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固之死:梁冀为何非要杀他?他的案子为什么牵动着天下人的心?
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三月,乌云笼罩着洛阳城。
窃据朝廷权柄的大将军梁冀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前太尉李固逮捕,打入大牢。一时,京师大哗,群情愤慨。一个名叫王调的青年,头戴双枷,跪在宫门前为李固上书喊冤。另有赵承等数10人,也都携带刑具声言要到朝廷上诉辨诬,准备陪李固一同入狱。一时间,宫廷外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人。这场面吓坏了宫门侍卫和大小宦官,急忙进内告知主子。梁太后怕事情闹大了不好收拾,急忙下诏,释放李固出狱。京师人得知李固出狱的消息,奔走相告,欣喜若狂,街头巷尾,欢呼万岁。
但是,几天过去了,不仅城内百姓,就连朝中的公卿大臣,也没看到李固的影子。原来,梁冀为群众的清绪所震恐,他感到只有将李固杀死,自己才得安宁,于是便重奏太后,将李固再捕入狱,并打入死牢。
到底梁冀与李固有什么仇恨,非置之死地不可呢?李固一案为什么牵动着天下人的心呢?这得从东汉朝廷的政局说起。 ·
说起东汉王朝,得算是一个比较强大的朝代。它的所辖地域、统治人口都和西汉差不多,其经济发展水平甚至比西汉还要高些。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也称得上是古代帝王中一位较有作为的人物。鉴于西汉诸侯王强横和外戚跋扈的严重教训,他曾经采取过一系列的矫正措施以加强皇权,宗室诸王封地狭小,处处受朝廷监视。对外戚防范更加严厉,授官仅以九卿为限。三公为空衔,玫归尚书台,大权总揽于皇帝之手。可以说东汉的这位开国之君为防止大权旁落是颇费了一番心计的。
但是,自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以后,却出现了问题。由于宫廷生活的腐朽,皇帝大都早死,即位的皇帝几乎都是不懂事的小孩子。年轻的皇太后临朝,往往依靠娘家父兄。这样,外戚便往往以辅政者的身份入朝专政。及至小皇帝长大,不甘忍受外戚的挟持,为夺回权力,便常常接纳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皇帝亲政后,宦官以夺权元勋骄横于朝廷,于是又演变成宦官专权的局面。皇帝亲政后,不久又死去了,于是再来一次外戚专权,接下去理所当然地是宦官再一次专权。这种外戚宦官交替专政是东汉政治的一大特点。二者为了追逐本家族或小集团的权势,狐假虎威,鱼肉人民,排除异己;陷害忠良,把东汉朝廷搅得一团糟。
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今陕西汉中)人,其父李邰,做过司空、司徒。李固虽为三公之子,却毫无纨绔子弟的习气。他少有大志,忧国忧民,时刻关心和牵挂着国家大事!每想到由于外戚宦官的专横所造成的官风不正和政治腐败,便难以抑制心中的义愤,恨不得能拿到一把尚方宝剑,斩尽权佞,重振朝纲。
永建元年(公元126年),顺帝即位。此时李固已到而立之年,该是参与朝政的时候了。而此时朝廷中经过外戚宦官的三次倾轧,正值外戚专权的高峰——梁氏专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在给自己的志同道合者黄琼的一封信中写道:“如果我们立志要做一番济世安民的事,现在正是时候。有史以来,清明政局少,世俗混乱的时候多。倘一定要等待尧舜那样的圣君,那么,有志之士就永远无做事的机会了。”他决心走向历史舞台的前沿和黑暗势力一搏。
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地动、山崩、火灾种种自然灾害接连发生,天好像在发怒,好像在警告当政者。为此,朝廷专门下诏书,要公卿推举正直敢谏的名士到朝廷对策,指出时政弊端,贡献治国方案。在朝中忠臣和地方贤良名士的纷纷推举下,李固昂然上朝应对。他的对策与别人不同,不粉饰太平,不避重就轻,不躲躲闪闪,开门见山就指出了外戚专权的问题。针对顺帝封乳母宋娥之事,李固指出:“汉兴以来300余年,皇位相继十有八主,乳母之谓何其多,但无一受封者。裂土开国封乳母,违背旧典,切不可行。”他不加避讳地指出: “当今梁氏不仅有很高的爵位,而且梁氏子弟都跟着做官,权倾朝廷,这是明帝章帝时所未曾出现过的事,应罢除步兵校尉梁冀之职,使权去外戚,政归国家!”
东汉自中期以后,宦官的权势渐趋显赫,他们日日在皇帝之侧,口衔天命,玩弄权柄,既可因功封侯,也可养子袭爵,且人员充滥, 自成一党。李固为此又建议:“罢退宦官,去其权重,重申旧令,宦官子弟不得察举孝廉,不得为吏,裁减人数,只留常侍2人,小黄门5人。”李固最后语重心长地提醒道:
“朝廷好比是人的心腹,天下州郡好比是人的四肢,心腹痛则四肢不举。我所忧虑的是在心腹之疾,不在四肢之患。若除外戚专政,去宦官弄权,政出皇门,合为一家,何愁天下不太平呢?”
