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初听十二会,觉得名字有点怪,许是一座什么会所?但真正走近她,才发现她是一座小山村,而且是有着焦作“小西柏坡”之称的红色教育基地。在百度上输入“十二会",马上会跳出很多图文并茂的介绍,足见她的著名。今年国庆小长假在焦作女儿家住,有幸瞻仰了十二会村,领略了她的风姿和博大。十月一号中午,女婿开车拉着全家六口人,沿解放路西行,二十多分钟驶入中站区,北上,过白马门桥进入山区。眼前豁然一亮,仿佛从繁华的都市一步跨入了农耕社会。一座座农舍掩映在绿树山花中,一股清流沿着村舍缓缓流淌。路边的柿子树上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一位老者和几个小孩在树下采摘,“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一幅祥和的山村图。过了周窑,汽车开始爬山,顺着陡峭的山崖绕来绕去,弯道多却急,女婿不停地鸣笛提醒对面来车。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悬崖,不由使人胆战心惊,好在路两旁密植柏树,郁郁葱葱像格守职责的卫兵护卫着上上下下的车流,使人心情稍觉宽慰。爬到山顶转过一道弯终于到了十二会村。这是一座典型的山区小村,风光旖旎,植被繁茂,房舍完全掩映在树林深处。村头两棵大树,一棵槐树,一棵黄楝,树龄都在五百年以上,仍枝繁叶茂。树下坐着两位村民,面前摆着核桃山楂之类的特产。停车场停好车,我拜读了墙上板报的介绍,了解了小村辉煌的历史。由于小村地处太行山腹地,海抜710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因此,从1939年1月中共博爱县委县工委在小村就成立了党小组。1944年沁博县委、县政府、县独立营先后在十二会村成立第三区委、区公所、区干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为焦作的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1946年国民党对焦作解放区发动进攻,解放区军民为粉碎敌人进攻,备战上山,太行专区、焦作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新华公司等单位先后移至十二会及周边村庄。小村被誉为解放战争时期焦作的“西柏坡",乃名至实归也。许是下午的缘故,游客寥寥,村民也很少。看完介绍,我们踏着村中的石板小路,轻轻地走,慢慢地品,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仿佛都打上了红色的印记。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和极大的心灵震撼。屋舍依山而建,石头墙壁,石板屋顶,院舍错落有致,这家的屋顶后就是另一家的小院。一处处小院,一座座屋舍,大都挂着众多的牌匾:区公所、市公安局、市委、市政府办公地、纪念地……。沿着台阶我们步入一座小院,坐北面南,院内三座房屋均石木结构。老式的木门上锁着一把铁锁,从门口挂着的牌子上我们知道这座小院原来是焦作市委市政府曾经办公的地方。我好奇地从门缝往里看,隐约看到那简易的办公用品,桌上的油灯,四周的小凳,床上的粗布被子,墙上挂着的草帽。这好像怎么也和市委书记和市长对不上号。但这却是千真万确书记和市长办公和住过的地方。正是这些共产党人在这简陋的小屋运筹帷幄,和群众一道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小村不大,突然驻进这么多党政机关,大家把共产党当亲人,让出房屋,站岗放哨,捐粮捐款,宁肯自己饿着也要把家里的一把粮食一把蔬菜送给亲人们。小村及周边地区曾涌现出了威震敌胆的“太行山八位女英雄”,电影《地雷战》的故事就取材于这里。走出小院,来到院外那棵大树下。大树是棵国槐,树龄已一千多年了,树干粗壮,树皮皴裂。为了保护这棵老寿星,树的四周围有栅栏。我轻轻地围着这棵槐树仰望着她的树冠,树身虽已成空洞,虬枝老态,但一枝粗干上仍发出簇簇柔条,虽已是深秋,但仍枝叶繁茂,在斜阳中泛着粼粼的光。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些出生入死的市委政府的领导们忙累了一天,步出小院来到树下休息讨论工作的情景。站在树下,想起那些出生入死的先辈们,你不得不肃穆而立,礼敬有加。沿村中的石板台阶从西上到村顶再折返回去,路旁一口水井,许是已经废弃不用了。上边仍架着吊水的辘轳,淘气的小外孙立马跑过去摇动辘轳,立时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和水井紧挨的台阶上架着自来水龙头,这么高的大山上也吃上了自来水。住在井后的一位村民讲,战争年代住在村里的党政机关以及战士们都是在这口井里用水的。“现在好了,都吃上了自来水,”村民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从村中出来来到村东的瞭望台,瞭望台已经有几位游客在拍照了。小外孙慌忙拿出自己的望远镜向东眺望起自己的家来。季节已是深秋,在这高山之巅,天蓝得不可思议,一朵朵白云在蓝天上飘动,更显得天的蓝。蓝天下是偌大的一座山洼,洼地里远近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红叶,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向东南眺望,可以隐约看到焦作市的轮廓。只是那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在云雾缭绕下,若隐若现,仿佛是建在天堂之上。繁华的都市是从这小村起步的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焦作市历届的书记市长上任伊始都要带队来这里瞻仰学习,学习先烈们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重温入党誓词,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回家的路上,我们又谈起小村的名字来。“从山脚到山顶要绕过十二道弯,”我一边翻着手机一边猜测,“所以叫十二会村。”小外孙却当了真,他认真地数了起来,汽车每转过一个弯道他都报一下数字。不到山脚,弯道早超过了十二,“爷爷,”小外孙拽着我的衣服,“你说的不对,早过十二个弯了!”我们都大笑。据说小村的名字是因为早年村里曾住过十二户回族人家。其实名字到底怎么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焦作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是一处镌刻着红色记忆,为人民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作者简介:许奎明,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初级中学校长,已退休。曾在省市各类报刊发表过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荣获市级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闲暇之余喜欢阅读和写作。
审核:文子 | 责编:王芳 远岫 若谷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凌峰律师事务所崔素芳律师,手机:13849531938;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