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①,弱者②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③,有生于无④。

[译文]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注释]

1、反者:循环往复。一说意为相反,对立面。

2、弱者:柔弱、渺小。

3、有:这里指道的有形质,与一章中“有名万物之母的”的有“相同。但不是有无相生的“有”字。

4、无:与一章中的“无名天地之始”的“无”相同。但不同于“有无相生”的“无”。此处的“无”指超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反者道之动,
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动也。

弱者道之用。

柔弱同通,不可穷极。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於无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反者道之動,
復性則靜矣,然其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則動之所自起也。

弱者道之用。
道無形無聲,天下之弱者莫如道,然而天下之至強莫加焉,此其所以能用萬物也。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世不知靜之為動,弱之為強,故告之以物之所自生者。蓋天下之物,聞有以母制子,而未聞有以子制母者也。

  • 反者道之动

这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论点之一,也是儒家所解释《易经》的主要论点之一。

这个理论还为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中庸之道儒家赞成,道家也一样赞成。“毋太过”历来是两家的格言,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注:以上观点摘录自《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9,P17.)

1.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和动力;

2.规律性(对立面双方的依存和转化:相反相成及物极必反等);

3.揭示了实际运用中的方法论意义。

中国先秦哲学家老子的辩证法命题。通行本《老子》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思是说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就要走向反面,这是道的运动规律,道以其柔弱去发挥作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老子看到和揭示出诸如长短、 高下、美丑、难易、有无、前后、祸福、刚柔、 损益、强弱、 大小、生死、智愚、胜败、巧拙、轻重、进退、攻守、荣辱等一系列矛盾,认为这些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孤立存在,而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事物的对立统一中,他还比较深刻地认识到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把事物都包含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概括为“反者道之动”。 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对中国哲学中辩证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启迪了《易传》《淮南子》等书作者和韩非扬雄张载程颐王夫之等人的辩证法思想。通常所说的“物极必反”,就是对“反者道之动”思想的通俗表述。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曾说:“在一定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南怀瑾在《老子他说》中这样阐释这两句话:

在上经开始的前两章,说了“有无相生”、“此二者同出而异名”两句话,后世的人,拼命在上面作注解说道理。其实只用这一段来注解,不就清楚了吗?这叫做以经注经,不需要我们再去加上自己的意见,它本身就已经注解得很明白了。

在生活中,做生意稍稍失败,就要熬得住,熬得过去,下一步就会成功赚钱了。这也就是天地物理相对的一面,有去就有回,有动就有静。这个道理,自己要多多去体会才能领悟。做领导的人更要懂得“反者道之动”的原理,根本不怕别人有反对的意见,相反的意见正是“道之动”。换句话说,有反对才有新的启发,才有进步。

最后的结论告诉我们:“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我们普通人看天下万物,生生不息,一代代的生都是生于“有”,“有”从哪里有呢?“有”生于那个“无”,是从“空”来的,“空”能生万有,这与佛家的“缘起性空”同一道理。

《道德经》的核心就是“道”,道不是静止的,是在不断运动的,如果道不运动,万物就消亡了。那么道是怎么运动的呢?道是用“反”的方式来运动的,“反者道之动”的“反”,在这里有三个含义:

一、“反”是道运动的总规律

第一个含义“反”就是“返”,返回原点,回到起点。机械钟来回地摆动,小孩子荡秋千,奥运会的蹦床项目,都是一种“返”的运动。季节的转换也是这样,从冬到夏一个方向运动,再从夏到冬回到最初的起点,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的发展,从而构成了一个“返”。道产生万物,万物最终回归于道,“返”就是道运动的总规律。

第二个含义“反”就是物极必反,就是从正面到反面,事物运动到一定的极点便会反转,返回其对立的一端,后面的不断否定前面的,当下的不断否定过去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它自己的否定。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人的生命,出生时是起点,以后慢慢长大,由青年到中年,再由中年到老年,每一天都在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生命存在的过程中,人体内部“生”与“死”两种力量此消彼长,死亡因素积累到了一定的数量,自然会形成死亡的质变。