李固的这一篇慷慨陈词,真可谓淋漓尽致,一针见血,像一把尖刀直刺当时弊政的要害。刚满18岁的顺帝正想有所作为,看后自然很是欣赏,于是定为对策第一,并当即取消了对乳母宋娥的分封,罢免了一些宦官。一时气氛为之一振。
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被李固剌痛的反对势力对李固恨得咬牙切齿,指使人写奏章对李固进行诬陷。仰赖某些忠直大臣的申辩,李固才幸免于难。李固的一腔热血换来的只是一个空头议郎官。不仅又被赶出朝廷,外调去做广汉的雒令。他一路赴任,心中感触万端,于是便中途解印,回故乡汉中去了。
李固回乡以后,朝中的情况并无好转。相反,他所痛心疾首的外戚干政局面倒是愈来愈严重了。阳嘉三年(134年)顺帝皇后梁纳的父亲梁商攫取了权柄倾朝的大将军要职。永和六年(141年)。梁商病死,其子梁冀继任。他虽然口吃得话都说不清,但却诡计多端,依仗其父的权势,官位扶摇上升。至此,接替父职为大将军,登上了权力的最高点。
李固虽然官车身轻,却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时,他应辟为大将军府属吏。他一进大将军府就劝梁冀带头放弃外戚权力,梁冀大怒,将他贬为荆州刺史。李固在荆州惩治了原属梁冀一党的官员,因而再遭贬斥,降为泰山太守。梁氏对李固的打击越厉害,李固的威望却越高。朝廷使者巡视州郡,表奏李固为政天下第一。在朝内忠直大臣的力荐下,汉安元年(142年),顺帝下诏将李固调至京城任大将。宦海沉浮,几经周折,李固这位硬骨头式的人物又回到了朝廷。
李固一到京师洛阳,就给顺帝上疏,建议广集贤人,并指名推荐了十几位朝野有志之士,顺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征用了在野的杨伦、杨厚等人,升迁了在朝的黄琼、周举,并任命李固为大司衣。一时间,在顺帝周围形成了一批以李固为代表的锐意刷新朝政的有志之士。正当李固踌躇满志想有所作为之时,年刚30岁的顺帝却于汉安三年(公元144年)八月突然病逝。顺帝突然死亡的原因,史无明文,但这无疑是对李固的沉重打击,也给梁冀带来了久专其政的机会。
顺帝死后,李固官升太尉,与梁冀参录尚书事。李固认为,只有立年长而有智有德、能主持朝政的人为皇帝,才能排除外戚专政,因此,他主张立清河王刘蒜。但由于大将军握有实权,皇太后又是其妹,结果是梁冀占了上风。先是立年仅两岁的冲帝。次年,冲帝死,又立了8岁的质帝。这本是梁冀的如意算盘,然而事到后来却又不如意。质帝虽奉仅8岁,确很早慧。为杜绝后患,粱冀在煮饼里放了毒药。小皇帝吃下后暴死。李固伏尸痛哭,声言要追查凶手。假如李固抓住此事不放,用严刑审讯小皇帝身边的人,就有可能追出梁冀这个弑君的罪魁祸首。可惜的是,李固没有追查到底,让梁冀滑过去了。
梁冀两次立幼主的举动和质帝的惨死,李固执意在立帝问题上要以死力争。李固联合胡广、赵戒、杜乔等人提出要立清河王刘蒜,理由是刘蒜威望高,又是质帝的长兄。此议得到大多数朝臣的赞同。梁冀提出要立蠡吾侯刘志为帝,而且说话时态度蛮横,言辞激烈,杀机毕露。自胡广、赵戒之下诸大臣迫于梁冀的淫威,为保官保命,便都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异口同声地说:“惟大将军之命是从”。只有李固与杜乔昂然不屈,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凶相毕露的梁冀在第2天下诏免去了李固太尉的职务,剥夺了他的朝议权。第3天下诏以胡广为太尉,赵戒为司徒,与大将军梁冀参录尚书事。第5天,梁冀迎蠡吾侯刘志入南宫即皇帝位,是为桓帝。
在第3次立帝问题上的斗争,自己失败得这样惨,是李固原未想到的。然而后面还有李固更料不到的事情。建和元年(147年),桓帝初立,甘陵人刘文不服,与魏郡刘鲔联合,谋立清河王刘蒜,事发被诛。一年前李固、杜乔固然主张立刘蒜,但他们与这次“二刘”的谋立活动并没有什么联系。而心狠手辣的梁冀硬是将李固、杜乔与这件事连在一起。桓帝在此之前早已从宦官唐衡、左倌那儿得知李、杜曾反对立自己为帝,因而怀恨在心。这次报复的机会来了,遂将李固逮捕下狱。此前李固被免官,朝野上下,已是愤愤不平,但敢怒不敢言。这次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李固下狱,于是群情激愤了,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个场面。
李固在临死前给胡广、赵戒写了一封绝命书,书中写道:“我李固受朝廷厚恩,不顾生命危险立志要使行将倾倒的汉室中兴起来。你们也曾与我站在一起。没想到在外戚粱氏的凶焰面前,你们吓昏了,屈服了,使原本能成功的事情失败了。汉家的衰败从此也就无法挽回了!你们身居要职,享受厚禄,只顾个人安危,眼见王室将倾而不扶。有这样的重大罪过,我相信公正的史学家将来是定不会放过你们的。至于我李固,虽然死了,但死得其义,没有什么可懊悔的。”胡广、赵戒得书后,羞愧满面,无地自容。这些软骨头,只有叹息流涕而已。李固冤死狱中。另一忠正大臣杜乔也以同样的罪名被处死,与李固一同暴尸于洛阳城北。
外戚宦官专权,是东汉朝廷肌体上的两大毒瘤。剧毒不除,朝政何兴?李固初登政治舞台,就发表了讨伐外戚,宦官的政治宣言。为了汉家王朝的复兴,他联合志士同仁,同当时的外戚梁氏进行了长达十五年不屈不挠的斗争。斗争愈到后来愈激烈,李固的形象也就愈到后来愈高大。但李固扶持汉室的一番苦心不仅没有得到朝廷的褒奖,反而落了个冤死狱中、暴尸街头的悲惨下场。李固死得壮烈,死得冤枉!然而民心是不可侮的,李固从狱中一度被放出,民众欢呼万岁的动人情景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