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旭丨“读书人”与“读书的人”

“读书人”三个字与“读书的人”四个字是有本质区别的。“读书的人”是相对于“不读书的人”而言的,是一般“识字分子”容易做到的,她的可贵和不易之处在于“习惯”。而“读书人”三个字的内涵与外延则要深厚和丰富许多。首先,她蕴含着“文化”,其次她蕴含着“文明”,再其次,也是最迷人、最可贵的,她蕴含着“精神”。

从古至今,汗牛充栋的中国读书人,长相千人千面,个性千差万别,唯其共同之处便在“精神”二字。他们给后人留下或将要留下的最可宝贵的东西就是“精神”。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每每在关键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到了她的存在和她的力量。绵延五千年始终没有湮灭的中华文明,其脊梁中最坚韧、最有生命力的支撑就是“读书人”留下的精神。

“端午节”要到了,说“读书人”便从屈原说起吧。屈原的故事大家去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吧,太史公的记载很详尽的。我在这里仅仅提出一个问题:屈原非得投江吗?

屈原忧愤悲伤、披头散发地徘徊在汨罗江边时是遇到一个渔翁的,渔翁非常吃惊,问他:您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来这里了,还成了这个样子?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翁劝他:先生又何必呢,像您这样品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会不知道啊,世上的人都污浊,你也可以随波逐流啊。大家都昏沉大醉,你也可以混杂其中,残羹剩酒总有的吃吧,为啥要保

持那美玉般的品德而使自己遭到流放呢?屈原这样回答:“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后来的故事是屈原写下《怀沙》之后便抱石沉江了。惜哉!痛哉!何必,又何必呢?其实有此之问的不仅是江边渔翁,就连给屈原写列传的司马迁也想不通啊。太史公甚至给屈原这样支招:以您的品行、才干,如果肯为别的诸侯效力,哪个国家会不接纳您呢?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吧。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出去,至少齐国是欢迎的。至于后世的“高官得做,骏马任骑”那简直是弱暴了。太史公是真的想不通。

屈原沉江一百多年后的汉朝,出了个叫贾谊的人,也就是写《过秦论》、《论积贮疏》的贾谊(关于他的故事,有兴趣的读者找专门的书去读吧)。这个人是屈原的粉丝,还写过一篇《吊屈原赋》。也许是铁杆粉丝的过吧,贾谊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三岁,也是极为可惜,也是极为让人想不通。何必呢,又何必呢?司马迁到屈原沉江处凭吊屈原时想不通屈原,同样的,他也想不通贾谊,因为贾谊的死也是大可不必的啊。但是,当他读了贾谊的《鹏鸟赋》之后,他想通了贾谊,同时灵光一现,司马迁也想通了屈原。我想,这可能就是他把屈原和贾谊合起来一起写入列传的原因吧。

毫无疑问的,屈原是读书人,贾谊也是读书人,以至于屈原离世近2300年了我们还在思念他、纪念他,根本的或许就是屈原给我们留下了某种“精神”。这“精神”到底是什么呢?大家去解读、总结吧,我这里只俗不可耐地抛一块砖。我说,屈原留给我们的是他的“精神洁癖”,其核心是“纤尘不染的高尚品质”。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要像鸟儿爱护自己的羽毛那样去爱护自己的名誉”,但这和屈原的精神比起来,差得太远、太远了。屈原沉江了,但他的精神不但没有沉沦,反而激励着后人们为着理想前进、向前进。

在大约2300年之前,在那块被屈原精神之光首先照亮的土地上,有人喊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里边有多少是受了屈原精神的鼓舞呢?那是历史学家的事了,让他们去考证吧。

我还是那句话,“读书的人”不完全是“读书人”。广而大之,有文凭、高学历的人不一定是“读书人”,有文化、高职称的人不一定是“读书人”,或许他们的精神世界已经“精致”到经不起后人丁点儿的推敲了。

作 者 简 介

李前旭,微信名淡然,男,湖南籍太原人,1967年出生。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供职于太原幼儿师范学校。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在岁月长河中捡拾生活的点点滴滴,焙成文字感动自己。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0)

相关推荐

  • 端午节将至,再忆屈原。史上赞颂屈原精神的...

    端午节将至,再忆屈原.史上赞颂屈原精神的作品,我认为毛主席的<七绝·屈原>写得最好:"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他赞赏屈原作品中 ...

