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文(第三十一辑)

榷文(第三十一辑)

每一个人,在少年时期,都会有一段叛逆的岁月。亲子之间,或许是因为缘分太深,彼此都会产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这也许就是缘分的本真。在本辑《榷文》中,我给大家推荐了两篇以亲子关系为题材的文章,《风中的小风车》和《一碗粥的等待》。无论在主旨上,还是在艺术上,它们都有很值得玩味的地方,它们不仅可以介入到我们的创作中,还可以介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风中的小风车

文/宋赛

去年九月,我彻头彻尾地成为了一个面临中考大关的孩子。我原以为初三的空气真的很浓重,浓重到容不下一丝光亮,容不下一只小小的风车。这是妈妈让我觉得的,同时,妈妈又让我觉得并非如此。

或许是命里固有的愚笨吧,至今我仍不能游刃有余地征战于题场之中。现在想来,真的感谢那张伴我多年的桌子,那把分担我所有压力的板凳,还有那只风车,那只母亲教会我叠却又被母亲毁坏的风车。

过去的时光渐渐多了,秋味渐渐浓了。周末时,我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在秋风中看风吹落叶,看风吹风车,而是待在房间里写题。不过,闲暇之余,我常会站起来,看看空中漂浮的云,看看湖边静立的树,我从不愿因为生活的压力而丢弃生活的美好。但在那天,我照常向窗外望去,云不见了,树疯狂的摇晃着。我连忙伸出手去开窗子,手指却连续两次错开了窗板。于是,我静下心,闭上眼,几秒后顺利地打开了窗子,可迎面就是一阵冷风吹来,我不由得又闭起了眼、扭过去头,并用手挡了挡脸庞,顺着手指间缝隙看去,风猛烈的吹着,地上的落叶、纸屑被卷了起来,路旁矮树丛顺着风方向倾斜着,几近贴到了地面上;树上泛黄干透的叶子大多都被扯了下来,无奈的被风拉扯着向东向西。

呵,这叶子不就是我吗?无法随着自己的心愿去生活,只能被中考拉着、推着、赶着......我自嘲地笑了笑,放弃了对自身的控制。放任我的躯壳向后坠去。

“咚---”我呈“大”字躺在床上,两腿无力地搭在床边。

梦中,我去找周公,却看到了儿时母亲教我叠风车的画面,看着我兴高采烈的样子,母亲也笑了,笑的很灿烂。突然睁开了双眼,我起身走到书桌前,移开成沓的卷子,拿出了一张未经习题沾染的A4纸,裁成合适的大小后,照着记忆叠了起来。还差两步,母亲推开门,快步走了进来,上前两步一把抢了过来,大声喊到:“什么时候了还折纸,复习好了吗?”随着话音的落下,风车也碎了,笔静静地摔在了地上。

我捡起笔,我的右手颤抖着,想写字却不能,我狠狠的咬着左手食指的三指肚,睁大眼睛不让眼泪滴落。“呼---呼呼---”窗外,风声怒号。“你不能再这样了,你必须得把心放在学习上了。”屋内,母亲吼叫。“砰---”门被母亲摔出了巨响,我眼中的泪也滴落在试卷上。

第二天,母亲和父亲带着垚哥去了爷爷家。我依然留在家中写题。不知怎的,竟想起昨天的事情,“啪---”那支笔又被我甩到了墙上,我照往常一样推开卷子,斜靠在椅背上。我伸出左手紧紧抓住头发,紧紧地握住右拳。“啊---”我叫喊着,咆哮着,却无人应答。不久,一切声音都散了,只剩下风还在猛烈地刮。“嗡,嗡---”母亲给我传了条微信,是一条小视频。屏幕中央有个风车,风刮得厉害,风车也转的厉害,一圈一圈又一圈。母亲又来了条微信,这次是语音:“赛,知道你最近紧张,但你也要知道直面狂风才最美,就像你喜欢的那句话一样,最深的绝望里才能绽放出最美的风景。”顿时心中的烦闷烟散云散,我轻轻的捡起那支笔,这次右手不再颤抖。

