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老头傻笑图”为何成传世名画?放大10倍后,道出人性美丑
“人生在世一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人生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可是每个人从出生之后就要面对许多的苦难和挑战,而人生也正因如此才让人感到有意义。但是现实社会总是和理想中的有差距,人们往往言不由衷身不由己。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却又需要顾忌其他方面的人就会为寻找另一种隐晦的方式释放自己。
创作隐喻画就是这样的方式。而提到隐喻画也就不得不提《三驼图》。这是一幅极为简单的画作,可是它却凭借画面上三个驼背的老头成了一副千古名画。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幅画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玄机呢?想要透彻地理解这幅画还得先从作画人李士达说去。
《三驼图》是由著名的明朝画家李士达铺画而成的。李士达的大约生活在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1574年,他一举考中了进士。也是从这个时候时候开始,他开始了自己的官宦生涯。《三驼图》就是在世风日下,官场风气腐败黑暗的背景下诞生的作品,所以当将化作放大10倍后,其中奥妙也就显现出来了。
既然是隐喻画,那么想直观地理解自然就会有些难度。所以想要看透《三驼图》最好的方式就是从画上的题诗入手。诗歌是文字的艺术,较之画面有很强的客观性。画作题诗是最能展现作画人的意志意趣的。“赵驼拍手哈哈笑,世上原来无直人。”这是《三驼图》上的第一首题词里的诗句。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世界上处处都是像这三个驼子一样的人。他们只知道曲意奉承,完全不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规范。但是李士达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始终都坚持自己的本心。所以李士达也就显得格格不入。1601年,皇帝亲自派人去江南收税。所有的官员都去迎接司礼监了,甚至还大肆行贿那些掌握实权的太监。但是只有李士达始终坚持规章制度,不该做的事情他也绝对不做。
“莫道此翁无傲骨,素心清澈胜他人。”这是第二首题诗中的句子。诗人认为也许这三个人主观上并不想”驼背“,但是他们是有生理上的残缺的,这让他们不得不驼背。也许他们的外表看起来很粗鄙,但是透过外表之下是他们温暖柔软的心。
“形模相肖更相亲,会聚三驼似有因。”这是《三驼图》上第三首题诗。诗人认为这三个老头虽然从外形和举止行为看上去都十分亲近,但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所谓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而且诗人觉得世界上仿佛只剩下了这种装模作样的人了。因为正直善良的人们为了躲避污秽的环境早就选择了隐蔽山林,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各种不堪。
隐喻画之所以让人们感到如此地难懂无非是因为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部分隐藏了起来。只要是能让人产生共鸣的画作都是优秀的作品。不管这三个诗人是不是和作画人心意相通似乎早就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