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任伯年传世名画赏析
任伯年(1840—1896),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 航坞山 (今杭州市 萧山区 瓜沥镇 )人。自幼随父卖画,后从任熊 、 任薰 学画,后居上海卖画为生。在' 四任 '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 海上画派 '中的佼佼者,' 海派四杰 '之一。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能。重视写生,又融汇诸家法,并吸取水彩色调之长,勾皴点染,格调清新。
出身于民间艺术、成熟于传统艺术、精进于西洋艺术、擅名于商业社会的任伯年,不仅是中国近代绘画艺术开山第一人,是最早在中国传统绘画基础上吸收西式绘画速写、设色等技法并取得成功的艺术家,也是名副其实的海派鼻祖,是最早投身商业经济大潮并将其与艺术成功结合的典范,其影响至今不坠。以致徐悲鸿盛赞他是继仇英之后中国画家第一人,王雪涛则谓其用色造诣极高,尤其用粉,近百年来无比肩者。对于任颐在艺术上的造诣,美术史家王伯敏先生曾这样谈到:“对于任颐的艺术造诣,就其个人来说,花鸟画的本领比较高,若以当时画坛的情况而言,他的人物画影响比较大。因为画人物的画家少,有成就的更少,所以像任颐那样的造诣,自然比较出众了,作为画史上的评价,当然首推他的人物画。”显然就任颐的个人艺术造诣来看,他的花鸟画技高一筹,只是以当时画坛的情况而言,他的人物画影响比较大。
任伯年的主要成就在其花鸟画,这也是花鸟画一直占有海派绘画主流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任氏花鸟富有巧趣,早年以工笔见长,纯以焦墨钩骨,赋色肥厚,后取南田没骨法、白阳青藤雪个的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其人物画尤其肖像画也蔚为当时魁首,虽浅描淡染、笔墨无多而能极得神情、形肖骨立;山水画创作不多,上溯元明各家,以纵肆、劲真的笔法见长。
任伯年二十多年的绘画创作,留下了数以千计的遗作,是历史上少见的多产作家。最早的作品是同治四年作的,最晚的作品为光绪乙未年冬十月,去世的前一个月作的。重要作品如同治七年(1868)仿《陈小蓬斗梅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光绪三年(1877)作《五十六岁仲英写像》、《雀屏图》。光绪七年(1881)作《牡丹双鸡图》,收入日本《支那名画宝鉴》;《渔归图》,收入《陆氏藏画集》;仿《宣和芭蕉图》,收入《南画大成》。次年作《人物册》,收入《南画大成》。十一年(1885)作《壮心不已图》、《墨笔人物山水册》、为外祖赵德昌夫妇写像。
清 任伯年 华祝三多图 绢本设色 212.5×106cm 成交价16675万元
《华祝三多图》为任伯年41岁时力作,曾为钱镜塘先生旧藏。据介绍,《华祝三多图》在上世纪60年代的变故中流入社会,后为当时华东局秘书长李宇超所有。1996年,其家属将作品送到上海德康拍卖,以约280万元的价格成交。2005年北京中贸圣佳拍卖会成交后6年中,又几次易手,最后成为海南知名藏家张振宇庞大收藏中的一件“心爱之物”。2011年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华祝三多图》以1.67亿元成交,刷新其个人单件作品最高价。
《华祝三多图》又名《华峰三祝图》曾为钱镜塘先生旧藏,钱先生尊之为“任伯年之王”。此“任王”所绘的是一个历史典故,典出《庄子 天地》,说的是上古帝尧出巡至华,华封人向尧三祝,尧三次辞谢的故事,表现了尧的君子之风和华封人对圣人的敬仰,是一个极富有哲学意蕴的古老的主题。三多,指多福、多寿、多男子,即俗谓之福寿三多,是较为常见的吉庆题材,但多见以佛手、寿桃、石榴等花果入画而取其谐音,极易流俗。而任氏熟知其典,独以人物画表现,难度之大,自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正说明了画家的苦心与对腕底功夫的自信。
