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心理学效应,帮助孩子养成自律好习惯 2024-08-01 18:01:32 现在的孩子普遍都不够自律,那么作为家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学会自律呢?孩子不自律的原因一定是由多方面引起的,有时候问题也不一定只出在孩子身上,家长应该也要学着从自身出发,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帮助孩子克服不自律的问题。本文我们从5个心理学效应出发,谈一谈,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本文共4171字,仔细阅读需12分钟霍桑效应改变,从被关注开始。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西屋(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霍桑工厂是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一家分厂。他们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他们选定了继电器车间的六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惊奇地发现,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福利(休息时长、供应茶点等),她们的工作效率都会提高。就霍桑试验本身来看,当这六个女工被抽出来成为一组的时候,她们就意识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体,是试验的对象,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关注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也正是心理学名词“霍桑效应”的由来。自律往往是以他律为基础,他律又必须向自律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他律的形式要发生变化。在孩子的行为中,逐渐淡化指挥者的角色,蜕变为旁观者。我们对孩子的关注,是孩子努力表现好的动力;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又给予他自主行动的空间。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转变的可能。超限效应说教有度,过犹不及。“都跟你说了100遍,作业要按时完成!”“你怎么老是这么磨蹭,快点!”“跟你说多少遍了,你怎么还这么粗心。”课堂......这些话听着是不是很耳熟?为啥说了100遍的话,孩子还是不放在心上?其实,有可能你是“栽”在了超限效应上。“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大作家马克·吐温就亲身经历过这种“窘境”:有一天,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的感人肺腑,准备多捐点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点零钱。又过了10分钟,还是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最后,牧师终于结束了演讲,开始向听众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看完这个小故事,是不是多多少少能找到点自己和孩子的影子?其实,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唠叨与叮嘱过多或过久,往往会引起孩子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这样会事与愿违,就像马克·吐温一样不仅不捐钱,反而还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超限效应反应了几个问题:1.以自我为中心;2.没有注意方式、方法;3.没能注意“度”的把握;4.没有换位思考。在家庭教育中,一句话重复一百遍不会成为真理,而真理重复一百遍却有可能会成为一句废话。如何避免亲子沟通中的超限效应?1.亲子沟通中,多考虑对方的感受,让对方也有自由表达的权利。2.及时学习沟通的新方法,无效,加重的方法停止使用。3.注意“度”的把握,沟通时注意情景,情绪,与时间的合适度。4.学会换位思考,不同年龄孩子进行不同的沟通方式。说教不能太多,批评“战线”也不宜过长。有研究发现,批评发生的最初几分钟,孩子是容易听进去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进入“左耳进右耳出”状态。这是因为孩子在无意识中开启了“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脑加工太多负面情绪和信息。如此说教无效,也没给孩子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留下一丝空间,他们的自律又从何谈起?德西效应不适当的物质奖励,往往会扼杀孩子的内驱力。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即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组有趣的智力难题。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这说明: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较大的兴趣。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日常的家庭教育用德西效应来理解就是:当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时,用物质奖励来激发他是有效的;但当他已经对这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一味的物质奖励,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内驱力,转而将获得物质奖励作为目标。《奖励的惩罚》的作者,也曾分享过外在奖励会消除孩子内驱力的经典例子:一位老人整天被楼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在交涉无果后,老人就每天给孩子们两块钱,让他们来踢球。后来老人给的钱越来越少,最后一毛钱也不给了。再想让孩子们免费踢球给自己看,小孩子们知道后很生气,就再也不来踢球了。在这个故事中,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在诱因“为得到美分而玩”。而当外在诱因消失或停止时,孩子就会停止原来的行为。比如,当我们不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不再主动做家务了;当我们停止奖励他写作业、练钢琴,他就越来越消极怠工了......我们给孩子物质奖励,是希望他好好学习,但我们也要知道,奖金的激励效应是有限的。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曾说过:物质奖励说到底只能保证员工不发牢骚,将工作积极性维持在一个基准水平上。但它无法让员工满意,从而高热情地投入工作的。想要大幅提升积极性,还得从成就感、认可、工作的吸引力这些激励因素着手,也就是我们平时常挂在嘴边的“内在动机”或“内驱力”。对于孩子,也是一样。物质奖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时可以让孩子动起来,做家务、写作业、练琴,但可能无法唤起他内心对事情的认可和投入。想要孩子真正、真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上,还得从激发他的“内驱力”入手,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罗森塔尔效应自律的养成,也需要一种积极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一所小学随机抽取了一些孩子的名单,并将名单交给老师,告诉老师,经验证这些孩子智商超群。大半年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学校,发现名单上的孩子成绩普遍提高,老师也给出了良好的评语。这正是“暗示”的魔力。实验告诉我们,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也是孩子最爱、最崇拜、最信任的人,更是对孩子施加心理暗示最多的人。那么,多给孩子些积极肯定,多去关注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赞赏的目光,肯定的笑容,让孩子知道自己真的很棒。慢慢地,随着肯定和赞赏的积累,孩子在无形中就会养成自律的习惯。登门槛效应一口吃不成胖子,自律不能一步登天。孩子一上学,自律的重要性立现。