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拍】袁洁专栏:人文抓拍中的常见构图错误

吞像开办名师专栏啦!

【跟我拍】让您与摄影名师零距离交流,

每周1—2位老师坐阵吞像订阅号,

用图文的形式为您带来简单实用的学习技巧,

绝对原创!绝对干货!

只需一分钟,就能学会拍摄一张佳作!

不信?来看看吧!

吞像名师

为您分享

分 享 嘉 宾

袁 洁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策展人,老师。

吞像名师团成员,现为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长期专注于摄影教育实践与当代影像批评。200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本科,201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创作与理论研究室。

摄影作品《克拉美丽》获得2013年度丽水摄影节全场大奖,摄影理论文集《光的喜剧—有关摄影的想象》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发行。

       小岛/摄影

这幅照片有两个比较典型的问题需要注意:

  1. 照片的这个方构图裁切的过于随意。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讲过,尺幅也是构图的一部分。什么时候选用方构图,什么时候选用竖构图或者圆形等特殊尺幅要按照题材来判断,这张照片显然方构图压缩了空间的丰富性,应该最好变成横幅,这样背后的空间感就了延伸,现在看上去好像左边和右边特别的拥挤,因此,让视觉中心被迫压缩到了地面的部分,但地面实则在这张照片中没有具体需要表达的主题和兴趣点。

  2. 在这类抓拍的人文照片中,还出现了一个比较典型的错误,那就是拍摄视点有些偏高,以至于画面背后的人物的状态体现的不够张力,应该采用稍微低一点的广角镜头,来让前景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的出现很重要)成为视觉中心的引导(此刻小女孩显然太偏向右边),之后让视觉中心引向背后这些打扑克(猜测)的人群里,来展现这些人的生动性。但此刻现在这张照片分散了画面的主题表达,因此会让观看者不明白作者这瞬间的抓拍寓意何在,有一种散乱的感觉。

解决办法:建议参看和多看一些决定性瞬间的照片,在观看这些照片的时候要注意一点:不要简单的只是看画面表面的形式感。决定性的抓拍人文照片难度在于在一瞬间揭示清楚了画面的形式语言与叙事表达上平衡。

好了,今天的袁老师的专栏就到这,如果你觉得袁老师的讲述引起了你对摄影的兴趣和思考,不妨来这里吞像【课堂】摄影基础进阶六小时课程,随时和袁老师一起探讨摄影,潜移默化中提高摄影拍摄水平。

(0)

相关推荐

  • 摄影圈常用的人文摄影构图

    玩摄影这么久了,不知道是教学需要,还是自己喜欢,突然间就喜欢上了人文摄影,最怕就是对拍摄的题材不敢兴趣.不过对人文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回想自己的人文照片,还是挺多的,唯美,瞬间都有,今天就跟大家分享 ...

  • 【跟我拍】袁洁专栏:如何把树拍好?

    吞像开办名师专栏啦! [跟我拍]让您与摄影名师零距离交流, 每周1-2位老师坐阵吞像订阅号, 用图文的形式为您带来简单实用的学习技巧, 绝对原创!绝对干货! 只需一分钟,就能学会拍摄一张佳作! 不信? ...

  • 吞像【跟我读】袁洁专栏:既严肃又寒冷——罗伯特.弗兰克镜头下的巴黎

    吞像开办名师专栏啦! [跟我拍]让您与摄影名师零距离交流, 每周1-2位老师坐阵吞像订阅号, 用图文的形式为您带来简单实用的学习技巧, 绝对原创!绝对干货! 只需一分钟,就能学会拍摄一张佳作! 不信? ...

  • 【专栏】袁洁:春风沉醉你不醉

    郁达夫 手上有从图书馆借来的郁达夫的短篇小说集,闲来无事的时候会翻一翻,我大学那会看过他的书,但这次看全然感觉是不一样的,也许年纪增长,阅了一些男性,也阅了一些自己,于是有些描述就鲜活起来,不觉得只是 ...

  • 【专栏】袁洁:洞穴外的母亲

    袁洁/摄影 1. 有很多人都描述过春天.在美国诗人T.S.艾略特最为著名的<荒原>里他这样开头:"四月最残忍,从死了的土地滋生丁香,混杂着回忆和欲望,让春雨挑动着呆钝的根.&qu ...

  • 【专栏】袁洁:正走在一条千年的老路上

    袁洁/摄 前几日起看了濮存昕演的话剧<李白>,很好,濮存昕的表演自是不用多说,倒是让我对编剧郭启宏有了初识的好印象. 之前对李白的认知停留在诗人的身份之中,看了话剧之后,才知道原来他其实也 ...

  • 【专栏】袁洁:说到爱

    袁洁/摄 我陪着一个好朋友去了一趟宠物医院,她的宠物猫耳朵里进了一个棉签. 在那个倒霉的雾霾天气里,我坐在出租车上,看着窗外的北京,滑稽可悲,我就像一个吸尘器一样贪婪地求生着吸入这些乌脏的空气,用没心 ...

  • 【专栏】袁洁:为什么年轻人大都喜欢西方文化?

    袁洁/摄影 这篇文章来自于一次授课的现场语言记录. 当下的年轻人为什么都喜欢西方的东西,比如西方的音乐,西方的电影,崇拜西方的文化输出?他们是崇洋媚外吗?不能简单的这么理解,应该要看到西方为他们带来了 ...

  • 【专栏】袁洁:还是那点执着放不下

    袁洁/摄影 他们说这一生一世就这一生一世.可我不信. 我上几世有点弥留没忘干净,这世仿佛总在给我招手,按不住的零星记忆,克拉玛依的黑油山,油自觉涌出地表,说明那地底下是块大油田,按不住的,总有喷出来的 ...

  • 【专栏】袁洁:他排斥任何业余者,我眼中的罗伯特.弗兰克

        1947年,23岁的罗伯特.弗兰克离开家乡瑞士,和那个时候大部分青年选择的目的地一样,逃避古老疲惫的欧洲,前往一个新兴的热土--美国. 面对镜头,弗兰克拉低了帽子,仿佛拒绝被解读 可他并没有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