此图所绘随尧出巡的侍女,武士和马佚,一行七人从透明的阳光里来到茵润蓊郁的丛林里。华封三老从架临飞泉的石梁上迎过来。在画面的中幅组成了复杂的人物群,一株大树隔为两组,人物相向围着,洋溢着欢悦的情调。居于画中心的是帝尧,但目光所向,却集中在画右边的三个老人,古貌奇伟,不知其有几多寿。尧的随行个个器宇轩昂,更衬托了尧的帝王之姿。人物与环境结合得那么自然,而又不可移易。高树茂林,昂然直上,潺潺流泉,横贯眼前;画面浓荫下露出空白,更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充满阳光的地方。三度空间的安排,运用了传统的三远法透视。而人物画得古透浑厚,重彩大色,石青石绿的主调上,人物衣着五彩缤纷,仕女衣饰上勾着闪光的金色,岸草溪花更点缀得春光融融;芭蕉的翠绿映着洁白的流泉,浓翠的树林间时而闪出朱砂的藤叶,处处散发着抒情的气息。全幅诗情荡漾,光感,空间感、色彩感、音乐感,交织成美妙的图画。由此可见任伯年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着意描绘艺术意境的卓绝造诣。任伯年很少在画上题诗,可是他的作品却很富有诗意。
清 任伯年 五方进财图
任伯年的人物画取材丰富,具有很强的世俗性。《五方进财图 》属于传统的祝寿题材,创作于1874年34岁之时。任伯年从年近30岁才开始作画,此画体现了其早期的人物画风格。任伯年的人物画早年师法陈洪绶、费晓楼、任薰、任熊等人,其夸张奇伟的人物画法来自陈洪绶,装饰性强的街头描则学自任薰。此作写时,身处上海的任伯年已完全进入任薰所授笔意,深入老莲体。画中老者精神矍铄,开怀畅饮,憨态可掬,沉浸在寿辰的欢乐气氛中。五位老者形貌各异,瘦长脸型者,圆脸者,披布衣长袍者,披毛皮者,各人戴的头冠亦不同,颇有异域特征。每个人物均十分具有特色,且描绘精细,面部与手的勾线细简流畅,肌肉起伏都以明暗烘染,显示出画家高超的写实造型能力。人物衣纹则属于纯粹的钉头鼠尾描,长线行笔迅疾,盘曲回折,流畅有力,精气逼人。笔与笔的组合中造成了“浏漓顿挫”的韵律感,起迄回旋,千姿百态。任伯年巧妙融汇中西画法,可以说达到了造型与笔墨的完美统一。
此任伯年五十岁时所作,崖石流泉,鹌鹑栖止其上,高处藤花盛开。鹌鹑动态各异,盼顾生动。藤、石用笔如飞,气势极壮而笔力沉酣。伯年善于用水,故藤花画得透明俏美,如为露气所湿。是其一气呵成又极为用心的佳作。此图幅式甚大而保存甚精,很可观。
任伯年的花鸟画更富有创造,富有巧趣,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纯以焦墨钩骨,赋色肥厚,近老莲派。后吸取恽寿平的没骨法,陈淳、徐渭、朱耷的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这种画法,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对近、现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任伯年的山水画创作不多,早年师法石涛,中年以后兼取明代沈周、丁云鹏、蓝瑛、并上追元代吴镇、王蒙、以纵肆、劲真的笔法见长。
19世纪80年代是任伯年创作的鼎盛时期,创作题材上范围扩大了,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用隐晦的手段寄寓深情。90年代,数量很多,但从作品的思想性看似乎没有超出80年代,但艺术手法上则更加熟练,大胆、概括,特别是花鸟画,达到"炉火纯青"的佳境。
任伯年精于写像,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人物画早年师法萧云从、陈洪绶、费晓楼、任熊等人。工细的仕女画近费晓楼,夸张奇伟的人物画法陈洪绶,装饰性强的街头描则学自任薰,后练习铅笔速写,变得较为奔逸,晚年吸收华(岩)笔意,更加简逸灵活。传神作品如《三友图》、《沙馥小像》、《仲英小像》《梅花仕女图》等,可谓神形毕露。
就任伯年的个人艺术造诣来看,花鸟画的本领比较高,若以当时画坛的情况而言,他的人物影响比较大,原因是当时画人物画家少,成就高者更少,象任伯年这样造诣,自然推至旁首。
《母子平安图》清 任伯年,纸本设色,立轴,纵150厘米,横40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母子平安图》描绘了一只母鸡带着三只小鸡仔在树下觅食的情景,题:世五仁兄大人雅正,山阴任伯年画并记。清代任颐任伯年《母子平安图》4724x17737像素高清大图
任伯年《幽鸟鸣春图》南京博物院藏
清 任伯年《紫藤小鸟》
任颐《梅花仕女图》辽宁博物馆藏
清 任颐《拜石图》
清 任伯年《远公和尚观马图》
清 任伯年《玉兰寿石图》
清 任伯年《僊人黄初平》
清 任伯年 孔雀图
清 任伯年《棕阴纳凉图》
清 任伯年《玉兰双禽图》
清 任伯年《闲趣图》 立轴 1877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