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号三周年纪念
梁东方
今天,12月3号,转眼已经是公号写作的三周年的日子了;感觉刚刚写了两周年的纪念文章才不久,现在又要因为三周年而感慨了。三年来在微信公号“东方连话”发布了1000多篇文章,大致是每年330多篇。这上千篇文章基本均匀地分布在1000多天的生活里,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感受。回顾这些文章,从题目基本上就可以看到生活与情感的轨迹,从文章里就能还原当时的场景和感知。从这个角度上说,它们类同于一定意义上的日记。
有人说既然是日记,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感慨,与他人何干?的确无关,但是人生的抒发和表达,总是会因为有与你亲近的人的存在而仿佛有了价值,更因为有了人类作为共同价值和情感的相仿之处而可能收获共鸣。
这其实是表达的一种潜在的话语基础,一旦这样的基础彻底不存在了,潜在的人类阅读的可能性完全消失了,书写就仅仅是个人的自说自话了,写作也便真地就接近私人的自娱自乐了。而真到那时候,还能不能娱乐下去,也当是严重存疑的。
但是以目前的状态看,即便是自媒体也依然是一种“公”媒体,只要别人可以看到,哪怕是有看到的可能;更不用说甚至可以偶尔与你有所认同,并因为认同而有所共鸣。
三年来的所写,多是日常所见所闻,而日常所见所闻又多以自然中的四季变化以及人在四季中的感受为多。这是久已经形成的倾向,堪称是生活方式审美方式上的一种根本性存在了。写自己认定有价值的东西,写对自己有意义的事物,写自己有感觉的瞬间。它们近乎均匀地分布在四季的细节里,分布在我们几十年的人生中的诸多很可能被忽略的过程中。
它们从来都是无用的,但是又从来都是我们生命的背景;仔细看,慢慢回忆,我们喜怒哀乐的每一个现场里,都有它们貌似无动于衷的影子,都有它们其实已经是我们人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参与。
而那些关于地域的文字,不过是另一种关于季节的话语的转换方式而已。当然不管是地域还是季节,都是属于自己的生命时序里的感知和感受。它们在自己这里被人化,从而在与其他人有类似的人化感受的时刻,形成火花。
然而也始终有一种超越于人与人的交流的高高在上的可能性是一直蔓延在写作中的,那就是你的感受具有绝对的独立性,即使永远不会赢得他人的认同或者反对,也并不减损它们作为你与天地相沟通的时刻的神圣;那种神圣往往是以一种审美的高潮体验的方式出现的,让人刻骨铭心,心甘情愿地为之做出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懈追寻。追寻到春天秋冬,追寻到天涯海角,追寻到使我们庸常的生活中有了某种天降大任一般的神性时刻。
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写已经不仅是逋逃薮,不仅是日复一日一个循环又一个循环地登天塔,更是全部身心的自我拯救之途,还是臻于超然物外之境的终南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