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十句名言

图文来源网络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世界三大兵书之首(另外两部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宫本武藏的《五轮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作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孙子兵法》内容博大,思想精邃,逻辑缜密,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唐朝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如今,美国凡教授战略学、军事学课程的大学,特别是军事院校,均将《孙子兵法》作为必读教材和必修课。美国国防大学甚至还将《孙子兵法》列为将官主修战略学的第一课,位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之前。

1.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

势:方式,模式。神:超乎常人的本领。这两句大意是,用兵作战没有固定的模式,就像水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孙子认为,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不能拘泥于某种作战的形式,正像水本无固定的形态一样,放在圆容器中它就是圆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能够根据敌人数量的多少,装备的好坏,士气的高低,指挥员素质如何,军需供应怎样而机动灵活地采取对策,才能夺取胜利。这几句可用以说明用兵或做其他工作应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制订计划,不可死搬教条,墨守成规。

2.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孙子兵法·谋攻篇》

这两句大意是: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将领,就能打胜仗。能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的将领在战争中善于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得赢便打,打不赢不打,不受感情支配,不盲目行动,这样自然能打胜仗。

3.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篇》  

惰归:孙子把士气分为三种: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惰归是指士气疲惫衰落之师。

这几句大意是: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衰落、疲惫时再去攻击它。“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和“避实就虚”的作战原则一样,都是说明在敌我力量相当时,可以作暂时的让步,以保持我军的锐气,使敌人疲劳沮丧,减杀其优势,待到时机成熟时,再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4.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孙子兵法·计篇》 

诡:欺诈。道:学问,理论。示之:做给他看。  

这几句大意是:战争是一种用假象来欺骗和迷惑对方的学问。所以,本来自己强大,却要伪装成弱小;本来具有战斗力,却要伪装成不堪一击;本来已逼近敌人,却要伪装成相距甚远;本来要向远处,却伪装成要向近处。(总之,处处要使敌人产生错觉)。常言道:“兵不厌诈”。战阵之间,必须施以伪装,使敌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判断,然后趁机对敌方进行袭击。定可获胜。由这几句派生出来的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等战术,都是以假象迷惑敌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5.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孙子兵法·计篇》 

实:敌人力量充实。备:防备。

这几句大意是:对敌人要以小利诱惑他,使他上钩;要扰乱敌人,趁机战而胜之;当敌人实力雄厚时,要防备他可能进攻自己;当敌人力量强大时,就要避其锋芒,保存实力。这几句讲用兵之道在于计谋,作者认为,“战阵之间,不厌诈伪”(见《韩非子·难一》),因而可以小利诱之,使敌人迷惑,中计;可以扰乱其军心,破坏其给养,打乱其部署,最终打败敌人。若看到敌人实力雄厚,就应考虑到敌人可能会对自己发动进攻,应有所准备。两军对阵时,看到敌军强大,就要有所回避,不可硬拼、硬冲。此二句所谈用兵之道,在现代军事上也可作为借鉴。

6.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子兵法·计篇》

无备:没有准备。不意:意想不到。

这两句大意是: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采取敌人意想不到的出击行动。对敌人作战,就应在敌人守备最薄弱的地方和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袭击,这样就能出奇制胜。古今中外有不少这样的战例,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成功即为其一。现已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中的争夺、竞赛,前者说在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或无准备的时候发动进攻;后者说采取出乎对方意料的行动致胜。

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谋攻篇》。  

彼:敌军情况。己:我军情况。殆:危险,引申为失败。 

这两句大意是:既了解敌人的长处和短处,又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能百战百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条闻名中外的战争原则。它科学地阐述了临战时必须了解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有把握便打,没有把握不打,根据敌情的变化,采取最合适的方式、最恰当的时机去攻击敌人。因此,自然每战必胜。同时,这一原则还远远超出战争范围,适用于其他一切工作。

8.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孙子兵法·谋攻篇》 

这几句大意是:用兵的原则,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有与敌相等的兵力要设法击败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决战。用兵的基本法则是根据敌我强弱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针。在我强敌弱的情况下,应集中优势兵力,包围、进攻、消灭敌人;在敌我力量接近时,应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果断地攻击敌人,将敌人击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则回避与敌交手,能走便走,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否则,或者会坐失良机,或者会冒险交战,导致战争失败。作为兵战的原则,这几句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9.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出自《孙子兵法·九地篇》 