  • 想不通怎么拍到的?真是大开眼界

    想不通怎么拍到的?真是大开眼界

  • 美文:再念屈原

    春暖花开 再念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时分,艾蒿的香味又从记忆中飘出,划龙舟的热闹场面处处可见.在这隆重的传统节日里,我默默想起了汨罗江旁的那个白衣飘飘的诗人,想起了那一曲离骚,那一身正气. 我不是一位诗人 ...

  • 汨罗江屈原文化遗迹考|7、司马迁垂涕坪

    7.司马迁垂涕坪 <湘阴县图志>记,江潭,<楚辞>:"渔父游于江潭",即此.旧志云:"太史公吊屈原处,今俗名江暮潭,在南阳里东." 南阳 ...

  • “渔翁”贾宝玉

    作者 归途如虹 <红楼梦>里,好几次写到贾宝玉打扮得像一个渔翁. 第四十五回里写到,"只见宝玉头上带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林黛玉看见后就打趣他,说:"那里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6(完结篇)

    ⑩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gǎo].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lǘ]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

  • 世灿读经典---汉人八大家对《楚辞》的杰出贡献

    <楚辞>附录: 卷六卜居 杨世灿考释:<卜居>为汉人作品,不是屈原所作.一.误读怀王入秦三年为"屈原既放三年."二.郑詹尹,古卜筮者之名.王逸注:郑詹尹 , ...

  • 李前旭丨人狗情未了

    选择这个题目,我还是费了点儿心思的,因为按照人类的习惯,带"狗"字的语言一不小心会被认为是骂人呢. 也许是人口老化的缘故吧,我们大院里出现了"两多".一是闲人多 ...

  • 李前旭丨小镇徐沟

    对徐沟小镇来说,我只能算是一个旁观者.我身体里奔腾流淌的血液与徐沟并没有必然的关联,我的亲人朋友也与徐沟少有瓜葛.在我意识的深处,徐沟就是一个镇,与千千万万个行政规划中的普通乡镇别无二致.她曾经是模糊 ...

  • 李前旭丨男士逛街指南

    本文男士专阅,如有女同胞误读,引起心理不适者,责任自负,作者及编者概不负责,特此申明. 逛街,本是女士的专长,男士是不适合逛街的.这一点,早有人做过深入研究.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从母系社会转为父系社会开 ...

  • 李前旭丨北方的冬天

    北方的冬天是真正的冬天. 北方的冬天卸掉了所有的矫饰,没有了华丽,没有了繁杂,没有了遮掩,它就那样赤裸裸地展现在你眼前,单调.简捷.透明.如果你从南方来,定会惊诧于北方的干枯.你会觉得它荒凉,相对于此 ...

  • ​李前旭丨 清欢与小确幸

    苏东坡那老头儿,我喜欢.不仅是我喜欢,很多有成就的女士更喜欢,她们喊着"嫁人就嫁苏东坡",硬生生穿越近千年去追寻自己的最爱.牛啊!只可惜痴情女常有,而苏东坡不常有,供需严重失衡的今 ...

  • ​李前旭丨逼自己一下

    "成功学"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也曾赶过时髦的,这规则那宝典的看了不少,也笔记了不少,结果觉得自己离成功不是更近了,而是更远了.真正的成功学其实就是五个字:逼自己一下. 朋友的孩子读初 ...

  • 李前旭丨陪伴​

    爱上了一只小鸟儿.虽然时间不久,但是它俨然成了家庭中的一员,牵牵挂挂.让人不舍. 它回来的时候是坐了航班还是坐了动车?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它那只秃秃的小脑瓜和并不精神的两只眼睛,全家人松了口 ...

  • 李前旭丨酒局

    "酒,越喝越近:赌,越赌越薄". 这句话是谁说的我忘记了,就当是我说的好了.就人和人的关系而言,喝酒的正能量等级是赌博望尘莫及的,赌博只会让人情更加淡薄,处理不好落得个反目成仇也是 ...

  • ​李前旭丨许愿2019

    这一刻,又到了这一刻. 这一刻,是个吐故纳新的节点,犹如数轴上的原点,向左看是公元前,向右看是公元后.左边是你的过往,如意或者是不如意,都会在你心间留下深深浅浅的记忆.而右边,才是未曾开垦的土地,种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