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读书计划9:《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一本书的精华,10分钟的干货
作者:古典
类别:个人成长 思维认知
古典说,作为职业规划师,一直有一个困惑,为什么人们的努力和回报不成正比?不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个体不重要,选择什么方向、站在什么风口、处在什么趋势,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何做选择,就更重要。
这个时代的高手,会通过利用新趋势、新技术、新手段,放大个人努力,实现非线性的指数级增长和跃迁式上升。
1
高手的暗箱
1、知道知识在哪儿,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
古典对这个时代特质的评价是:信息变多、思考变浅;机会变多、竞争跨界;随时干扰、永远在线。
信息太多,无法管控自己注意力和无法找到重点的人,就会沉溺在信息海洋中。
不会联机的人无法与人协作,不会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找不到有用的信息。
技术进步会颠覆传统技能,你可以被技术颠覆,也可以利用新技术成为新人类。
这个时代,我们最应该学会的,就是外包大脑。
人类从学会讲故事,到发明文字,不断把知识、经验外包,释放了人类大脑。互联网时代,记忆也被外包,大脑只需观察、思考和创造。
所以要改变认知方式,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
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
联机获取信息,独立思考实践,成为一个联机的独立思考者。
2、跃迁是一种跨越式发展
刻意练习带来的进步是自我迭代,而利用科技和社会系统的能量,实现跨越式升级,是自我跃迁。
持续的学习,突然的顿悟,打开天眼,过去的困扰迎刃而解,这是认知跃迁。
按照新的顿悟,持续的努力并没有多大变化,但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上升了一个新台阶,这是能力跃迁。
通过长期积累和爬坡,做出几个重大选择,换了几个平台之后,身份、能力和水平突然上升一个新的层级,看问题做事情的力道完全不同,这是能级跃迁。
心智模式的转变,对内提升潜能,对外发现可能,这就是一个人认知跃迁的关键。
能力跃迁的关键,是吸取能量,利用趋势和规律。
就像长江商学院的校训说的:取势、明道、优术。识别规律、抓住趋势,这是最重要的。
2
高手战略
如果你要指点四周风景,你先要自己爬上屋顶。——歌德
今天是一个机会遍地的时代。也正因为机会遍地都是,所以在单一领域成功的概率更小了,竞争更激烈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就像巴菲特说的,只在“甜蜜区”击球,只做高价值的事情。
古典以新东方的名师为例,讲了他们如何利用机遇快速崛起。一般新东方的名师,都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课程设计、呈现能力、个人魅力、积极心态这五项能力。
第一次跃迁:先投入20%的精力,把单项技能提高到80分,然后快速切换到下一项能力。五项能力都拿到80分的老师,和单项100分的老师,就有了4倍的差距。
第二次跃迁:内部看打分,外部看名气。打分多的老师,排课会多,有更多锻炼机会,学生反馈会多,老师名气会大,这又会带来更多的排课,形成正循环。
第三次跃迁:新东方开始开设大班,都在郊区,就给老师发通勤车。结果排课多的老师就能在车上频繁碰面,这些顶级的大脑就开始互联,形成了新的圈层。
1、头部效应:站位比努力更重要
世界是不公平的,不是正态分布,而是偏向幂律分布,也就是富者越富。这在互联网时代更加明显,资源会越来越多的向头部节点集中。
对于个人来说,就是接受现实,利用杠杆,选准站位。
一旦成为某一个系统的头部,系统就会产生正反馈。(系统思维4:小成功靠聪明才智,大成就靠增强回路)
头部,就是自己所在赛道里的高价值并且具有优势的领域。
这里尤其需要注意,不要从自己现有的优势出发,因为这会被自己现有的能力所框定。古典的建议是,先确定高价值,再思考自己的差异化优势,从身边做起,从鸡头变成凤头。
2、迭代:聪明人的笨功夫
李昌镐不求妙手,只追求51%的胜率,每次就胜对方半子。因为妙手需要灵感,而灵感不可复制,不可迭代。
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也是同理。
所以巴菲特说,跨越那些1尺的栏杆,而不是7尺的栏杆。买那些获胜概率大的投资,而不是那些概率小收益大的投资。
小的成功具有可复制性,可以不断地积累。
新手看胜负,高手看概率。
3
联机学习
1、功利学习法:
一是要识别知识源头,不要被三、四手的传播误读误解了。
二是提升认知效率,要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要“功利性”的阅读,设定目标,分配资源。
三是建立知识晶体。知识晶体就是把散装的知识点,通过体系化的架构搭建起来。有四种:关联,树状,序列,数据。