这两句大意是:把军队置于必死之地,身陷绝境,反而能转危为安。保存下来,取得胜利。这也是出奇致胜的一种方法。遇到情况危急,已无退路的险要关头,可把军队投道死亡线上,士兵如过河卒子,只能进不能退,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必须背水一战,拼死搏斗,这样反而能转败为胜。

10.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 

这几句大意是:百战百胜固然好,但不是好中之好;不经过战争而使敌人屈服,才称得上好中之好。这段话反映了孙武战争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孙武认为,战争的目的在于“能自保而全胜”,百战百胜实难作到,即使全胜了,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己方也要受到很大损失,若运用谋略和外交手段取得胜利,即“不战而屈人之兵”才算上策。所以他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意即两国相争,最高的是斗谋略而使对方屈服,其次是通过外交斗争面取胜,再次是交战而取胜,最下者为攻城取胜。孙子的这一战略思想,很值得学习。

(0)

相关推荐

  • 《孙子兵法》名句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摘自<孙子兵法·九地篇> 解释:把军队置于必死之地,身陷绝境,反而能转危为安.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 ...

  • 中国最危险的一战,敌我兵力十比一,他大败敌人救了华夏900年!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诸侯王叫宋襄公,有一次和楚国发生战争,楚军是渡河作战,但宋襄公指着"仁义"的大旗,不顾部下的建议"半渡而击"等建议,坚持让楚军全部渡河.整军 ...

  • 孙子兵法 第三篇 谋攻篇(下)

    [原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①,五则攻之②,倍则分之③,敌则能战之④,少则能逃之⑤,不若则能避之六.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⑦. [注]①十则围之:曹操曰:"以十敌一则围之,是将智勇等而兵利钝 ...

  • 孙子兵法与投资实战52:K线即地图,利用6大地形的力量以投资获利

    如前所言:地形是极为强大的力量! 所以,战斗必须要懂得地形,不知道地形,就没有办法利用地形的力量!就谈不上打胜仗! 因此,作战的关键就在于:勘察地形.古代名将,为了解各种山川险要.都要亲自去调查地形, ...

  • 《文心雕龙》十句名言,领悟人生智慧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分上.下部.每部各 ...

  • 《文心雕龙》十句名言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分上.下部.每部各25篇. 1.操千曲而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五)丽辞偶句的来由

    第三十五章 丽辞偶句的来由(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三十五>) 天地化生的自然万物,如同人类肢体天生对称一样,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究其根本道理,是因为事物都不能单独生存繁衍.凡文章篇籍,其中字词 ...

  • 《文心雕龙》10句经典名言,值得一品再品,一读再读! 转载

    简介<文心雕龙>10句经典名言,值得一品再品,一读再读! 文心雕龙,文辞,江海,辞藻,高尚 1.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 --<文心雕龙.宗经> 解释:有如星辰般明显的高 ...

  • 《文心雕龙》27句名言集锦。《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27句名言集锦. <文心雕龙>是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家刘勰所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部<文心雕龙>应该算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大概也只有真 ...

  • 《文心雕龙》十句经典名句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六)比兴艺术特征

    第三十六章 比兴艺术特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三十六>) <诗经>的字词语义,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风.赋.比.兴.雅.颂"六义. 西汉初年,在毛亨(生卒年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四)因何辨章分句

    第三十四章 因何辩章分句(刘勰<文心雕龙·章句三十四>)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座房子,字词文句就像摆放在房屋内不同位置的各种物件.如果整座房子容纳的是作者的性情志气,那么房屋内不同位置的物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八)事类的应用得失

    第三十八章  事类的应用得失 (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三十八>) 何谓事类?笼统地讲,就是援古证今.但是,"援古证今"里面的"古",不仅仅指" ...

  • 文心雕龙草书集字书法,祝盟选句

    文心雕龙?祝盟 选句 原文:天地定位,祀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咸秩,甘雨和风,是生黍稷,兆民所仰,美报兴焉.牲盛惟馨,本于明德,祝史陈信,资乎文辞. 大意:自从天地确定了位置,各种神灵都受到祭祀.既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