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曾国藩,那些我们可以学习的品质

曾国藩去世后,曾氏后人依旧遍地开花,成为一个有名望的大家族。且后人的性格大多与曾国藩相似,勤学、内敛、不张扬。

按理说,这些后人都没有受到曾国藩的直接教诲,为何还能有如此之成就呢?

曾国藩为后人留下了一些家书和每天的日记。在这些家书和日记里面,我们可以去体会曾国藩的品质和特性。

举个例子,曾国藩年轻时,在京城就职,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为了混入京城中那些官二代们的队伍,他整天跟着这些贵公子穿街走巷,忙得不亦乐乎。

和他住在一起的父亲见儿子这样放纵自己,觉得羞耻,读书人的颜面扫地,于是便扯了个小谎回到老家荷叶塘。然后正式来信告诫他要戒掉这些恶习。

曾国藩是个明白人,父亲原本是想来京城玩赏的,却羞耻于自己的放荡行为返回老家去了。曾国藩羞愧难当。

对于从小就学习儒家思想的他来说,他深刻明白“大孝尊亲”含义。一个人最大的孝顺,就是成就一番事业,使得父母显得尊贵。也就是“大孝使亲尊”。

从那之后,曾国藩就去就去拜访理学大师唐鉴,跟着他修习静心之道。

一天,曾国藩带着自己的日记去见老师唐鉴,上面写的都是痛骂自己的话。例如什么时候去朋友家看到妻妾漂亮,心中有了坏念头,都被曾国藩一一记录下来。老师直呼好,并鼓励他继续这样下去。“曾涤生”这个名字就是在这个时候起的。

日记上写道:“自今日起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老师称赞:“有志气!涤生,望你今后涤旧而生新。”

后来,老师赠送给曾国藩一本自著《畿辅水利》,上面有一张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曾国藩惊呆了,他这才知道眼前这位理学名臣并不是埋首故纸、空谈心性的书呆子,而是关心民瘼、留意经济、学问渊懿,亦不乏谋略的能吏。这一下子,他更加明白君子为学之要。

后人关于曾国藩的书籍有很多版本,最出名的是作家唐浩明笔下的《曾国藩》。唐浩明在写这部历史小说之前,他研读了很多史料,曾国藩的家信、奏折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曾这个人的全貌。不管是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三军统领,亦或是杀人不眨眼的曾剃头,这些都由读者自己依照自己的评判标准去打分。

除去那些不能复制的条件和因素,曾国藩身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首先来看他的人格之修炼。曾国藩做事躬身入局,从不贪图享乐,特别在国家危难之际没有大发国难财,而是想尽办法,去挽救岌岌可危的江山。这是一份莫大的重担,更何况他是汉人,还常常被人猜忌。当打下了太平天国,不少人都怂恿他黄袍加身,建立一个全新的王朝。他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已经不得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

我们再来看看他的每天必做的“日课十二条”。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一个人坚持做一件事容易吗?

我们都感受到不太容易?曾每天写日记,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和谁谈话有启发,心中曾冒出过什么念头都一一记录下来,而且这一记就是几十年,直到61岁去世的前一晚都还在日更。这是坚持还是热爱呢?

对于他的处世交友,从他领兵打仗的战果来看就知道,自己当统帅坐镇指挥时两次大败,还差点被敌方活捉。后来他开始懂得放权,推荐任命那些将才,让专人干专事,杨再福、彭玉麟、胡林翼等都成了他的一把好手。

特别是对于选择朋友的重要性,曾在家书中告诫兄弟子女“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带兵打仗时,曾深知弟弟暴躁的脾性,说:“衡人亦不可眼界过高。人才靠奖励而出。大凡中等之才,奖率鼓励,便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贬斥不用,则慢慢地就会坠为朽庸。对待部属,大哥有两句话,望弟切记。”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在公开场合要多表扬一个人的优点,在私下里委婉提醒对方的缺点或做错的地方。

明代王守仁曾说: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简单来讲,说话做到温和,使对方听了以后能够欣然接受,寻究其中的事理能够改进,心有所感而没有可生气发怒的地方,这才是真正的为朋友好。

切不可“得理不饶人”,就算你的说法是对的,要是直冲冲地直接在人前说对方这也不好、那也不对,这不是帮助对方,而是在伤害对方。

所以,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是如此,看到对方的优点,赞美对方的优点,对于那些过失,委婉地提醒。既能加深他人对自己的好感,又能为自己多一个“背书”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网上有一句话经常被人们用来开玩笑“有的人八岁就死了,直到80岁才埋。”

看似戏虐幽默的段子,其实也反映了一部分人封闭自己的现状。面对如此更新迭代的互联网时代,一些人偏安一隅,不主动地去学习,身体在新时代,而思维还处在原始人时代。

而曾就不是这样的人,他经过别人的介绍国外有很多非常棒的东西,他都极力去引进,并计划派遣孩子过去学习他们的技术,以便梳理重整国家的血脉。

广泛地汲取,包容地吸收。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持的,这就是终生学习。

最后再看说说曾的家书,他的家书里包含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和孩子讨论学习,和父母汇报自己的近况,和兄弟分享自己的计划等全都在家书中有提到。

最要紧的是,曾的家书读起来很温暖。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家风家教一定是有着重要作用的。从少年时的戒烟,到后来的节欲,曾的一生都过得很简朴,用了几十年的竹篮箱子、床席。这,是他给后人的榜样。

纵观古今中外,是非成败、功过得失都将经过时间的淘洗,有的留下了,有的湮灭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