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是不急着下结论

文|莞尔一笑

人生这场修行,切记凡事要三思后行,多给别人留余地,话不说满,事不做绝,如此守得了心,便不出错,管住了嘴,便不惹祸。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的确,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洞察到事情的真相,和领悟了他人的真意。

因此,遇事不急着下结论,遇人不急着做点评,是一个人的智慧,也是一个人的修养。

有修养,不是顺情说好话,而是不妄言置评。

知人不必言尽,责人不必苛尽。

如此一来,很多的人际风波,便可化为无形。

有时候,所谓的修养,就是多了一点厚道。

以己度人,是自己的智慧不够

心理学上有一个“投射效应”:人常常出现一种错觉,习惯以自己内心的所想、所见为标准,以此来分析和判断他人,并认为对方也是这样。

人们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以己度人,这是人的本能。

然而,只图自己痛快,不顾他人感受,随心而为,随兴而起,本质是你的智慧不够。

真正的高人,绝不会一意孤行,从不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他们更懂得共情的力量,和同频的重要。

都说:一句良言三冬暖。其实所谓的良言,就是懂得换位思考,让人舒服。

一个人,在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前,不断章取义,在没有出现良好态势,不求全责备,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胸襟。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晋文公重耳年轻时被追杀,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跟他出奔的臣子,陆陆续续地各奔前途,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介子推是其中的一个。

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忍痛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野菜同煮给重耳充饥。

重耳知道后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当了君主,定会报答。

后来重耳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对曾帮助自己的人大兴封赏,却忘了介子推。

当他忆起旧事,心中有愧,差人去请介子推几趟,可介子推就是不来。

晋文公亲自去请,介子推背着老母躲进绵山,不愿见他。

可报恩心切的晋文公,不理解介子推的真实意愿,强人所难,让御林军上山搜索,还放火烧山,以为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

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心想:这介子推怎么就与众不同,不愿坐享功名呢?

你看,晋文公虽然秉持着报恩的初心,但是他以己度人,一而再,再而三,犯下急于下结论的错误,最后将恩人逼上了绝路,后悔莫及。

任何对方不愿接受的给予,都是智商不在线的表现,按照自己的想法绑架他人,终将以双输收场。

人与人最好的相处模式,无非是懂得互相尊重和彼此成全。

真正的聪明人,都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急于下结论,推己及人,如此关系才会走得稳,走的远。

自以为是,是你鼠目寸光

作家山本文绪说过:“比世人的目光还要可怕的,实际上是你自己那颗在意世人目光的心。”

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你,是一场灾难。

同样,太随便给人定性,自以为是,也必有余殃。

其实,无论是高估自己,还是低估别人,说白了就是见识短浅,井底之蛙。

胸怀决定眼界,格局影响认知。

人生必须上的一堂必修课,就是谨言慎行,不把自以为是当成睿智。

古时候,庞涓和孙膑是很好的师兄弟,一起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计谋。

虽然两人都有着同样的谋略,但是他们的胸襟和气度完全不同。

庞涓自以为是,且嫉妒心强,他担心孙膑会受到魏王的重用,从而使自己失宠,所以千方百计的谋害孙膑。

后来导致魏王对孙膑失去信任,并且他还残忍的挖去了孙膑的膝盖骨。

孙膑以为庞涓被打入深渊,不可能东山再起,殊不知,他的鼠目寸光和急功近利,没考证匆忙下的结论,正一步步把自己推到了鬼门关。

孙膑被救后,便成了庞涓的致命克星,最终庞涓在马陵战役中被迫自刎而死。

老话讲:害人者终害己。

谁也逃不出因果,你怎样对人,人就怎样对你,有的时候,自以为是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人性的丑恶便会不可控。

然而,人与人的博弈,凭借的不仅是实力和智慧,更是人品。不急着下结论,小心谨慎考证的人,人品不会差,目光更长远。

慈悲之心,方能渡己渡人

曾国藩有言:“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大千世界,不乏有人总是对别人的事闹心抓狂,意难平。

可是,世间一切都有平衡法则,绝不会顺应某个人的“盖棺定论”。

你脑补出的言外之意,又带着偏见过分解读,这只会暴露自己的无知。

有时间对别人评头论足,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的审视自己。

常言道,静坐长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不该你管的不去横插一杠,不该你说的不必添油加醋,便是慈悲。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僧人和一位农夫同行,走过一片树林,僧人看着茂密的树木心生欢喜,仿佛看见了造福一方百姓的未来。

而农夫却小声嘀咕:这么多树长在这真是浪费,要是都搬回我家,一辈子都不用再砍柴了。

僧人笑笑不语。

与农夫分开后,僧人的小徒弟忍不住问师父,为什么不教育教育农夫?

