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学而第十一章:怎么才算孝顺
《学而》的第十一章。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一则的内容比较好理解。孔子说,观察一个人,当他的父亲还在世的时候,要要观察他的志向;如果他的父亲死了,就主要考察的行为。如果他在父亲去世之后,对父亲创造的或者秉持的合理的部分,长期不加改变,就可以算是孝顺的了。
为什么一个人父亲在的时候,我们看他是不是孝顺,为什么要看他的志向,看他心里的想法?
三代以来数千年间基本上是父权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亲就是儿子的天,如果一个人,他的父亲在的话,在父权社会的道德和舆论影响下,他什么都要听他父亲的。即使是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终身大事都由父亲决定,更不用说其他小事了。所以说他父亲在的时候,那我们要看他的志向,要看他心里的想法是不是和他父亲一致。是不是真正按照他父亲的志向和方式来执行。
如果他父亲不在了,我们要看他的行为。这时还用能看他的内心吗?不用了,因为他的内心完全表现的行为。
如果他父亲不在了,这时候没有人管了。那么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心里想什么就表现出来。我们这时候看的行为就行了,这时候,他基本上是心里想法和自己的行为是合一的。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年”当然是虚指,古代的三六九全部是虚指,不能以为说三年,就是实实在在整整三年,这里指的是好几年、很多年、很长时间。“无改于父之道”,就是不改变他父亲为人处事的做法、他父亲的正确的地方。“可谓孝矣”,那就算是一个孝子了。
前面和后面是有一种承接关系的啊,我们其实要把三句来结合起来看:他父亲在的话,我们看他心里的想法;他父亲不在了,我们就要看他的行为。他的行为是什么样的,不是看一次性,而是长时间去观察他的行为,看看他是不是开始随心所欲了?平常人更不必说了,即便是有天下人都盯着他看的封建帝王,历史上也很有很多前后不一的,他父亲在的时候,他表现的很好,为了得到皇太子之位,或者能够继承大统,对别人的恭恭敬敬的,对父母非常孝顺。但是等到他父亲不在了,他的劣根性就暴露出来了。
比如说秦始皇的儿子秦二世。他父亲在的时候,他完全是一种唯唯诺诺的样子,简直就是谦谦君子。他父亲不在了,他荒淫暴虐就表现出来了,是一个比较残暴暴虐的人。但是后人也有异议,认为其实秦二世、阿斗、隋炀帝等昏庸暴虐的亡国之君其实也没有后人描写的那么坏。只不过是后人需要他们这么坏,所以正史中他们才这么坏。
我们看看历史,也要辩证来看。白纸黑字是那样写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要从反过来看,从字里行间看。就像观察一个人是否孝顺一样,要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