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课堂|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知识点总结,值得收藏! 2024-03-18 07:50:22 一、情节手法情节手法包括叙述手法和结构手法:叙述手法包括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叙述方式(倒叙、顺序、插叙、补叙、平叙);结构手法包括悬念、抑扬、照应、伏笔、对比、衬托、铺垫、突转、线索。例题1:(2019浙江卷《呼兰河传》)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侧重叙述手法)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例题2:《怀念战队》:小说在情节构思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叙述手法和结构手法)①场景的设置。挑选了“CS战队火拼”“军营射击”“两退网吧”“无声流泪”等几个典型场景,就把“他”前后的态度和成长的历程表述得清晰、感人。②对比手法。将网络游戏与现实军营两种人生相互映照,体现人生的不同境界,突出主题。③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更直白更真实,便于展开文章叙述,使文章娓娓道来,不矫情造作。二、人物手法塑造人物的手法,分为直接(正面)描写和间接(侧面)描写,直接描写有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描写等;间接描写有环境衬托、人物衬托、物象衬托。例题:(2019全国卷2)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①外貌描写(肖像),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②语言描写,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③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村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三、环境手法环境手法分为描写技巧和描写角度:描写技巧有白描和工笔、以动衬静、虚实、点面、修辞等;描写角度有绘形绘声绘色、移步换景、远近高低等。例题:三维设计《除夕雪》第一段是如何描绘除夕雪景的?请简要分析。1. 比喻,将白雪覆盖的山比喻成刚出笼的白面馒头;2.以动衬静,用“咔擦”一声,枝桠的断裂声和雪沫扑簌簌的落地声衬托除夕夜的静寂;3.绘形绘声绘色,白雪覆盖的山写出了雪的颜色,雪沫扑簌簌的写出了雪的形状和声音。四、语言特色1.词语(叠词、动词形容词、文言词、成语)2.句式(长短句、整散句)3.修辞4.语言风格(口语化、生活化、富有地方色彩、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化、质朴、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5三个特色(时代特色、地域特色、语体特色)(2019浙江卷《呼兰河传》)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局部考察语言特色)①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②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③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④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分析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通篇考察语言特色)答案也是从积累的里面选五.含义类(一)标题含义表达技巧(双关、象征、比喻)+表面义+深层义+主旨义(2019天津卷《萨丽娃姐姐的春天》)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1.呼伦贝尔草原大自然的春天;2.羊羔生长期的春天;萨丽娃事业的春天;3.以萨丽娃为代表的新一代牧民未来生活的春天。(二)赏析句子含义手法+关键词+表面义+深层义(2019天津卷《萨丽娃姐姐的春天》)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1.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2.突出呼伦贝尔草原无霜期短暂的特点。3.生动形象地描绘植物竞相生长的情景,赞美大草原旺盛、顽强的生命力六. 概括类(一)概括人物特点(2019浙江卷《呼兰河传》)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①友善: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②调皮可爱:“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③乖巧:想吃粘糕,又听话。④矜持: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二)概括环境特点(三维设计《一个诗人的生命》)概括小说首段环境的特点。答案:环境特点:破败、阴冷、荒凉。(三)概括或者梳理文章行文思路(情节)(2018全国卷3《微纪元》)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梳理文章行文思路题)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七.作用题题目带有什么作用、什么好处、为什么以**为情节等字眼或者探究哪个好答题模板都是:1.人物上: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衬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命运+分析2.情节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贯穿全文线索、照应上文+分析3.环境上:交代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氛围,奠定基调+分析4.主题上:深化主题+分析5.读者角度:开头,设置悬念,激发阅读者兴趣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一、情节作用0.单一作用的具体表现:(2019全国卷2《小步舞》)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①开头,“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贯穿情节始终,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③结尾,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1.开头作用:(2017山东高考《七岔犄角的公鹿》)本文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读者上: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以两人冲突开篇可以吸引读者,将读者快速带入文章的具体情境;(2)情节上:为下文作铺垫。因为有两人的争吵与冲突,才有了我拿着父亲的枪打猎的结果。(3)人物上:表现了我刚毅不屈的人物形象,同时也突出了特吉好酒并且与我关系不是很融洽的人物个性。2.结尾作用:(2017全国卷1《天嚣》)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1)情节上:以得瓜解渴的“美好的谜”为结尾,使情节翻转,出人意料,增强小说的戏剧张力。(2)读者上:以这个未解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留有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想象。(3)主题上:以美好圆满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突出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这一温暖主旨,深化了各族人民支持祖国科研工作这一主题。3.线索作用:(2017全国卷1《天嚣》)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或者问:小说为什么以“渴”为中心谋篇?请简要说明。(1)情节上:作为线索贯穿情节始终,全文情节围绕“渴”这一中心。从队员受困受渴,到渴望被救,最后得瓜解渴展开故事。(2)人物上:通过队员受困受渴这一事件,塑造出不畏艰险,认真负责,热心救人的科研工作者形象。(3)主题上:围绕受困受渴得瓜解渴这一事件,揭示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人生哲理。4.细节作用:(2016江苏卷)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①情节上:文中多处提到“插军旗”,在情节上起到线索作用,贯穿全文,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人物上:表现出会明对当初生活的眷恋;③主题上:从主题上看,凸显主旨。5. 叙述方式作用:(2018全国卷1《赵一曼女士》)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①主题上: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人物上: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效果上: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二、人物作用1.