僧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他心里是自己,我心里是众生,站在自己的角度,都没有错。

不拿自己的想法和别人论高低,不拿自己的优势比人短处,是一种善良,既渡人,也渡己。

康德说过: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

做人最忌讳跑到别人的生活里指指点点,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别人的人生。

一个有涵养,不急着给人下结论评是非的人,自然会尊重别人的三观。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是啊。走好人生路,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步深度思考,就会步步为赢。

生而为人,最难的不是谋生,而是交际。

为人处世,有些努力,就要等一等才会传来佳音,有些期待,只会比你预想的慢半拍。

我们讨厌受制于人,其实仔细想想,受制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认知和格局。

曾国藩家训中这样说:“不与人争利益之短长,只与己争品性之长短。”

点个在看,人生这场修行,切记凡事要三思后行,多给别人留余地,话不说满,事不做绝,如此守得了心,便不出错,管住了嘴,便不惹祸。

(0)

相关推荐

  • 如果最终离去,你想在墓碑上写什么?

    如果最终离去,你想在墓碑上写什么?

  • 见不得别人好,是人性最大的恶

    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故事,大意是: 天使来到一个农户家里,对夫妇俩说,由于你们心地善良,上帝决定满足你们三个愿望.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们不管提什么样的愿望,你们的邻居都会得到双倍的奖励. 这对夫妇便 ...

  • 识人术:一个人有这三个特征,往往是有城府的表现!

    有城府的人往往非常可怕,鬼谷子高徒孙膑.庞涓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孙膑把庞涓引为知己,没想到庞涓城府太深,心中嫉妒孙膑的才华,表面还装出一片赤诚样子,背后却设计陷害孙膑. 虽然孙膑中计后隐忍不发.报仇雪 ...

  • 你是谁,就会遇见谁(深刻)

    三十三岁的韩愈因仕途不顺闲居在家,百无聊赖下,他突然想到了已中进士.却未入仕途的好友孟郊.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遭遇,让韩愈感慨万分,于是提笔写下了<与孟东野书>. 韩愈在开篇写道:" ...

  • 清明节的寒流在迎合什么

    似乎老天非常认可且重视清明这个悲伤节日,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积极营造一种凄凉哀婉的天气以配合清明节的忧伤氛围.除了亘古不变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以外,大风降温也是保留性节目.这不,前两 ...

  • 最高级的修养,是学会沉默!心情说说

    把握第一时间,掌握第一地点. 关心自己的学习,成长自己的口才配置,能力配置. 整理自己的思绪,温暖自己的心情. 关心自己的家人,关心自己的爱人,别让家庭心凉,别让爱人不放心,好好经营自己,好好珍惜家庭 ...

  •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作者:渡兰君 来源:渡兰(ID: dulantea) "我不是故意的": "我也只是一时口快":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 " ...

  •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作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大家好,我是元思. 人生在世,只要与人接触,难免都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 当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是无处宣泄地怨天尤人,还是常思己过反躬自省呢? & ...

  • 分寸感,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碧读·江南月 知木大叔 2020-03-20 莉莉安宋冬野 - 安和桥北 江南月/碧读好书指南(renshengbidu)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 和朋友之间,保持一杯水的距离:和亲戚之间,保持一碗汤 ...

  • 沉默,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有一位高僧说: "他人是非,不如不言:虚伪之言,不如不言: 人云亦云,不如不言:言而无信,不如不言." 虽然开口讲话是人的天性,但闭嘴不言却是一种修养. 真正的智者,懂得少说多听 ...

  • 知进退,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看到了一则娱乐新闻,讲的是一位女星在参加综艺节目的时候,当着一众男嘉宾的面询问另外一位女星睡觉打呼噜的时候,声音大不大. 尽管被提名的女星百般解释自己睡觉没有打呼噜的习惯,但是某女星还是不依不饶,不断 ...

  • 心静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人生的境界,归根结底,就是心灵的境界.心静,一切都是美好,若心乱神迷,无论你走到哪里,走得多远,都难以捕捉得到人生的本象,也难以领略得到别有韵致的风景.唯有心静,才能铸就人性的优雅. 诸葛亮说:&qu ...

  • 成年人最高级的修养,是分寸感

    知乎上有人问:怎么和没分寸感的人打交道?有一个回答获得了高赞: 直接就不和那些没分寸的人打交道了. 那么多人赞同这个回答,可见人们都很反感那些没分寸的人. 没分寸感的人,不但很难交到朋友,而且连与家人 ...

  • 最高级的修养,是看谁都顺眼

    最高级的修养,是看谁都顺眼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看谁都不顺眼,遇见什么事都想指手画脚.结果呢?闹得别人不舒服,自己也一肚子气. 看别人不顺眼,实际上是你的修行不够. 你看到的世界,是内心的折射 王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