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S翻倍!恩沙替尼强势进军ALK一线,控脑强悍,缔造国产骄傲!
// 前言:
///
ALK靶点今年的药物进展可谓群雄相竞,直指一线。在刚刚结束的2020WCLC会前会上,恩沙替尼携一线阳性研究eXalt结果全球发声,公布了其在ALK一线的头对头数据,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国产药物的品质疗效。也引发了与会专家对于ALK方向的全面讨论。今天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恩沙替尼ALK各线数据风采,以及全球ALK发展大势。
恩沙替尼一线用药对比克唑,PFS翻倍!脑转移有效率3倍!
研究入组了290例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在地用美国FDA认可的检测方法确定为的ALK阳性)被随机分配到恩沙替尼(143例)或克唑替尼(147例)治疗组,(意向治疗ITT人群)。分层因素为:既往化疗史、病人健康状态、脑转移以及人种分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非常平衡;中位年龄为54.1岁;26%的患者曾接受过化疗,36%的患者有基线脑转移(5%曾接受过放疗)。其中247例患者为经Abbott FISH中心检测证实的ALK阳性的患者(修正后意向治疗mITT人群),其中121例在恩沙替尼组,126例在克唑替尼组。
最终在2020年7月1日的处理数据显示:
(1)在ITT人群中,接受恩沙替尼治疗组的mPFS为25.8个月,而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组mPFS仅为12.7个月,两者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在有可测量脑转移病灶的患者中,BIRC评估的颅内客观缓解率(ORR)为恩沙替尼组64%(7/11),而克唑替尼组仅为21%(4/19)。在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中,恩沙替尼组与克唑替尼组相比,治疗中出现脑转移的比率也显著降低(12个月内分别为4%和24%);
(3)生存分析显示,在治疗后36个月时间点,恩沙替尼组只有不到40%患者进展,而克唑替尼组有75%的患者进展。
恩沙替尼二线数据依然强悍!近100%控制,脑转有效率70%!
一项在中国27个中心开展了单臂开放标签的2期研究,针对患有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即IIIb或IV期)ALK阳性NSCLC;在克唑替尼治疗期间出现疾病进展;以前接受过少于三种治疗(包括克唑替尼)的成年患者进行恩沙替尼的疗效探究。
患者按照连续给药方案每天口服一次恩沙替尼225 mg。如果发生不良事件,剂量可以减少不超过两个剂量水平(即每天200 mg或每天150 mg)。最终结果表明:在对克唑替尼耐药的患者中,有107例(69%)部分缓解,36例(23%)稳定疾病,2例(1%)进行性疾病;11个(7%)的数据不可用。在非克唑替尼治疗组中,163例患者:85例患者(54%)曾经接受过化疗,55例患者(35%)接受了放疗,23例患者(15%)接受了其他靶向治疗。最后有147例患者纳入分析:有75例(51%)客观缓解,138例(94%)疾病控制,无进展时间为9.6个月。
在97例基线脑转移患者中,有40名(41%)患者的反应符合RECIST 1.1评估标准,可以由独立审查委员会进行评估。观察客观缓解率为70%,疾病控制率为98%。
综述恩沙替尼的数据地位,二线不输进口,一线直指阿来替尼,入脑能力强悍。数据抗打!
ALK靶向现状点评
1、药物种类众多,七大靶药各展实力!
ALK的抑制剂发展至今,已出现3代分层七种药物,看一下各自目前的获批情况。恩沙替尼是唯一的国产药物。
2、一线相争,数据不凡
截至目前,恩沙替尼、塞瑞替尼(ESMO公布)、阿来替尼、布加替尼以及劳拉替尼(未来大会公布)均有一线的探索数据。一线战场,数据横比,恩沙替尼还是蛮抗打的。
其它ALK TKI和克唑替尼临床数据对比
3、各大药物覆盖继发靶点汇总
ALK重排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耐药机理又很多,其中又以ALK扩增、ALK继发突变、旁路激活三类为主,而其中的ALK继发突变又是重中之重。
其中以G1123S、L1152R、C1156Y、E1210K、F1245C等继发突变为主。那上述七种靶向药物对继发突变的敏感度如何?
其中不同的抑制剂对于不同的突变有着不同的疗效,而在这些抑制剂中,恩沙替尼、布加替尼、劳拉替尼覆盖位点广泛,可作为后线的挽救选药。恩沙替尼基本上对除了E1210之外的所有位点都有一定的抑瘤效果。
恩沙替尼是贝达药业继凯美纳之后又一王牌,凭借着其不输进口抑制剂的疗效,广泛的位点覆盖,吸引着更多科研人员的目光,也为国产药物的崛起添力。我们也期待着在ALK领域的更多一线药物的获批!
参考文献:
1.2020 WCLC会议
2.Yang Y, Zhou J, Zhou J, et al. Efficacy, safety, and biomarker analysis of ensartinib in crizotinib-resistant, ALK-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multicentre, phase 2 trial. Lancet Respir Med. 2020;8(1):45-53. doi:10.1016/S2213-2600(19)30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