我走到屋外,顶着狂风,看着前方。人生本就多风雨,怎能退缩畏前方?在风雨中前行的人,才是勇者。好想说,妈妈,您的爱刚刚好。

【江一点评】

母爱是伟大的,这是确信无疑的,但是母亲在任何时候一定是正确的吗?这是一个我们无法解决的难题。然而,生活本身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就像宋赛在文章中所写的一样。真实的生活与文章一样,有着误解、痛苦、挫折、无奈,同样也有着理解、欣喜、成功、希望。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有一颗宁静、柔软的心灵,耐心等耐美好的出现。如同文章所说我从不愿因为生活的压力而丢弃生活的美好。”这是文章的灵魂,也是宋赛的灵魂,这是多么的和谐,多么的有趣。在实际中,宋赛也是这样的,有担当,有隐忍,有希望,有坚持。他也被我误解过,被我伤害过,可是他从没有说过一句话,而是等待我去发现事实的真相,等待我走过去和他一起分享成长和成功的快乐。所以,从文章的内容来看,我认为宋赛的这篇《风中的小风车》是很有价值的,它启示我们什么是爱,妈妈的爱是爱,儿子的爱也是爱,它们并没有实质性的冲突,那么妈妈和儿子也没有实质性的冲突。这个主题像诗一样的美丽,像诗一样的健康。再者,本文的艺术性也是很强的,小风车是本文的线索,它见证了作者的童年,见证了作者的少年,见证了妈妈的关爱,见证了妈妈的责罚,见证了母子的欢乐,见证了母子的沉默,一个风车将情节和情感的变化串联起来。这样写非常有艺术的感觉,也非常有情感的力度。要做到这样,靠的就是语言,本文的语言是质朴的,但是却有着恰到好处的表现力,比如对细节的描写,“那支笔又被我甩到了墙上,我照往常一样推开卷子,斜靠在椅背上。我伸出左手紧紧抓住头发,紧紧地握住右拳。”这是一种痛苦的表现,但表现的是那么沉默和隐忍,让人心疼。同时,文章在情节上的伏笔、照应也做的很用心,体现出作者的匠心。“好想说,妈妈,您的爱刚刚好。”正是有了这种认识与情感的境界,作者才会在文字中越来越像自己。 

一碗热粥的等待

/胡殿芳

天空被泼墨染成了玄色,几家灯火划开了宁静的夜。马路边橘黄色的灯光丝毫不能让我感到温暖,那温暖属于别人,却不属于我,光芒忽远忽近,似飘忽在空中冰冷的火焰。

行在巨大的高架桥下,看着这巨龙的铁骨在我的头上向前延伸,一眼看不到头,真是像极了被无数小说所描绘的幽冥,两旁颜色不停变化的灯光,是魑魅魍魉的面庞,而我则是个漫步其间的活死人。

大脑中一片空白,最后的记忆是离开家门前的争吵和那沉重的摔门声。用冰凉的手摸出冰凉的手机,长按开机键打开了故意关闭的手机。开机时的铃声蔓延在巨大的空间里,回声听起来是那样的怪异。苍白的光照亮苍白的脸,记得出门时西天还挂着一轮残阳,而现在已是夜近凌晨了,天上泛着冷光的星星,冷眼看我,在苍茫夜幕中注视着我的行踪。

此时的我显得有些疲惫,出门时忘记带钱,晚饭还没有吃,生物钟被打乱的身体也在和我唱反调。可我仍不想回去,不仅仅因为那点不甘的火花,更是为了那一点点的面子。为什么她要用那样的方式将我的伪装撕的粉碎,我想不明白,也不想明白。

虽然心里不愿承认,可身体却很诚实。不知怎的,又徘徊到了家的楼下,迈着机械的步伐走上回形的楼梯,在幽暗的楼道里,凭借着身体的肌肉记忆找到了那扇厚实的防盗门。不经意间,手碰到了胸前的硬物,尽管没有灯,但从那熟悉的触感中,我知道是一把钥匙,一把可以打开这个叫“家”的地方的钥匙。

那冰凉的钥匙插入锁眼中,锁舌回落的声音碾碎了这楼道的幽暗,一缕白色的光伴着温暖的气息从门缝中溢出,点亮了我的双眸。

缓步迈进门槛,身后传来关门的声音,厚实的大门挡住了寒冷,白色的光将我包围,暖意为我卸去了步履的疲惫。桌上,一盘炒鸡蛋、一碟咸菜吸引了我的目光,走近后看,碟子下面压着一张白纸,只有熟悉的字体写的寥寥一行字“粥在微波炉里,还有两个馒头,早点儿吃完早点睡,明天我们心平气和的谈谈,好吗?”