其中,专注能力最为重要,也最让我们操心。上课、写作业,坐都坐不住,何来效果和效率?之前,我们推荐过用来训练专注力的“番茄工作法”。它的基本逻辑很简单:确定一个有待完成的任务,将25分钟设定为一个番茄时间;然后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时钟响起,短暂休息一下(苹果时间,5分钟即可);每4个番茄时段后可休息15-30分钟。用在孩子身上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对“番茄 苹果”游戏的玩法,进行调整:刚开始时,番茄时间设置得短些,之后再慢慢增加,10分钟、15分钟、20分钟……苹果时间开始的时候设置得长些,之后再慢慢减少,10分钟、8分钟、6分钟、5分钟……慢慢就会发现,孩子坐在椅子上、屁股不挪窝的时间在慢慢延长。这让我想起心理学上的“登门槛效应”。它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助手做的一个实验。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到各家各户向主妇们提出一个小要求,让她们在一份“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大部分主妇们觉得只是签个名而已,很简单。两周以后,研究人员重新找到这些主妇,问能否在她们的前院立一块写着“谨慎驾驶”的警示牌,结果显示:先前在请愿书上签过名的大部分人(55%以上)都会同意立警示牌;没有签过名的主妇,只有不足17%的人接受了这一要求。在实验中,一开始的“签名”就是第一个门槛,这个门槛迈过去之后,第二个“门槛”(树立警示牌)就比较容易跨过去。弗里德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难度较高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还不容易成功。相反,大家都乐于接受难度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而在接受了较小的要求后,会更容易接受较大的要求。 在家庭教育中,运用好这个效应,就会轻松很多。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比如,在玩“番茄和苹果”的游戏时,我会先把任务设得比较容易,然后再渐渐加大难度,这样的”得寸进尺“,不会引来孩子的反感和抗拒。慢慢地,孩子的自律能力也逐渐被型塑和提高起来。与“一口吃成大胖子”相比,“登门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育儿方法是一种更理性、更有智慧的方法。以上5种心理学效应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希望能给家长在育儿方面带来一定的指导作用。 来源 | 小板牙 编辑 | 思维智汇 赞 (0) 相关推荐 当星妈遇到海清在《安家》中家庭育儿烦恼,学会这10个行为分析法轻松破解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在康复机构和医院的各方面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语言训练.口肌训练.感统训练.认知训练以及ABA应用行为训练等等,选择适合的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将会起到积 ... 面对不听话孩子有三大误区,善用教育的智慧——四大心理学效应 不少家长把"让孩子听话"当做管教成功的标准,但即便如此教育中也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家长眼中孩子不听话才是常态,比如和孩子讲好的写完作业才能去看电视. 但作业没写多少孩子就跑到电视机 ... 让男人信任你、真爱你、离不开你的一个心理学方法 让男人喜欢上自己不是一件难事,可能一个美丽的外表,一个苗条的身材,就可以让对方为自己青睐. 但是让男人信任自己,然后真正地爱上自己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这是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情感,远不是一个外在就能 ... 这3个简单易懂的心理学效应,每个父母都应该知道 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能够教出好孩子的父母,一定是善于学习的父母,因为没有人天生会当父母. 很多父母会说,我也知道当父母要学习,可是我不知道具体应该学些什么. 家庭教育的知识涵盖很多方面,作为非专业人士 ... 建议收藏:掌握这十个儿童教育心理学,让你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对于孩子的教育全天下的父母都非常得重视,但如果方法不对,教育的结果往往与家长的期望背道而驰.于是很多家长很头疼,也很困惑,常常说:我又管他吃,管他喝,给他钱,可他就是不听话! 相比大多数家长都会遇到这 ... 你不得不了解的5个教育心理学常识,在家轻松教孩子! 全世界只有1%的家庭点击关注,但他们100%都收获了幸福 心理学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早已倍受认可,今天Professor给大家介绍一些在儿童心理咨询和早教机构里经常被提及的心理学常识,希望各位爸妈能够学习 ... 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自律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点,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很重要!分享的这篇文章,就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相信很多孩子都有过制定了计划却又中断.拖延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自律能力不够,良好的执行习惯 ... 8岁小学生坚持晨读400天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8岁小学生坚持晨读400天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孩子痴迷玩手机,保护眼睛迫在眉睫,如何让娃养成自律的习惯呢? 现如今,90%的孩子都沉迷在手机中,甚至茶饭不思.不能否认,电子产品有它的优势所在,可以让孩子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紧随时代的进步.但是,凡事有利便有弊端,过度的沉溺在手机中,对孩子身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变得优秀,那么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影响孩子的呢?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呢? 拥有一个自律的孩子,是多少家庭梦寐以求的事情. 我们都希望,放学回到家,孩子就能主动去写作业: 我们都希望 ... 洞穿人心的五个心理学效应,值得一读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比如, 年龄变大导致了人们能力的衰退吗? 结论:一定程度上,衰老是个被灌输的概念.老人能力的衰退,不单是生理的衰老,更多的,是心理的衰老. 示例:返老 ... 五个心理学效应,认清自己的心 认识你自己. 后来,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哲学箴言. 人生有三大哲学问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不同的哲学精神领域,对这三个问题的解答也不同,而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麻 ... 寒假到了:一起帮助孩子养成8个习惯 假期是培养学习习惯的最好时期,其重要性要远超于多学几章新知识.一起来看看假期应该养成的几种习惯.虽然寒假不太长,天气也比较寒冷,但如果能帮助孩子坚持下来种以上,也算是一个丰收的假期了. 01 阅读习 ... 暑假里,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8个习惯 假期是培养学习习惯的最好时期,其重要性要远超于多学几章新知识.一起来看看假期应该养成的几种习惯.如果能帮助孩子坚持下来种以上,也算是一个丰收的假期了. 01 阅读习惯 阅读量对于语文学习.作文写作的 ... 耶鲁大学40年研究表明,9岁前,逼孩子养成3个习惯,离学霸之路不远了 耶鲁大学40年研究表明,在孩子9岁前,逼他养成3个习惯,离学霸之路就不远了. 耶鲁大学教授格赛尔,通过4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人类行为的成长模式十分有规律,而9岁成为孩子学习力发生大变化的关键一年.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