翻转千年。然而,千年的历史烟云,又怎能遮掩得了欧阳公傲然的风骨!著一袭长衫,手握长卷,凝神远眺,一尊雕塑,一所书院,欧阳修的魂魄给滑州这片古老而又文明的土地带来无限的生动。

肃立在欧阳公的塑像前,思绪澎湃。欧阳公生逢“朕即天下”的封建社会,他四岁丧父,寄人篱下,家境贫寒,生活窘迫,其母郑氏守节自誓,亲诲之学。以荻画地,教其写字习文。而欧阳修小小年纪,天才勤奋,好学不倦,多诵古人篇章,诗词文赋,无所不涉,很快“所学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史称“及冠,嶷然有声”。欧阳修饱读诗书,满腹经纶,24岁科考入仕,官拜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兵部尚书及翰林学士。欧阳修敢想敢做,雷厉风行,既是范仲淹庆历革新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导人;又喜奖掖后进,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兄弟,曾巩,王安石皆出于门下。欧阳修作为大宋上升时期的文坛领袖和历史公认的“国笔”,高举盛唐韩愈“以文载道”、“唯陈言务去”的旗帜,扫荡唐末五代以后空洞、浮艳、艰涩的陈腐文风,即扫荡淫靡亡国之音,张杨雄健奇崛、明畅丰满的新文风,实现了中华文学史上一次重大的文风革新。

欧阳修天生刚毅,见义勇为,就算眼前是机关陷阱,也不惜触发。多次被贬官流放,志向依然不改。凡是去作过官的地方,不追求声誉,政策宽松不扰民,所以到过的地方,百姓都认为他平易近人。难怪人们长期以来把“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和人民共忧”铭记于心。

有42年仕宦生涯的欧阳修,先后历任40余个大小官职,一生坎坷,屡遭贬谪。公元1039年,欧阳修再次被贬为滑州武成军节度判官,这是他于1036年为范仲淹鸣不平贬任夷陵县令后的仕途第二次贬谪。贬谪后的欧阳修,居住在县城一书院内,后人称“欧阳书院”。书院位于滑县古城内东南角,坐北向南,长150米,宽80米,在历史上“文湖荡漾于其前;伴水渊沥于其后;奎峰耸峙于其左;浮屠屹立于之右。历来贤尹多会于此,为作育人材之所”。据《滑县志》载:书院内建有画舫斋和秋声楼。画舫斋是欧阳修的“燕私之居”,因形似“舫”,故曰“画舫斋”。宽一丈,深七丈,“以户相通,凡入其室者,如入乎舟中,而又栏杆其旁,以为坐立之倚,植佳花美木于左右,以为登览之助”。

欧阳修为何要造屋如“舫”呢?在其《画舫斋记》中写道:“履险蹈难必曰涉川,盖舟之为物,所以济险难而非安居用也”,即为了渡患、济险和居安思危。身为百姓的父母官,他视子民为江河之水,自己如水中之舟。水载舟亦能覆舟。逆境中不屈不挠地传承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凝结而成的、忧国忧民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文泽一方,快乐着百姓的快乐,幸福着百姓的幸福。

欧阳修饱满丰富的精神世界,深深植根于滑州广袤的大地之中。一千年前在滑州大地咏叹的雁归亭“斩诛榛莽辫草树,颇有桃李当墙偎;新年风色日渐好,晴天仰见燕已回……”和铁枪寺《五太师画像记碑》的锦绣诗章,以及审案、过关、让道访韩琦、妙语戏蠢才等众多佳话美谈,千古流传。滑州,因欧阳修而更加神采奕奕光芒四射!

世人敬仰欧阳修是为其崇高在自我的超脱中。治国平天下,冒死犯上,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崎岖,身心付出了沉重代价。远离了明争暗斗的政治漩涡,顿感民间“欣欣草木意,喜气消残雪”那简单的可爱、纯粹的优美。

然而,在任上一年,欧阳修便于康定元年(1040)六月被朝廷召回京师,又做了馆阁校勘,仍然参与修撰《崇文总目》。转眼之间,两年过去了,公元1042年九月,欧阳修“以贫求补外,得通判滑州”,再次任职滑州。欧阳修通判滑州,是第一次做州府一级的地方主官,又一次住进了画舫斋。有志书记载,欧阳修著名的《秋声赋》草稿就在画舫斋畔之秋声楼上完成。也有说是在嘉祐四年(距离在滑州任官已过去了十多年),五十三岁的欧阳修回首半生坎坷,翻阅旧稿,感触更深,修改草稿成就了这篇传诵千古的《秋声赋》。无论何年成就名篇,《秋声赋》与欧阳书院、与秋声楼有着必然的联系。秋声楼也因《秋声赋》在这里所作而声名远扬。自宋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游,并于此凭吊赋诗,立碑铭文,用以表达对这位先贤的崇拜与怀念。

