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邮荟 • 155︱普 20 秘闻(上)
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
(普20)的研究
陈国成,ACPF会士,国家级邮展评审员,新中国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福建省集邮协会副会长,八闽文献邮会名誉会长……
编序为普通邮票第二十组的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简称“普20”,全套3枚,面值分别为1元、2元和5元。它是继1955年9月发行的“普9”天安门图案和1973年10月发行的“普15”后的第三套新币值高面值普票。该套邮票由著名的邮票设计家万维生老师设计,由北京邮票厂影雕套印。该套邮票因设计构图精美,首次把中国的园林风景作为普票图案,加上印刷工艺细致到位,赢得广泛好评,被评为建国三十周年最佳邮票。
一
“普20”的发行前因后果
1977年3月,中华大地迎来了新的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被誉为“国家名片”的邮票率先传递出春天的气息,同年3月15日邮电部门发行了一套14枚的工农业建设图案普通邮票,也预示我国在工农业生产建设即将全面恢复和发展。这套邮票14枚设置14种面值,虽然使用方便,但低面值票多,能适应国际航空信函资费仅为60分与70分面值2枚,更无超过1元的高面值邮票。特别是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国际间频繁交往,国际间信函、航空印刷品及航空小包业务骤然增加,急需大量的高面值普票充实到各邮政业务窗口,在此背景下,高面值的普二十组普通邮票应运而生。
1978年2月22日,邮电部邮票发行局以(1978)票发字178号“关于拟发行《高值邮票》第二十组普通邮票的请示”报邮政总局并请转呈邮电部,该请示全文如下:
为满足邮政业务的需要,我局设计了普通邮票第二十组《高值邮票》,共由五个图案组成:
第一图:钢铁,面值1元。
第二图:煤炭,面值2元。
第三图:石油,面值5元。
第四图:水电,面值10元。
第五图:铁路,面值20元。
这套邮票的规格为25×40毫米,雕刻一版三色印制。
以上报告妥否,请审定。
附件:图案五幅。
邮电部邮票发行局
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日
以邮票发行局上述的请示函中,我们可清楚了解到发行普20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解决邮政业务急需高面值普票的燃眉之急,以致把该组邮票的名称都简单的称之为《高值邮票》,并且把发行规格订为一套五枚,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20元五种。设计中的邮票图案仍然延续1977年3月发行的普18的思路,围绕着钢铁、煤炭、石油、水电、铁路五大工业行业。从请示报告中已注明将五幅图稿作为附件同时报上供审定。
限于诸多不便,笔者无法亲眼目睹当年的“关于拟发行《高值邮票》第二十组普通邮票的请示”及所送的五幅附图。出于对新中国普票的挚爱,我还是很想能对当年报送邮电部的反映钢铁、煤炭、石油、水电、铁路行业的普票图案有所了解。
2012年5月蒙福建省邮协的晓文兄介绍,带我到北京大兴区许彦博老师的工作室,当面向他求教有关他参与的普票设计的创作过程。在交谈中得知“文革”期间,许彦博老师与张克让、杨白子、吴建坤、李大玮等几位老师在邮电部被军管,邮票发行局解散之后,被安排到北京邮票厂设计室,而当时的北京邮票厂设计室实际负责着当时国家的邮票设计与发行工作,隶属于交通部邮政总局。
始发行于1971年9月25日的“革命圣地图案普通邮票”(俗称普14)全套11枚,其中8分面值的天安门、20分面值的延安、22分面值的韶山、50分面值的人民大会堂等四枚邮票的图案就是由许彦博老师设计的。也许是基于许老师与普14邮票设计的渊源,普20的最初设计草案也有让许彦博老师参与吧。
