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 | 恬淡宁静见灵性——移山填谷之人李硕卿
内刊精选
讲述当代人的故事,倾听当代人的心声,记录当代人的成长。
当代控股集团企业内刊《品当代》作为资源共享的平台,将倾力将当代“品德、品质、品位”的三品文化传播更深、更广、更远。
接下来,当代LEAD将陆续为您精选《品当代》的优秀文章,与诸君共勉。
品鉴
恬淡宁静见灵性
——移山填谷之人李硕卿
◎文/戚芳南 张亚丽;摄影/陈丽文
20世纪对于中国而言是个历经千辛万苦的年代,但就是在这个满目苍夷的时期,国内画坛蜚声四起了“画坛三杰”画家——陈子奋、李耕和李硕卿。令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三位画家都来自于福建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60年代他们三位的作品在北京展出并得到美术界的高度赞誉和评价。其中李硕卿的艺术创作不仅在福建,而且在东南亚都享有盛名,但因他只潜心于创作而不曾广泛结交,加之时代和个人机遇所限,他未能走出福建一隅,未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也限制了他的艺术发展和声名远播。但是,他的艺术造诣和成就,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冶炼,更加光彩夺目,令后人顶礼景仰。
《华山胜境》112X65cm
理解李硕卿,需要时间,欣赏李硕卿,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阅历,尤其需要心灵的解放,需要趣味的高尚,需要对朴素与醇和有发自生理上的亲近——这就是说,需要对虚假的、装饰的、媚悦的、甜俗的东西从本能上感到厌恶。
李硕卿(1908-1993),字云田。祖籍惠安县涂寨镇农村,生于泉州城内。少时家境贫寒,随父种菜贩卖,维持生计。他热爱美术、工艺, 却只能半工半读,因此更是苦心向学, 9岁能将孔子孟子等七十二贤人画得栩栩如生。1926年从泉州溪亭师范学校毕业。不久父亲病逝,他在泉州古城内自立画室,卖画为生。在这期间,他仍苦心钻研,搜集学习资料,反复学习前辈的精湛技艺,获益匪浅。一时间在泉州一代名声四起,但即便是这样,李硕卿还是想向更好的艺术水平进军。1927年,李硕卿以优异的成绩跳级考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西画系三年级,当时他还是心系国画,经常跑到国画系旁听学习。因被当时在该校任教的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刘海粟、潘天寿、王个簃慧眼识珠,亲自指点他的国画笔墨和技法,帮助他成就了日后的中西画兼收并蓄,为在国画的笔墨运用中融入西画的造型方法打下坚实基础。1952年,他以支援抗美援朝为题材,绘出《军柴的输送》,从省展、华东展到入选全国国画展览。1955年,他到金鸡水闸写生,用笔墨讴歌社会主义建没成就,精心创作出气势磅礴的《破金鸡灌晋南》国画佳作,不仅入选全国美术展览,而且被中国美术馆收购珍藏,这是福建省第一幅美术作品被国家收藏。1958年“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造型美术展览”的中央大厅里悬挂了一幅精美巨幅的画作——《移山填谷》,参展的每个国家只选一幅悬挂在展览馆的中央大厅,而《移山填谷》从众多选送国画精品作品中脱颖而出享此殊荣,引起了海内外美术界的旨烈反响。这幅画作也被喻为中国当代国画创作中第一朵新花,也是中国画创作史的'新生的标志”,是古老传统国画技艺“革新”创举。1960年,李硕卿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的组织下在北京、上海、福州等地举办了巡展。在“文革”的十年浩劫中,他无可幸免,虽被禁锢于斗室,他依然坚持每日寻笔三两支,砚底残墨,意写点染,日成一图。