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康塘福聚庵
姜家康塘福聚庵
万历以后遂安县志记载十六都有齐山庵。一直难考其在何处。
姜家康塘洪氏清嘉庆、民国宗谱,《析迁灞水三瑞堂记》写到,六世五二公生二子,长三十,析迁灞水,次三二,构百琴楼,造齐山庵。景泰元年灞水洪濬的《康塘洪氏源流记录》写道:吾族粤自始祖允元公来游于遂,见康塘山水之佳,寓目赏心,遂由(淳安)养材来迁,嗣是支繁派衍,诗礼相传,节义文章代不乏人。数传至廷佑(号志曾)公,以素封称,所构百琴楼及齐山庵,至今手泽在焉。嗣子三,法公(守成)、汲公(守引)、沐(守泽)公,与朱晦翁夫子讲学于琴楼,遂同登贤书(乡试中举),此朱夫子所以有三瑞堂之赠焉。
据此,齐山庵为康塘洪廷佑即洪志曾所建。
根据宗谱,百琴楼在(里康塘)村东北里许,后有文昌阁,左有聚福庵。前有环翠池。朱熹与洪志曾三子相友善,交流学术,会文琴楼,并撰写了《三瑞堂记》、《百琴楼歌》。宗谱还有光绪丙申绘的百琴楼遗迹图。
实地考察,百琴楼遗址在一座岩山之下,据说山上还有残存砖瓦。有人说此山即为金峰。但宗谱有金峰十景图说,其中“秀挹金峰”与“百琴叶律”是不同的二景。从图中看,金峰在外康塘。
康塘称金峰洪氏。然而康塘群山环绕,按地理而言,不同山峰当有不同山名。洪曾志建百琴楼与齐山庵,应该不太可能将庵堂建到十六都。笔者推测,或许百琴楼所在之山古时就称为齐山。然而,旧志说齐山庵在十六都,宗谱又没有齐山庵的其他记载,也没说福聚庵即齐山庵,村民也只知道百琴楼的位置,称那山为后山,因此,齐山庵又是一个历史之迷。
附景诗:
百琴叶律
眷弟郡廪生姚桓拜题
小引:禄阴欹枕,丹壑拂衣。一曲间挥,丝抽乙乙,百张自叶,调和丁丁。倚山建楼,计琴编额。与村对峙,时听清商焉。
最爱幽人寄意深,楼头间抚落霞琴。
清声断续都从律,古调萧疏有赏音。
洗去筝心和笛耳,听来鹤唳与猿吟。
里居得此应添逸,不羡高山月满林。
又
三十孙邑庠生树荣敬题
小引:百琴楼者,东北去里许。盖与福聚庵、环翠池相近,皆名之于宋时朱文公也。盖琴以百计者言琴盛。一琴动而百琴应也,故以百琴叶律名之。今有遗琴存之于祠。
楼上原有一琴动,楼下自有百琴应。
惟见文公常往来,石阶剥落休错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