千百年来,秋士感阴则悲,悲秋一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秋是一个自省的时节,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但欧阳修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立意之新颖不能不让人扼腕长叹。

欧阳修内敛、自察、慎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身浩然正气,一具铮铮铁骨。行至暮年,回首一生,跌宕起伏,有繁华似锦,烈火烹油,也有其意萧条,山川寂寥。虽屡遭陷嫉,终以太子少师致仕,死后追赠太师,封最勋上柱国,谥号“文忠”。做到了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

《秋声赋》的精练语言,流金溢彩,气势磅礴,变唐代以来的“律体”为“散体”,开拓了赋体发展的里程碑,成就了一代豪放、淡泊、豁达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和旷世奇才,升攀至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曾经的感动沉淀下来,化为故事传说,化作文字流传,当我们再次走近欧阳修,走进那段岁月,曾经的感动依然令人感动。可谓是秋声一赋动千年。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无数有着伟大心灵的人,虽然所处时代不同,身份地位不同,生平遭遇不同,甚至思想观念上也不完全相同,但他们用自己的心灵观照国家和社会,积极思考关于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问题,力求自己心脏的跳动,与历史前行的脚步声合拍协奏。无论是孔子、孟子的“济天下”之理想,还是庄子的“逍遥天处”,或者欧阳修的“与民同乐”,皆为对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真诚阐释。他们有着崇高的人生追求,“立德”、“立功”或者“立言”。欧阳修活动的身影,留下的足迹,是历史画卷上的勾皴点染,不可抹去,不能抹去。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有着强大感召力,和无畏的韩愈、洒脱的苏东坡、耿直的范仲淹、勇敢的王安石以及苏辙、曾巩等诸多贤达,不仅影响和感染了同时代的人,且通过轶事传闻、言论著述,世世代代传承了下来,深深地折服了无数后世人。

许多时候,我们冥想着,那些被称作“圣贤”的人,他们的“当年”是怎样的呢?其实,那时的他们,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也会面临一些无法两全的选择。圣者,未必不食人间烟火;贤者,未必没有失落悔恨。欧阳修,在他66年的生命岁月中,有42年的仕宦生涯,从九品小吏到二品大员,从地方县令到枢府宰执,先后历任40余个大小官职,并多次受到朝廷赐封。虽一生坎坷,屡遭贬谪,却因出色的人品、文品、官品,沉浮于复杂而微妙的宦海之上,最终历仕三朝,位备二府,功成身退,成为一代贤达。而他最终超越平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成为“圣者”、“贤者”,也许正是需要我们体会和寻味的地方。

“画舫斋前旧菊丛,十年开落任秋风。”著一袭长衫的欧阳修,在很多地方停留过,留下了太多值得记忆的文字和值得书写的篇章。而滑州短短的两年,只是他漫长宦途中小小的一站。也许,他不会记得画舫斋短暂的欢愉或是欧阳书院月下孤寂的独酌,不会料到他的楼上一赋却让这个地方铭记千年。

自北宋以来,欧阳书院办学不断。历代诸多文人墨客,在欧阳书院内著文立碑;众多滑县知事,多次修复书院。明万历31年(1603年),滑县知县王廷谏在旧址重建书院,改为“秋声书院”,并重修画舫斋、秋声楼,为斋、楼题写了“画舫锺其后”、“秋声因其赋”的匾额,题写了“宋欧阳文忠公读书处”,刻碑立于书院门首。康熙年间更名“欧阳文忠公书院”,光绪年间改名“欧阳书堂”、“景贤书堂”,民国初年改名滑县高级小学,抗日战争前易名滑县第一小学。改革开放后又在原址重建了欧阳中学。但无论怎样变更,教书育人的精神始终延续着、传承着。这是一片沃土,众多后生慕名求学;这是滑县革命的摇篮,众多贤达执教就读。著名考古学家尹达曾在这里(滑县高级小学)任校长,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聂真曾在此任教,并在此建立了中共滑县第一个党支部,原国务院总理、总书记赵紫阳曾在这里就读……

而今,滑县古城的欧阳公祠正在全面修建,明清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群,由先师殿、明伦堂、先贤祠、名宦祠等主要殿堂组成,回廊古朴,景致优雅,曲水如玉带,桥相连,亭相衬,集中展示先儒欧阳修先生在滑州留下的珍贵文化财富,将再显书院文化的历史画面。

一个人短短两年的厮守,一座城用一千年去纪念。在滑州不过两年时间的欧阳修,用语言,用文字,用行动,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佳话,也令滑州因之有了精神的高度。站在风雨中的欧阳修,清澈的目光穿越千年,让我们感动千年,也留给了我们一个追思千年的背影。

作 者 简 介

苏宪权,笔名雪野热风,河南滑县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文学委员会理事,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安阳市散文学会理事,滑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滑县诗词学会会长。《中华风》(北京)杂志编辑,《滑州儒学》执行主编,《滑台文学》诗词编辑。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中国报告文学》、《魅力中国》、《奔流》、《参花》、《中华风》、《当代小说》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出版有《半树槐香的抚摩》、《郭万增传》等书籍。



(0)

相关推荐

  • 小楷书写欧阳修秋声赋。用魏晋笔法书写。追...