但就是在如此的肉体和精神的迫害中,他不畏强权,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将对黑暗蔽日的愤慨化作艺术创作动力融入到笔笔点墨之中。李硕卿壮年适逢新中国成立,他的艺术造诣及成就得到人民政府重视,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创作成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华侨大学艺术系主任、日本墨樱书画会首席顾问、福建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石老君》112X65cm
李硕卿一生都勤勉不辍,即使暮年仍然执笔每日作画,直至1993年因病去世。李硕卿有多幅作品被国家收藏,在2000年时,被评上世纪500名杰出画家,其作品于2001年秋参加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百年中国画展》。
从李硕卿作品的表达来看,他是很有笔墨功夫的,或爽然而秀,或苍然而古,或凝然而坚,或黯然而润,都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变换着笔法:渲有干湿,染有浓淡,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技法,真实而生动地反映现实内容,并使两者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李硕卿的作品以山水、人物见长,山水主要以祖国大好河山为景,人物多以佛家造像为主。他画笔下的山水气势磅礴,意境清奇,烟云历落,枝干气古,崇山巨壑给人以松弛协畅、俊朗清明的深刻印象;人物则清新淡雅,柔和端庄,工细劲健,富丽匀净,层次明朗使人有静心怡气、秀丽雅致之感。在其作品当中,画家以博大而坦荡的襟怀,缜密而诚挚的态度来态察大自然,以传统的中国画技法为本,辅以西画的透视、光色等技巧,融中西画于一炉。从而形成了他那种刚毅而清新,雄健而秀逸蕴含千情于其中,不溢一缕于外表的独特风格。
《莲花观音》68X136cm
因一直倾心于李硕卿画作的艺术造诣和成就,厦门复文美术馆历经多年几经辗转,如愿以偿将一批李硕卿的山水、人物精品收为馆藏。为能让社会各界对李硕卿这位中国画艺术创新的大师有更深刻的认识,特发表几幅精品以飨读者。
《圆觉道场》68X136cm
李硕卿的人物画以佛像最为精湛,此幅《圆觉道场》是他去四川宝顶山写生时的作品,李硕卿重写生,从不依赖于照片绘画,每幅作品定是身临其境,体会感悟后倾情而作,此幅画作上缘提“四川大足宝顶山二十九窟为圆觉洞高六米宽九米深十三米正壁端坐三身佛在右两旁各列六尊圆觉菩萨共十二尊图中显示右列一菩萨正于佛前受教全景营造气氛庄严肃穆躯体造型优雅衣饰雕工细微流畅为南宋作品”足见李硕卿在作画前写生的严谨态度。也正因如此,整幅画作架构紧凑,比例恰当,角度独特,立体层次感强,正壁三身佛,面相丰腴慈祥,两侧十二尊菩萨虽多为跌伽坐, 但面容各不相同,神态庄重,勾勒形体轮廓和衣带的线条遒劲连绵、贯通畅达、转折自如,且设色浓淡相间、温润和谐,增强了人物的逼真石雕感。 画家融诸家技法于一炉,融会出新,凭借他高深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笔墨功底将这一幕描绘得如此宏伟、庄严。其施淡墨于纸底,折射光感十足,洞壁浑然突兀的手法强调了意境特征,讲究空灵、恬静的笔墨,追求自然、和谐的艺术境界。
《西方三圣佛》 97X180cm