记得在北京大兴区许老师的工作室里,许彦博老师一边拿出他设计的反映钢铁生产场面与石油生产场面并印成类似邮票小样的印张;一边淡淡地对我说:“这是未选用的普票图稿”。我在当时第一时间是把这些印张的图案与1977年3月发行的工农业建设图案普通邮票(普18)挂起钩来的,只是感到两者无论从设计的风格乃至具体的构图相差太过悬殊,却没往是为《高值邮票》普通邮票设计这方面考虑。现在仔细一想,新中国屡次发行的高面值普票,总是慎之又慎,还尽量采用防伪措施,例如旧币面值普5的邮票用纸事先印上粉红色网状底纹;新币面值首套高面值的普9,则采用雕刻凹版印制,其中20元面值票还部分采用表层染色邮票纸印刷;就连文革期间发行的一套2枚的交通运输图案普通邮票(普15),也采用一雕三影印刷工艺进行套印,提高常用的高面值普票的防伪作用。
还是回到《高值邮票》普二十组普通邮票来,邮票发行局1978年2月22日报送的请示报告发出后,我们没能从已有的资料了解到邮电部有关领导的具体批复,但能从一年后也就是1979年4月2日后正式发行的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普20)得以判断:原计划发行一套五枚的钢铁、煤炭、石油、水电、铁路图案的高值普票没能通过,取而代之的是一套三枚的反映北京风景的景山公园、颐和园和北海公园三处园林风景图案。这是新中国在普票选题上的首次突破——第一次把园林风景作为普通邮票的图案,结束了新中国普票长期以来以天安门和革命圣地为主要图案的历史。
二
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的设计前后
作为普二十组的北京风景图案邮票注定与1978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连结在一起。从当年2月22日邮票发行局呈送邮电部“关于发行《高值邮票》普通邮票的请示”,到原方案未获通过被否定,再到重新提出设计方案,以北京园林风景代替钢铁、煤炭等五大行业作为邮票图案。经过图案设计、审批、制版、印刷、打孔、成品检验、入库等诸多环节,至1979年4月2日,在普19尚空缺的情况下急匆匆抢先发行,着实看到日益快速发展国际邮政业务对高面值普票的急需程度。
担纲这套邮票设计的是笔者的老乡,著名的邮票设计家万维生老师。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集邮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84年开春万维生老师应家乡邮电部门热情邀请,回泉州举办了全国首次的集邮设计家邮票作品展览,成为轰动邮坛的一件盛事。打那以后,万老师返梓的次数逐年增多,让笔者有幸更多的接触与学习到有关邮票设计不少趣闻轶事。当我首次问起有关普20的设计往事时,万老师略加思索向我讲述大致的过程:
时间大致在1978年的春夏之间,邮票发行局的领导临时加塞分配了一项新任务,要求万维生着手设计一套高面值的普通邮票,五种面值分别是一元、二元、五元、十元和二十元。领导再三交代,时间十分紧迫,要求在半个月内完成五幅图案的设计,而且要求提交的图稿能适应影写版加雕刻版套印的——因为之前北京邮票厂新引进影雕套印的新型印刷机,急需适合的图稿在新型机台试印后能成为正式发行的高面值普票的以应急需。接此任务后(笔者揣度这一时间点应是邮政总局已正式否定原先的钢铁、煤炭五大行业图案后)万维生深感任务重大且时间紧迫,须知半个月内完成五幅图案设计就是三天必须交出一幅邮票设计图稿,而且又没有明确的选题方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刚进口的新型印刷机一无所知,于是万维生实事求是的向分管领导诉说苦衷,想打退堂鼓。不想两天后领导找其谈话,大意是他曾经设计过两套普通邮票(雕刻版的普11和胶版的普13),对普通邮票的设计有经验,发行这套高面值普票实为应急之举推辞不得,作为工作任务必须完成。十几天时间着实太少,那就先把前面的一元、二元和五元面值邮票图稿交上来。领导都讲到这样份上的话了,万维生老师只好硬着头皮把任务接下来。我清楚记得万老师曾就此事讲过的原话:“接受这种同时要完成两项指标的邮票设计任务还是头一回。”
