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管理智慧丨“用人不疑”和“使功不如使过”

原创 创新干部教育的 中华文化干部学院 2020-11-20
收录于话题#历史深处的管理智慧 | 刘文瑞14个
名师著作丨《历史深处的管理智慧》(刘文瑞 著)

【推荐语】刘文瑞先生是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管理思想史、管理学原理、中国思想文化史等研究。本文摘自刘老师出版的著作《历史深处的管理智慧》。本书分三册。

第四章    用人的价值导向:如何作养正气

17. “用人不疑”和“使功不如使过”之辩

“用人不疑”立足于信任,“使功不如使过”立足于控制,“边用边疑”则是考察下属可信程度的过程。

中国古代关于用人的谚语极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是一例。尽管关于这条谚语有过观点上的争论,但这条谚语的含义是强调建立用人的信任机制,应该说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如果没有基本的信任,就会极大增加用人的成本。从这一角度看,“用人不疑”有它的合理性。如果互不信任,互相提防,不但会使资源消耗于内部,而且还妨碍形成真正的合力和团队,严重影响事业发展。

还有一条谚语,叫作“使功不如使过”。说这条谚语人也很多,从秦穆公用孟明(百里视),到两汉之际索卢放说“夫使功者不如使过”(《后汉书·独行列传·索卢放》),再到唐高祖说“使功不如使过,李靖果展其效”(《旧唐书·李靖传》),一直到康熙皇帝问徐乾学“使功不如使过”的出处(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载阎若璩语),可以看出这条谚语广为流传。说直白些,这条谚语主张使用那些有过错的人,他们会更卖力;而使用那些有功劳的人,则往往会居功自傲使唤不动。

把这两条谚语糅合到一起的有一个人,就是曹操。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官渡冒险取胜,灭了袁绍,战利品中有曹营之人暗中写给袁绍的书信。有人要追查这种通敌行为,曹操说,当袁绍强盛之时,我自己都不能自保,何况众人,下令把这些通敌证据一把火烧掉,由此安定了人心,也得到更多的人拥护。

曹操这种做法到底是什么用意?这涉及他是否看过那些书信。如果说,他压根儿没看过那些书信,而是根据情势判断写书信的人不是真正背叛,所以烧掉不再过问,此后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追查,那么,这种烧信行为就是“用人不疑”的昭示。如果说,曹操悄悄看过信,但审时度势觉得不能追查,以烧信的方式卖个人情,那么,这种行为的外显是“用人不疑”,内含则是“使功不如使过”,无非是向部下表示自己的宽宏大度,而没有说出的话则是你们都有过错,我放过了你们,你们就给我好好干吧。随着时间推移,情势变了,谁也不敢保证在将来的某一天不会秋后算账。如果曹操不但看了书信,而且还暗中记录了下来,那就铁定在后来会新账老账一起算,至于何时算,就要看当事人什么时候会产生“新账”。当事人有小辫子捏在人家手里,只能乖乖听人吆喝。

曹操到底是怎样做的,很难还原出真相来。即便能弄清行为真相,也难以确定他的心理活动。对于曹操这样一个把权术运用得炉火纯青的老手,恐怕没有几个人相信他不看那些书信。所以,即便曹操真的没看过那些书信,部下也会按照曹操已经抓住了自己的小辫子来拼命赎罪。这就是传统的“使功不如使过”的真实效应。

“用人不疑”是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以情感上的信任激励当事人发挥出最大效用。所以,把事业放在首位,就需要这种信任支持。而“使功不如使过”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部下,保证领导人对部下的绝对权威。在古代,尽管很多人都讲“用人不疑”,但真正要做到用人不疑难度极大,尤其是古代的官场,即便是对经过长期考察而值得信任的人员,上司也难于做到不再设防,更多的是把防范做得更为隐秘,这同现代以制度规定防范的边界,以形成“用人不疑”的合理范围有着天壤之别。反过来,即便是明君,也多相信“使功不如使过”。在现在的企业经营中,图谋发展需要“用人不疑”,强化监控则需要“使功不如使过”。如何把握二者的关系,值得认真推敲。如果嘴里说着“用人不疑”而心里想着如何抓住当事人的小辫子,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曹操的水平,这种权谋使用得越高超,越不能形成现代用人机制,越会陷入“中世纪泥潭”不能自拔。心理学家马斯洛在研究中曾经发现,那些做到自我实现的人,往往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轻信现象,可以作为“不疑”的一个佐证。

《历史深处的管理智慧》三部曲

组织建设与用人之道

战略决策与经营运作

领导修炼与文化素养

作者|刘文瑞

编辑|马晓雪

责编|万世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