李硕卿人物画以佛像最为精湛,其佛像主要创作于晚年时期。在佛像创作中,将释迦牟尼、如来、观世音等大佛描绘地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透视感和立体感。其一生酷爱写生,每幅作品都是其游荡其中、身临其境、体会感悟后的倾情之作。此幅巨作《西方三圣图》便是佛像里面鼎力之作。所谓三圣佛指中间的阿弥陀佛、居左的观世音菩萨和居右的大势至菩萨。整幅画面架构比例严谨和谐、角度独特、立体层次感强。画面三神佛,面相丰腴慈祥,但又不失庄重肃穆。中间阿弥陀佛呈跌迦坐,体态丰腴、安定慈祥,笔锋所勾勒的形体轮廓和袈裟线条柔和圆润,转折自如,作诵经态,向世人寄予“前途和功德无量”的佛家箴言;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均呈半蹲态分别居于阿弥陀佛左右,端庄的发髻、丰腴的下巴、慈祥的嘴角交相呼应,烘托出一种神圣但又不失祥和的氛围,对于衣带线条的勾勒,笔锋的起承转合连接的天衣无缝,且设色浓淡相间、温润和谐,更增强了人物的逼真石雕感。李硕卿凭借其高深的艺术修养和精湛的笔墨功底,将西方三圣佛描绘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出神入化,营造了一种宏伟庄严、而又空灵恬静的和谐境界。
《桂林天小青山大》112X33cm
此幅《桂林天小青山大》创作于李硕卿的早年时期。“雄峻阔大、缜密真实”是对其山水画的真实写照。他的山水画构思大胆,意境开阔,骨法扎实,渲染得当,别具特色。此幅画作从整体构图上看,饱满、柔和、比例恰当好处,层峦叠翠映衬着波光粼粼,墨色蓊郁、清俊秀美;雾气缭绕游走于山峰之间,增加了整个画面的神秘;山间间或有亭台楼阁的点缀,外加碧波江上泛起的星星点点的扁舟,彰显画面的活跃灵动、亲切有趣。墨点由浓变淡,青峦由清晰趋向为模糊,由真实走向神秘,渐行渐远;各意象组织地有节奏、有变化、十分和谐。在表现山的巍峨险峻和水的清明澄澈的同时,不施积墨,不用渲染,而是在笔头上直接醮濡墨、水、色,既不完全调和,又初步渗融;然后迅疾地以顺、逆、侧、转、拖、掠种种变化多端的笔法跃于纸上,将墨的浓与淡、色的有与无展现的淋漓尽致,再现了笔随气运、随极成趣、顺其自然之曼妙。而在整个三位立体的画面上,也汲取了西方绘画精湛技艺,是一幅中西合璧完美绝伦的佳作。
李硕卿不仅是一位当代著名国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工艺美术家。他自行设计的、全国首创的革新竹编工艺,有木雕、仿铜脱胎漆塑、仿紫铜陶瓷器等作品,曾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展出,为国家创收外汇,名扬海内外。
汉寿亭侯木雕
汉寿亭侯木雕图稿
我们常常说艺术家对什么东西有一种责任,有一种使命,有一寄托。于是他就为此去燃烧自己的生命,去奉献全部的爱与恨,去发扬自己的一切天赋,于是他就成为一个有创造的真精神的人,他就能创造新生命。李硕卿的一生都对艺术事业专心致志,不断追求,不拘泥传统的绘画形式,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艺术创新当中,为中国画坛带来新的血液,也是中国画创作史的“新生的标志”,他的笔墨功力深厚,笔触遒劲有力,线条勾勒自然流畅,格调淡雅灵秀,画面淡逸清新,具有高古气息。他的艺术成就在中国画历史上都是不可磨灭的辉煌一笔,而他的人格品质也让我们钦佩。他经常对那些富商重金求画委婉拒绝,而对那些喜爱他画作普通民众却是来者不拒,这样的执着与真诚,使他的作品焕散着不可亵玩的人格尊严。这个既不欺人,也不媚俗的艺术家就是这么纯粹和坚强。就是这样一位艺术造诣深厚和人格高尚的一代巨匠,在社会上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他的作品虽然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市场价值,其原因是由于李硕卿潜心于创作不曾喜好结交,而且一生偏居在福建泉州故里,生活与创作远离现代文化重心,限制了外界对他艺术的深入了解与研究。我们希望借此,唤起人们对这位优秀的艺术家的关注,正确对待他的艺术成就和对整个中国画历史的贡献,希望李硕卿的艺术精神和品格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复文美术馆供稿)
本文选自《品当代》2017年3月刊
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