第三个含义“反”就是“相反相成”,即两个对立的事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进。《圣经》上说:“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有一个肉类加工厂的女工下岗了,她没有什么技术,只能靠做卤菜谋生,她在菜场支了一个卤菜摊,由于她做的卤菜味道独特,生意越来越好,从一个摊做到一家店,又从一家店做到开连锁店,再从连锁店发展成了一家大型的食品加工企业,现在做成了年销售额20多亿的上市公司。这就是相反相成,下岗本来是坏事,但又为她提供了创业发展的机遇。

相反的东西也可以相互促进,是因为它具有同一性。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其本身都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叫做本体,更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表象。本体是不变的,可现象是不断变化的。那位女工就是这样,下岗前后她都是做肉食品加工,前者是在工厂做工,后面自己当老板。

二、“反”就是螺旋式上升

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宇宙万物最后都“复归其根”,统统回到它原来的起点,那就是根本。“反”的三个含义,都揭示了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蕴含着极高的人生智慧,它揭示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无尽地循环往复,我们所观察的万物变化,只不过是“道”的返回活动。

“反”虽然是循环往复,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循环,而是一个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今年的春夏秋冬不会跟去年完全一样,去年是暖冬,今年今季就比较冷。同样一块地,把旧房子拆了,新盖的房子不会跟过去一样,一般都会比过去规划的更好。

“道”的运行就是这样,一方面周而复始地运动,另一方面又在运动中不断地发展变化,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不在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切都会自然回归于道。

三、“反”是一种精神力量

《道德经》是解释《易经》的,老子“反者道之动”的思想来自《易经》的否极泰来,意思是指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对立面转化。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反者道之动”的思想往往可以成为人的一种精神力量。

在评论“反者道之动”的哲学价值时,冯友兰先生说:“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影响很大,对于中华民族在其悠久历史中胜利地克服所遭遇的许多困难,贡献很大。由于相信这个理论,他们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

他在谈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冯友兰说:在前不久的战争中,这个思想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种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最黑暗的日子,绝大多数人还是怀着希望过来了,这种希望表现在这句话里:“黎明即将到来。”正是这种“信仰的意志”,帮助中国人民度过了这场战争。

2007年9月1日到2010年5月11日,台湾电子业巨头富士康公司陆续发生了12起员工跳楼自杀的事件,死者的年龄在18—23岁,都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这些人抗压能力、吃苦精神都不如上一代,他们更自尊、也更脆弱,压力更大,梦想也更大。当梦想破灭时,就容易出现绝望情绪。

人生苦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时难免会陷入一种逆境,甚至是困境,无论经历何种艰难困苦,都必须珍惜生命。我们要树立“信仰的意志”,因为“反者道之动”的规律告诉我们,事情坏到了极点,曙光就在前面,转机往往就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有了这样的信仰,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四、“反”表现为中庸之道

“反者道之动”作为一种人生智慧,还与中庸之道有关,中庸之道就是“毋太过”,儒家和道家都赞成这样的观点。傅佩荣先生说:“除了人之外,其他万物都照规则来,人类是唯一可以不照规则来的生物,但人类不一样,人有选择的自由。”

正因为人有选择的自由,往往就会自以为是,恣意妄为,忽略自然规律的存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乱砍滥伐,污染环境,破坏人类的生存条件。还有些人为了追求美,想方设法瘦身、整容,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这些行为是逆天而行,是一种“太过”的自虐。“反者道之动”的规律表明,人注定是要返回根源的,所以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让自己生活得更加自然、健康和快乐。人如果背道而弛,倒行逆施,结果肯定是不好的。

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三章中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狂风不会持续地吹,暴雨不可能整天地下,疾风暴雨都是短暂的,这是气候异常的反映。老子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到极致,“太过”就会自食恶果。因为极端的行为都不能长久,只有秉持中庸之道才能科学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