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平均年薪17万,为何引热议?
近来,多所高校陆续发布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各校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也随之公布。其中,有媒体援引南京大学的相关报告称,该校2020届被调查毕业生中,平均薪酬为17.83万元/年,较2019年上涨3.21万元;四川大学2020届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则与学历层次呈明显的正相关,其中博士毕业生的月平均收入接近1.3万元。
以薪酬作为毕业生发展的评价指标,是否已不合时宜?当然没有。不独国内,国外也将薪酬作为反映毕业生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方面是因为,相对来说,薪酬数据是可以比较客观反映现实的一个指标,此外,借助薪酬数据能够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如追踪观察不同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不同时段的职务晋升与薪酬发展状况。
因此,这个问题的关键就转化为,高校当前的薪酬数据是否真实反映了客观情况,是否能用于分析毕业生就业质量?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不太乐观。
严峻的疫情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年薪真能达17万元之多吗?同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的年薪为何差距如此之大?社交网络上诸如此类的讨论和质疑背后,焦点也停留在薪酬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上。科学审视各高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不仅可以有效回应网络争论,对推动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和调查体系也不无裨益。
其实,由于各校采取的调查毕业生薪酬的方法不同、样本不同,不仅本校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数据缺乏足够的客观性、公信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各校数据比较就更不足为信了。要想评价各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亟须改变目前由各校分别发布就业质量报告的做法,代之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统计和调查,同时保证有一致的统计、调查办法。
不少人以为高校毕业生平均薪酬数据,是根据对每个就业的毕业生的实际薪酬进行统计后得出的,但从各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看,并非如此。这些数据其实是由相关课题组对毕业生进行网络调查而得出的结果。比如,四川大学和南京大学的调研均通过网络问卷完成,细察两校回收的有效问卷也不难发现,两者的样本结构有很大不同。
更值得关注的是,样本的代表性也存疑,各校的网络调查均由毕业生自愿填写,并没有对样本对象进行选择,那么自然是高薪酬的毕业生填写意愿更强,研究者对低薪酬毕业生的选择性忽略,肯定会得到失真的最终数据。即便是被填写的这些数据,由于是自我报告得来的,也很难保证它们的准确性。
鉴于以上种种,目前各高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因毕业生学历结构不同、调查样本不同,很难具有可比性,以此来评价各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情况,就难免会出现各说各话的情形。要让毕业生就业数据更具公信力、更具参考价值,就有必要对统计、调查发布就业数据的方法进行调整。
首先,应由独立的第三方统计发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鉴于毕业生就业情况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声誉、招生以及与社会机构的合作,由高校自己统计、调查发布就业情况,公信力会打折扣。其次,不能只关注大学毕业生毕业时的就业情况,要对毕业生的中长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尤其是进行雇主调查,以此更加全面、客观了解毕业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以及雇主对毕业生的能力及素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