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论
自我效能论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人的主体因素的核心,并渗透、弥漫于人类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决定了个体人生的轨迹,而且也决定了个体思维、情感、行动及其动机的模式,它还决定了个体在面临危机、失败、压力等否定性情境刺激时的身心反应方式,从而决定著个体在人生事业上的成败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与否。在社会学习理论看来,个体的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不是环境的偏爱,而是个体的自我创造。
(一)何谓"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一个与能力(ability)有关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应付或处理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作为自我的一个方面,它是指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层面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Bandura,1986),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自信、自重与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1990)。
(二)自我效能与行为改变
一九七七年,班杜拉提出了一篇综合性的论文“自我效能:行为改变的一个统合性理论”(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其后并陆续发表多篇有关自我效能与行为改变的研究报告。
根据社会学习论的观点,无论以什麽方式进行心理改变,使用的原理都是共通的。各派理论都已体认到认知在行为改变历程中所居的中介地位。班杜拉认为,最能引发和改变个人认知的因素,莫过于因表现成功而体验到的能力感。任何方式的心理改变方法,目的都在改变个人对自我效能的预期。
在分析行为改变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区分何谓效能预期和结果预期。结果预期在这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某项行为会产生某种结果的预估;而效能预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获得成功所具的信心。这两种预期之所以必须加以区分,是因为一个人可能相信某项行为必然会产生某种结果,但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表现这项行为。例如一个跳高运动员,在一次跳跃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否跳出2.38米的成绩的判断是「效能预期」,而他对这一成绩能否为他赢得奖牌、社会荣誉、自我满足等的预期是「结果预期」。
个人对自我效能所具的信心,其强度会决定他是否愿意面对困难的情境。如果个人自认为没有能力去处理某项问题,他就会产生恐惧感和逃避的行为。如果他判断自己有能力去处理的话,就会毫不犹豫的勇往直前。
行为表现的成果是产生效能预期的最可靠来源,因为它是根据个人的亲身经验获得的。成功的经验可以增加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预期;而重覆失败则会降低这种预期,尤其是在事情刚开始不久,即遭遇失败时。如果个人已经重覆经验到成功,建立起相当稳固的效能预期,那麽即使稍遇挫折,也不至于觉得太痛苦。偶尔遭遇失败若能努力克服,也不失为增强个人努力程度和持久度的方法,往后即使遇到重大的障碍,也能以持续的努力加以克服。因此,失败经验对个人效能的影响,部分决定于其发生的时机,和整个成败的历程。效能预期一旦建立以后,也会类化到别的情境中。
效能预期的另一个来源是替代性经验。看到别人做自己恐惧的事情,而未见到预期的恐惧后果,可以使观察者提高自我效能的预期,认为只要加倍努力、持之以恒,必然能够克服障碍。同时他还可以说服自己,既然别人能做,自己也应该做得到,否则至少也应该有所改善。
自我效能感作为人的主体因素的一个方面是个体人格的一个发展指标,是人在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效能资讯作出的主体自我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