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把所有的知识串起来。自己没有知识体系,看过多少书、听过多少课,都是没用的。
2、联机学习者:
古典讲了一个“学渣”如何申请国外大牛导师的研究生的传奇经历。这个就不剧透了,很有趣。
他又讲到李小龙,大二就开始教授咏春拳,结合学习的哲学和心理学,搭建自己的武术哲学体系,然后也学习弟子的武术,整合入跆拳道。
联机学习,就是通过分享和交流,加快认知速度,最终整合自己的体系,实现知识跃迁。
从自己思考“该怎么办”,到“谁会知道答案”?个体知识会变成群体智慧。
古典写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召集了一些牛人组成了一个跃迁群,按照多元、高频、提问、结构、汇聚等原则,实现了整体认知跃迁。用一位伙伴的话来说:“你能听到快速进化时,耳边的风声”。
古典又提到了一种思想夜宴。细节不描述,谈点我的感受。
跃迁群和思想夜宴的前提,是每个人都足够有思想,这是第一条;第二条,多元异质,有利于思想碰撞;第三条,牛人会结识牛人,所以人家的知识结构、信息密度、资源网络,都是指数级增长。
普通的人,先提升自己,再加入圈子,别一门心的只是琢磨圈子了。
3、终身提问者:问题比答案更有效
如果一个知识不能被用来解决问题,那就不值得学习。
以问题为中心,才能有效的把知识体系串起来,为我们服务。提问即创造。
做一名真正的终身提问者,比终身学习者更有效。终身提问者的学习目标更清晰,更不会在知识树里迷路,问题就是他的明灯。
别列书单,列问题单。
知识IPO,把知识变为价值,把问题变为答案。提出好问题,解决问题,用输出倒逼输入。
这一点对我的触动真的很大。以前我们总说,自己是终身学习者。我认为以后这个名字应该改一下,我希望成为一个终身提问者。
终身提问者,以好奇心为驱使,以问题为出发点,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实践,学习效率高、实践有反馈。不是知识自嗨,而是学以致用。
4
破局思维
很多时候,人们是在低水平的不断重复,找不到出路,就像落入一个困局之中。这时候无论采取什么改变,都是第一序列改变,都不能解决问题。
如何破局?必须跳出原有框架,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看待问题,进行第二序列改变。就是要认知升维,能力升维。如何做?
人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多层系统,我们没法直接跳过下面一步登顶。两点之间,最近的不一定是直线,而是阻力最小,控制点最多的线。
多层布点,单点可控,把宏伟的大目标,分解为精确的小目标,一步步实现小目标,接近大目标。
破局不要期待灵光乍现,应该眼望北极星、心中有标尺、脚下有方向,日拱一卒,厚积薄发,通过行动的量变达到思考的质变。
5
内在修炼
只有连接,才有价值。在这个时代的,分享创造价值,互通有无是一种智慧。
只有开放,才能专注。放眼世界,有了更大的格局,才能更好的做好眼前事。
《稀缺》这本门书提到“思维带宽”。穷人贫穷,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解决温饱问题上,没有精力思考长远发展。同理,就像老喻说的,穷人是放弃了时间权和概率权。
这个时代,看似海量免费信息,但是人最缺乏的是搜索有用信息的能力。
《贫穷的本质》里也提到,穷人由于自控力和心智资源的缺失,使得本该用在健康、教育上的投资,都去花在消费品和奢侈品上。
写到最后,古典用高手战略的选择思路来做选择,哪些是“高价值、高优势”的关系?
亲人
价值观和梦想与你一致的人,帮他们就是帮自己
能和你一起成长的人
能理解你、支持你情感的人
有实力、主动帮过你的人
查理·芒格说,要想得到一样东西,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最后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这本书可能注定是一本大众又小众的书。
说这本书大众,是因为这本书,符合古典作为年轻人职业选择导师的定位,是几乎面向所有有职业困惑、有成长选择难题的人,应该细细品读的一本书。我为什么看了几遍,就是吸取精华,很多点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就用了。
说这本书小众,是因为真正能够看懂并做到的一定是微乎其微。因为真正成功的高手一定是极少数,薇娅一个人的带货能力超过很多家上市公司。互联网时代,流量越来越向头部集中。
古典把所有的事实、道理和方法都摆在所有人面前了,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难。
我的观点是,你的榜样不应该是马云,甚至都不应该是古典,就是你身边那些比你优秀一点的人。学学你身边能够坚持运动的人,坚持读书的人,坚持学习进化的人,你够得着、做得到。
不要好高骛远,只要脚踏实地。
如果你也想听到“快速进化时耳边的风声”,欢迎你来,北山的人生算法,21天牛人训练营,玩法多多,精彩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