主要人物作用:(2012全国卷《马裤先生》老舍)小说开今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①人物上: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情节上: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③读者上: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 次要人物作用:(2016全国卷3《玻璃》贾平凹)“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情节上:“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人物上:衬托主要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2. 物象作用:(2016全国卷2 战争【美】迈尔尼)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①情节上: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有条不紊地发展。两人通过电话相知相恋到分离。②环境上:交代战争时期的特殊环境。俩人因为战争不能经常见面,只能通过电话联络感情。③主题上:首尾呼应,深化主题,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同时书写了人性的美好。④读者上: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情节的发展因为电话的联络而得以层层推进。⑤人物上:对塑造人物性格有帮助。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在一次次通话中得以渐渐丰满起来。三、环境作用(2019郑州质检《高速公路上的森林》)开头和结尾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开头的作用①环境上,写出了天气的严寒,为马可瓦多一家设置了极度窘迫的生存环境。②情节上,推动了情节发展,为下文马可瓦多和小米开尔兄弟出门找柴取暖的情节做了铺垫。结尾的作用③人物上:衬托了马可瓦多内心的孤独和凄凉。④读者上:以景作结,显得含蓄蕴藉,留给读者广阔思考的空间。⑤主题上:首尾都描写了环境的寒冷,突出了以马可瓦多为代表的底层人窘迫的社会处境,表达了对他们艰辛生活和不幸命运的情。四、标题的作用黄皮书:作品以《笑嫂》为题有什么好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或者换个问法:作者为什么以《笑嫂》为题?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①情节上:笑嫂是中心人物,起到了线索作用,串起了小说的情节。②人物上:“笑”字反映了笑嫂善良、热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③主题上:凸显文章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笑嫂热爱生活,坚强乐观精神的赞美。④结构上:笑嫂之“笑”与文章开头“笑嫂喜欢笑”,文章结尾的“有咯咯的笑起来”形成结构上的呼应。五.探究题1.探究情节:(2019邢台市月考《维权》)小说结尾删不删?为什么?请简要分析。不能删(1)情节上:结尾写房东队吴老太态度的转变,使小说情节发展有了波澜,如果删去情节结构不完整。(2)形象上:小说以房东与守在床前的吴老太的对话收尾。以房东对吴老太的感激衬托吴老太的善良、真诚、本分,删去后,房东的形象显得单薄,吴老太的形象也不够丰满。(3)主题上:以房东被吴老太的善举感化而回心转意结尾,揭示了人与人之间需以诚相待,为人处世,要真诚本分,删去后,主题思想揭示不够清晰。2探究人物:(2019练习题《一个老百姓》)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是张亦然还是老汉,请谈谈你的看法。张亦然。①情节上:张亦然贯穿小说始终,是小说中着墨最多的人物,整篇小说情节紧紧围绕张亦然展开。②人物上:小说重点刻画了张亦然缺乏严格自律精神的政府公职人员形象,他熟知政策,明白道理,但言行不一,缺乏自律意识和担当,具有一定代表性。③主题上:小说通过张亦然这一形象,提醒政府公职人员应严于自律、防微杜渐、诚信待民,深化了主题。3. 探究标题:(2019年高考浙江卷《呼兰河传》)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冯歪嘴子”。理由:①人物上: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情节上:本文通过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牵出小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情节。③主题上: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亲近和同情。4. 创新题:(2019全国卷1)《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1)从内容上说,这篇小说取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但是作者虚构了很多原故事中不存在的人物和情节,推陈出新。作品考查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2)“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词语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3)这篇小说以传说为基础,以新编为手法,体现出一种创新思维。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关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赞 (0) 相关推荐 小说中情节的作用 小说中情节的作用有哪些? 1.塑造人物角度:突出人物形象. 2.情节结构上:1.照应题目或开头/2.引出下文,为后面的情节作铺垫./3.推动情节的发/4.形成突转,使情节发展波澜起伏.(如:祝福中祥林 ... 细雨课堂|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结构主旨分析,3大类型题目全概括! "分析结构思路类"试题在高中散文阅读中出现频率较高,此类试题与<考试说明>中"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考点相对应,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这 ... 细雨课堂|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内容要点概括类题型解析 考点二 内容要点概括类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认 ... 细雨课堂|2021届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专练 基础知识 一.文章特点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 细雨课堂|2021届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专练 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 涵盖高中语文所有知识点,重点在最新素材解读.标准议论文写作系列.理解性默写系列.文化常识系列,是你居家备课线上学习的良师益友 欢迎星标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转发文章,点亮在看 ... 细雨课堂|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师讲解视频(附学案) 视频一:高三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高分技巧一(101培优课堂 特级教师 何杰) 视频二:高三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高分技巧二(101培优课堂 特级教师 何杰) 视频三:2019高考语文讲解:全国1 ... 2021备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专练:名家小说阅读系列 钱钟书系列 一.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1-3题. 诀别 钱钟书 当夜刮大风,明天小雨接大雨,一脉相延,到下午没停过.鸿渐冒雨到唐家,小姐居然在家:他微觉女用人的态度有些异常,没去理会.一见唐小姐,便知 ...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之二: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本课重点讲解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相关知识.分析角度及方法技巧等.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之三: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解题指导 重点讲解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的解题思路.相关知识与方法技巧.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之四:分析小说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小说三要素之一,本课侧重讲解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赏析小说故事情节的知识.思路及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