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训练中的"重力悬坠"巧放松
上篇文章中谈到"沉肩坠肘"里的"沉"与"坠",都是刻意向下的方向,换句话说都与"重力"有关系。没办法,"地球人都这样。"但练太极拳的地球人应该更聪明些。
"放松"可看作身体对重力的信赖与交托,"沉"则是"松"的衍生品,将向下的意念与重力叠加即可得到。比如你欲沉肩到脚下,肩井穴与涌泉穴中间尽管有人身体的层层叠叠,但意念往下一放,"重力"就沉到了脚底。
但是这也同时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压力也加在了人的身上。为什么人们站个桩,时间一久会腿酸腰困?压力使然。压力也是重力的衍生品,它通过身体,使身体负了重,虽然压力的大小人们可以尽量调节,但任何时候只要有压力在,你就松不彻底,松不干净。
转而来谈一谈"坠"的特点。"坠"是重力的形象演义,只要有一个点可牵可挂,则可以将身体的一部分全然交于重力。所以"坠"产生的乃是最自然之力,可与"放松"为伍同在。
上文(《"沉肩坠肘"的奥妙你了解多少?》)中提到,在身体的某些部位,改"沉"为"坠"是可能的,且減压效果明显。比如欲要沉肩,可改为让两肩胛骨尖下坠,读者不妨试试,肩膀上的压力立刻减轻。这是意念对身体状态的掌控协调,是"以虚练实,立竿见影之一例。
那么身体上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以"坠"解压,达到放松的最佳效果呢?让我们找找看。首先要找到能挂物的点位,这个点必须是凸出可悬,直接与大地产生关系。也就是说此点能落地无阻碍,则其"坠意"自然不能加压于身体。在下边的点位试一试:
鼻尖直落生下坠之意,则百汇自然领起,下鄂变内收;
会阴坠物,便有提肛之效;
两侧座骨沿下坠,则自有收腹敛臀,尾闾前收之伴随;
膝关节内侧骨头尖坠下,则双膝关节少受力;
踝关节内侧骨头尖下坠,则脚底压力立减矣!
自己在身上找找看, 说不定能找得到更多……
以上是着眼于身体结构,巧妙地利用了重力,以意控身,而不为重力所累的一种训练方法。有助于减轻身压,放空身体,求得放松的众多方法的一种。当然不是唯一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受益。
(半生太极缘,喜结新朋友,有用即拿去,敬请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