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居住镇江的沈括,发现“原油”是个“宝”!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著的《太平广记》。但正式命名为"石油"的,是根据北宋沈括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
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沈括虽然是文人,但因为知识渊博也曾带兵打过仗,在任延路经略使时,就对延安、延长县一带的浅表石油资源亲自做了考察。
熟读史书的他,早就知道从汉代起,人们就用这种油来照明和当燃料,有时候还因生性粘重而被用作车轴的润滑油。唐朝人将低下浅层的石油称为“石脂水”,这种粘稠液体的提炼物被做成石烛,成为点燃时间较长的早期固态燃料,平均一支的照明时间能可顶三根普通蜡烛。(《酉阳杂俎》)
他燃烧原油,被燃烧时滚滚黑烟熏得咳嗽不止,但他发现,可以用石油燃烧后制成石油炭黑,并建议用石油炭黑取代过去用松木、桐木炭黑制墨,以便节省地上上的林木资源。由他首创的石油炭黑墨,则被誉为延州石液。
这个记载,晚年居住在镇江的沈括收入进《梦溪笔谈》,并为后来者所不断学习。
沈括告诉后人,这种“原油”,是个“宝”啊!
后人也非常尊重前人的知识传授,发明了投资石油的“原油宝”,可惜技术不行,玩渣了。
《梦溪笔谈》中提到的石油
石油和武器
可能是汉朝前后吧,当时的西域地区龟兹人,将石油用于制造武器时的淬火工艺,石油产生的温度很高,龟兹人打造出闻名西域列国的金属器皿。
公元六世纪末的东亚,石油武器终于走上战争舞台。
《元和郡县志》描述,突厥骑兵在北周武帝时代包围和攻打过甘肃酒泉。当地军民把火油点燃,烧毁敌军的攻城工具。
这种燃烧武器就是后来猛火油柜的原型,原料直接取自酒泉和玉门附近的浅层石油。
唐末和五代初期,非常倚重水军作战的吴越国学到了一门战争必杀技,他们的海船装备了占城国使者与阿拉伯海商的转手源自叙利亚的早期纵火装备,这些商人吃了上家吃下家,稍后又倒卖给了南唐。
这种海船,稍后又被吴越海船运往辽东,送给了与之有密切贸易联系的契丹。
海船上都装置了“猛火油柜”,“猛火油柜”里的熟铜制成柜内装有石油配方。柜体上部有一个带有盖子的注油口,喷射的喷筒前部装有火药及点火引信。
在使用前,要先从注入口添加三斤石油,再向后抽动喷筒、将石油吸入其中。等到再次向前推出,内部的石油就会被喷火口的引信点燃,焚烧近距离内的一定目标。
战争中用到“猛火油柜”,场面很震撼,战场上如果人体被溅出的火油缠上,除非用干灰扑灭,否则就会被灼烧致死。
宋朝军队获得了这个武器,如获至宝。并在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中,详细收录了相关的使用方法。
但他们很快发现,这种武器用来进攻,风险太大了。因为猛火油柜本身沉重,移动不便捷。使用前要预热,燃料消耗很大,给后勤运输也增添了压力。
石油其它的用途
等到明朝永乐大帝朱棣用自创的神机营统一全国火器研发规制,这类功能与早期火箭有所重叠的武器便被无情放弃。
后来的石油,都是出现在医书中。
虽然这些记载都体现了古人对于石油的早期认知,只知道原油是个宝,但当时缺乏系统性的科学认知,也无法让这种燃料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梦溪园(位于镇江市梦溪园巷21号,占地面积近2亩)
此外,除玉门和延州有浅露石油,我国的多数原油矿都埋藏在较深位置。
因此,直到20世纪的工业化时代来临,才有了大规模的原油开采和运用起来。
乃至今日,原油也成为许多人欣喜和痛苦的一项牵挂。
这正是: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却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留言。
如感兴趣,您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