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小国塞浦路斯到底有多富裕发达?
欧洲地区小国林立,但是其国民收入却没低多少,足以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之列。地中海上的岛国塞浦路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同名岛屿上,虽然地理位置上属于亚洲,但是在历史文化以及政治上却是欧洲的一部分,因此这是一个欧洲国家。塞浦路斯全岛面积9251平方公里,为地中海第三大岛。其地形具有多山多丘的特点,北部横亘着主要由石灰岩构成的里尼亚山脉,主峰海拔1027米。
西南部的特罗多斯山,由火成岩构成,有丰富的铜、黄铁矿等金属矿藏。耸峙中央的奥林波斯峰高1952米,为全岛最高峰。在以上两条山脉之间,分布东西向的波状平原,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土壤肥沃,是塞浦路斯农业区。
从地图上看,塞浦路斯岛很像是一条游弋在地中海上的巨鲸。它北距土耳其60余公里,天气晴朗时,两岸山头隔海依稀可见。东距叙利亚约100公里,南距苏伊士运河仅400公里。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塞浦路斯重要的战略地位,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曾先后被亚述、埃及、波斯、罗马、拜占庭、奥斯曼等帝国征服过。
1878年,英国从奥斯曼手中租下塞浦路斯岛。当时的英国首相宣称此举使得英国掌握了中东的钥匙。此后,英国在岛上大兴土木,建造了其本土以外最为庞大的军事基地,把塞浦路斯变成了地中海上永不沉没的航母。
1960年塞浦路斯独立后,根据协议,英国仍保有占地99平方公里的两个有主权的军事地。冷战时期,作为英国的盟友,美国也使用这些军事基地,用以监控苏联黑海舰队。
目前,塞浦路斯总人口约95万,主要由希腊族和土耳其人两大民族构成。其中希腊人占总人口的7成,土耳其人约占18%,其余为外籍人口。希腊人迁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土耳其人则是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迁入。
两大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在一个岛上,但始终保持着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长期互不通婚,各自把希腊和土耳其视作“母国”。希腊族人一直向往着与希腊合并;土耳其族人则坚决反对,力主两族分权分治。因此争议不断,两个民族曾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1974年7月,土耳其以保护当地土族居民为由出兵干预塞浦路斯,并控制了北部约占全岛三分之一的区域。1983年,土族宣布成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但仅得到土耳其一国承认,国际社会一直未予以认可。
民族矛盾和冲突曾给塞浦路斯带来严重的损失。但是从80年代塞浦路斯南北关系走向缓和后,其国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到90年代末,其人均收入水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一倍。
究其原因,主要是塞浦路斯政府根本国资源有限、市场狭小、就业人口多的国情,制定了切实有效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即以出口为导向,大力发展游业、出口加工业和创汇农业,从而显著增加了国民收入。
塞浦路斯的工业过去依重于采矿业,但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塞政府把发展的重点转向出口服装、饮料、食品、皮革等轻工业部门。其服装产业在整个阿拉伯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土地狭小、水源贫乏,农业生产受到限制。塞浦路斯政府调整了农业结构,压缩粮食生产,重点扶持谷物、土豆、蔬菜、柑橘、葡萄等农副产品的生产,通过利用国际劳动分工和以农养农的途提高了经济效益。
塞浦路斯自然风光优美,旅游业是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每年来塞的旅客大约在400万之众,其中英国是塞浦路斯最大的客源国,占到总游客人数的三分之一,其次是俄罗斯占五分之一。旅游业的产值占塞浦路斯GDP的20%,并以4%的增速支撑经济迅猛发展。除旅游业外,近年来,金融服务业和银行业增长幅度较大。
首都尼科西亚位于中部平原派迪亚斯河畔,人口35万,既是塞浦路斯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又是全国第一大城。其历史可追溯到两三千年以前,中世纪时期已发展成为东地中海重要都市。15世纪威尼斯人侵入后,修建了拥有11个棱堡的圆形城墙,其城墙和城门大部分保存至今。尼科西亚城严格地划分为希族区和土耳其族区,这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塞浦路斯最近几年在国际上的评分挺高,经济自由度位居全球第37位,全球竞争排名第30位,经济表现排名全球第13位。数据显示,2019年塞浦路斯名义GDP折合245亿美元,人均GDP超过2.8万美元,位居全球中等水平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