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过本文里不会涉及任何已经被从不同角度说滥了的空洞内容,不会涉及诸如通过英语走向世界的大道理、英语汉语之间优劣之争的狭隘视野、以及英语是工具是技能学习是为了使用这样似是而非的说教。这些说教已经在我们身边徘徊了几十年,如果管用,我们的英语学习早就不会这么痛苦了。
我常给自己“贴金”,真正具有第二语言习得的专业功底。从应用语言学角度来看这个命题,我会更高明一点吗?不一定。这更是一个哲学观、人生观方面的命题,可以见仁见智,不同人士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应用语言学更关心的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投入产出比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第二语言的习得跟母语习得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像母语那样在有限的年头里大家都可以达到一个差不多的水平,第二语言的最终水平是千差万别的,而且消耗的学习年头也是差异极大。学术界目前还无法找到造成这样差别的人类内在原因,在诸多可变因素中寻求第二语言学习的最高投入产出比,才是应用语言学界最关心的话题。
往简单了说,在诸多可变因素中,影响力最大的因素是学习者的内在学习欲望。最强的欲望又来自于通过外语来生存或是改善生活条件,这就是为什么说把一个人“扔”到国外,英语就逼出来了的原因。当然还应该留意到的是,远到在美国修大铁路的华工、近到现在投资移民美国加拿大的中国富裕阶层,都是半点英文没有学会的,因为他们根本不存在用英语生存或改善生活条件的内心欲望。
在中国,旅游景点卖纪念品的大妈们,会一点点的外语对于销售就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她们学会了恐怕还不止英语的多门外语。跟英语关系密切的职业,诸如空乘导游、外贸从业人员之类,他们的英语也一样,生存需要,很快能够达到一个“够用”的水平。不必去追究她们的英语水平怎么样,够用了。而且一旦够用了,再多学也改善不了生活了,他们也就不再具有再多学的内动力了,英语水平就会停滞。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出国留学以后,出于生活和学习的生存需求,英语水平都会突飞猛进,特别是学术英语的部分,在学校严酷的生存需求带来的内动力的推动下,提高会非常明显。倒是一些年龄偏小的留学生,出国的一切都是家里安排好的,本没有在国外求职和生存的欲望,学校的事情很快站住脚以后,特别是一般中国学生只能进入收取了高额学费而必须在要求上对学生有所迁就的私立中学,英语的进步就会停滞。这也就是我们老说现在有些“小海归”英语不过硬的根源所在了。
少儿英语起步阶段的兴趣和学校英语考试的压力,可以是学习者内在欲望的一个部分,不过这样的话题本身很大,特别是国内的英语考试又是倍受诟病,这里暂时不予展开。中国的英语学习,正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实用目标,学习者缺乏了内在的学习欲望,所以才搞成了这么痛苦和漫长的一个过程。
按照美联社报道的数据,2013年获得美国高中留学签证的中国学生是31889人,是8年前的639人的50倍!这批小留应该是最有英语学习需求动力的一个群体,可不管少数的渲染和吹嘘是怎么说的,我们认真打听一下,哪一个小留出来英语不是面临巨大差距的?国内没有内动力的英语学习只能带来死记硬背,其产出效率的低下,是没有争议的。如果多多少少有出国打算的,作为孩子生命领航员的父母们应该尽早安排孩子往英语的实用学习方面靠,多多接触原版的语言文化内容,尽量安排出国旅游、游学这些实际了解国外文化和使用英语的机会。
至于说一心想留在国内的、或是说孩子考试能力比较强的,就把国内的英语纯粹当做应试内容来对待好了,反正就是背了考、考了忘,多少代国人走过的路,就是一种面对现实社会的适应和生存而已,过多的投入并不能带来多少英语水平的提高。景点大妈或是空乘导游们“够用”的英语水平,实在是不需要多少投入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地球在迅速变小。与时俱进,掌握了英语我们可以更好地在地球村畅游和翱翔。“发达的现代化社会促成了人们学习第二语言,我常常说自己活了“两辈子”,就是因为英语给了我一个全新的生命视角,人生中不论做什么都多了一倍的享受”。这是我的新书《别说你懂英语启蒙》(出版中)的结束语中深深打动了正在带着孩子努力学习英语的编辑老师的一句话。在现代社会里,学好英语真的是一项“向天再借一辈子”的上算投资。
与时俱进,我也跨入了微信时代。藉此全国开学吉日,推出本文作为“王青博士语言文化工作室”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与天下学子和父母共勉。敬请扫描下面的微信二维码关注工作室公众号。
(王青博士: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SL)专业硕士,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针对中国孩子英语学习的专著《别说你懂英语启蒙》即将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