熟悉万维生邮票设计艺术的集邮者都知道,万维生老师曾创造出中国集邮界的诸多第一:第一个举办邮票设计家个人画展,设计新中国第一枚加盖小型张(J41M)、新中国第一个小本票(咕咚)、新中国首个(由政府出资)邮票设计家艺术馆,首个设计家自己编组邮集参加国际邮展,而这一切来源于他对邮票艺术执着追求、热爱与创新。任务接下来后,十几天时间容不得丝毫的怠慢,万维生自己为即将设计的普20订下了“题材要新不重复,邮票设计有新意”的基调,认为邮票的选题不重复以前普票题材,既要严肃又为国人所熟悉,于是他想到所居住的首都北京,煌煌的历史名城,除了天安门以外还有许多人们所熟悉古建筑和园林景观。于是万维生很快就确定了把故宫、天坛、北海公园、颐和园和景山公园这五处世人皆知景观作为普20高面值普票的设计图案。万老师曾颇为自信的对我讲:“这五座京城的古建筑(园林),不仅北京人熟悉,外地人熟悉,我对它更熟悉。刚到北京(指1954年万维生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邮票发行设计部门时)我们邮票处设计人员有业务进修制度,每周六集体带作画工具去写生作画。北京这几处有名的景点,我们几乎去遍了每一角落。”
正因为心中有景,万维生驾轻就熟,已设计过普11与普13两套普票后他深谙每枚普通邮票不能只画一个构图,而是能体现出是一套组画,要求每一面值邮票的图案要彼此协调相互呼应。为此他作好一番安排,世人最为知名的故宫安排为20元面值,10元面值的图案是天坛,把这两枚超高面值作为全套普票的压轴。然后依照面值高低依次为5元面值的北海公园、2元面值的颐和园和1元面值的景山公园。擅长水粉画的万维生对每枚邮票的色彩安排颇具匠心,在他的构思里,颐和园辽阔华贵,北海公园清新秀丽,景山公园雅致幽静,三处皇家花园虽然大小各异,三处景点都有制高点,都要仰视,但在色彩上(也便于日后面值的区别)要有个性区别,所以2元面值的颐和园用北京最好的季节颜色——秋天的桔红色为主色调,借用图画中大片空白来表现大面积的昆明湖的湖水。北海公园的初夏最美,远处高高的白塔掩映在草色中,丝丝垂柳,蓝绿相衬,“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绿树红墙……”仿佛歌声从画面里飘出来。在谈到景山公园的构思时,万老师告诉笔者原先考虑画景山公园的冬天雪景,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但想到了景山公园的白皮松很有特色,白雪皑皑之中白皮松就不突出了,就改为深秋时节,深蓝色的白皮松左右夹道,衬托着远处高高耸立的倚望楼。在构思色彩时,万维生考虑把正蓝色留给10元面值的天坛,以表现祈年殿的端庄大气,把明黄色留给故宫,让古老的宫殿群体上空一片片琉璃瓦在蓝天丽日下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
构思定稿后,着手画邮票小草图,一开始五幅小草图有横有竖,有学过国画的万维生懂得“留白”去表现空间,就统一为竖构图。他记住领导交代的要求:图稿要适合影雕套印。由于之前学过套色木刻就派上了用场,先用透明色再加半色调,最后重色刻画主体,深色留给雕刻版,较好的处理了这一难题。考虑到是多年才发行一套高面值的普票,邮票图案所表现的又是无人不爱的优美风景,万维生刻意加大了邮票的票型,票幅达25x40mm,成为多年来罕见的大票幅。当他按时把景山公园、颐和园和北海公园的三幅图稿送交时并得到领导的肯定,内心如释重担。万维生老师还透露该画稿经审批后不久即交给北京邮票厂,工厂的几个不同工序都没有对画稿提出质疑,也就没有再做过任何修改。一段时间后,普20邮票陆续印制完成,其中2元面值的颐和园图案邮票于1979年4月2日正式发行。
普邮老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