    小楷书写欧阳修秋声赋.用魏晋笔法书写.追求古朴,自然,有趣.

  • 小楷《秋声赋》(宋-欧阳修)

    自古逢秋悲寂寥,欧阳修也不例外,文章简练.表达精准,主旨突出.今录其文与师友共飨.

  • 行书册页欧阳修秋声赋

    行书册页欧阳修秋声赋

  • 赵孟頫《欧阳修秋声赋》

    自古逢秋悲寂寥. 所以,秋风起时, 苍凉之感最易上苍凉人的心头. 北宋嘉佑四年秋, 53岁的欧阳修夜闻秋声, 作此一赋, 感时伤怀,嗟叹人生. 200年后, 宋室后裔赵孟頫书此一赋, 婉转凄美.一气呵 ...

  • 苏宪权丨冬临秋去送归鸿

    春去了,夏远了,秋朦胧了.三个季节的日子装进一个鼓鼓的口袋,便似一袋冬粮,即日收仓."冬临秋去送归鸿,暮色苍茫少郁葱.一夜寒流来塞北,三更冷雨浸江东."喜秋的,还没喜够,秋天就结束 ...

  • 苏宪权丨九月秋寒露凝香

    "露白寒凝天转凉,登高望远赏秋光:千山染黛迎归雁,万径流丹伴落阳."秋分匆匆走过,寒露悄然来临,有些着急的树叶,已经开始泛黄,夏日的绚烂归于萧瑟,一季的喧闹归于寂静. 史书记载&q ...

  • 苏宪权丨参悟儒释道,轻松度一生

    南怀瑾先生是对儒释道研究颇深的大学问家,知识渊博,智慧卓越,他曾建议说,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对儒释道三方面的书都读一些,综合起来吸取其精华可受大益.记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本人是仅偏爱读儒家书的,而对 ...

  • 苏宪权丨立秋是一份季节的感悟

    炎炎夏日的火热抵挡不了秋天的脚步,不经意间,秋如同一个端庄稳重的青衣女子,清衫素履,不动声色飘然而至. 立秋了.立秋,是夏天行将过去的预告,是秋天即将到来的通知,是植物孕育果实.走向丰收的转折和关键, ...

  • 苏宪权丨大暑赤日照苍茫

    当田野里的庄家苗开始疯长的时候,当人们试图脱掉它那件单薄夏装的时候,不知不觉,大暑头顶烈日,站在了七月的门口. 小暑小热,大暑大热,一点不假.大暑走进乡村后,乡村的空间被封闭成一个闷热的蒸笼.太阳在头 ...

  • 苏宪权丨温风倏至小暑开

    太阳还没出来,燥热的风便从窗外蜂拥而来,当热烈的吻把眼睛唤醒的时候,还不曾知道是小暑候在门外,我拉开门,小暑便璨然一笑走了进来. 太阳匆匆地爬上天空,笑盈盈的炫耀着它炫目的光芒.阳台上半开的小黄花忘了 ...

  • 苏宪权丨西顶小镇醉心怀

    有些事,有些物,有些景,一朝相逢,一眼千年.剪烛西窗,轻敲岁月的清歌旋律,总会打湿你的衣衫.前些日,爬了一座山,去了一个村子,我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一个村子,看到它第一眼,还没来得及亲近,就被她别样的神 ...

  • 苏宪权丨一夜熏风芒种来

    芒种,是在布谷鸟固执的鸣唤中分娩的,是在农民的擦拳磨掌中跑来的,是在跳出农门的农家子弟的惴惴不安中闯来的-- 进了芒种,便是仲夏了.<易经>将八卦之一的离卦置于仲夏,而离卦象征太阳,象征火 ...

  • 行参菩提丨在赵庄,感受殷商朝歌千年古韵/苏宪权

    四月,是南太行山水和人文最为灿烂迷人的时候,春风荡漾,百花盛开,天蓝如洗,气清怡人.身居喧嚣嘈杂的都市久了,总是对湛湛蓝天.朵朵白云.青山绿水充满着向往.攀附着这个好时期,有幸触摸被世界公认为殷商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