走到微波炉旁,取出还存有度的粥和馒头,玉似的大米在灯光中是那样的剔透玲珑,馒头的余温在灯光中飘渺出奇妙的图景。在热气的蒸腾中,我好像到了那张写满沧桑熟悉的脸。喝一口热粥,嘿,还是熟悉的味道。

带着温暖入梦,这是星辉下多梦的一夜。

【江一点评】

殿芳这篇文章写得很险,同样,写得也很美。之所以说写得险,是因为这篇文章的人物只有一个,那就是作者自己,应该说这是很难写好的。之所以说写得美,是因为这篇文章的情节很清晰,即使是看似一任意识思维的流淌,但也呈现出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气象,这是很令人佩服的。读此文,我感觉好像是在聆听一位老友的絮语,自然而然,不事雕琢,但却从心底感到一种压抑和痛苦,让人为之叹息,为之担忧,为之欣慰,为之温暖。是的,亲子之间,或许是因为缘分太深,总免不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也许这就是缘分的本真吧。每一个少年,大概都曾有过一段文章中的经历,一段冲突,一场矛盾,一个心结,它们是不需要哄的,它们是注定要靠自己解开的。如同文章的事情,多数的篇幅里,没有解释,没有陪伴,甚至没有温馨的光明,而只有孤独、沉默和思考的黑暗。也许,我们会认为事情就此结束了,而实际上,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张字条,一盘炒鸡蛋,一碟咸菜,一碗粥,两个馒头,胜过了所有的语言。这就是叙事的艺术,叙事是需要设计的,即便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如果要再现出美来,也是需要设计的。当读到文章的最后,我心中是温暖的,畅快的,但在读文章的前半部分时,我也不觉得无趣。这就是文章语言的自然和高超了,本文的语言虽然自然、质朴,却带着一种心灵属性,可以给读者以除字面之外的更多更深层的东西。比如“在热气的蒸腾中,我好像到了那张写满沧桑熟悉的脸。喝一口热粥,嘿,还是熟悉的味道。”这句话就有着多重情感,写出了作者心中的温暖、愧疚、疼痛和快乐,很值得品味。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编剧,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荣获教育部关工委和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好老师”主题征文特等奖,写作教育事迹被国家级教育人物杂志《中国好老师》报道。

(0)

相关推荐

  • 心里有,是最温暖的爱

    春风乍起,柳梢绿 燕子回飞 云中锦书 暖暖在心 春花烂漫,缤纷色 情谊久长 冰心玉壶 岂在朝暮 初心常驻,终如一 父母恩情 坊间友情 均是长情 感恩在心,切记之 一路相伴 柴米诗书 均如心也 --今天 ...

  • 一路刮到天堂的风

    一 人们都叫他风. 风是一个半疯子,每日在村子里嘻哈着脸,悠闲逛荡,真的像风一样.只是这风着实是有些恼人的,就像患了神经衰弱症的人越想着睡去,越能听见它不停地拍打着窗棂:就像早起的人刚刚打扫完院子,堆 ...

  • 童年,母亲,风车

    烟儿的深居与行摄 烟儿404篇原创 品茗听书|行走拍摄 小时候喜欢风车 或许因为玩具是一种奢侈 人跑 风起 车转 那是种美妙的时刻 长大后看着风车 总禁不住唇边笑意 不自觉想起儿时 那风如梦车如风的童 ...

  • 母亲节,您想对母亲说的话……

    MOTHER'S DAY 妈妈的温暖,在幼年的童谣里. 妈妈的温暖,在青年的唠叨里. 妈妈的温暖,在成年的目光里. 妈妈的温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母亲节到了,快将妈妈的温暖细细品味. 祝母亲节快乐 ...

  • 最有智慧的妈妈:40年,她用一本书祝福了世界的妈妈丨母亲节特辑

    有这样一位妈妈: 她不仅写书.演讲,还创办了一个机构--智慧母亲. 1981年,出版了<智慧的母亲>一书,随后此书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 如今,40年了,她使用这本书及其相关学习资料,在全球 ...

  • 榷文(第二十一辑)

    榷文(第二十一辑) 在本辑<榷文>中,我推出了书瑞一篇关于兄妹情的美文,这里的美,不仅是主旨的美,还有艺术的美.一说题材是兄妹情,我们便会感觉到很新颖.但这篇文章的美真的不全在于题材的新颖 ...

  • 榷文(三十二辑)

    榷文(第三十二辑) 爸爸.妈妈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我们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恩呢.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赐命之人.父母,赐予我们生命.在我们来到这世上后 ...

  • 《增广贤文》三十一~四十全文,翻译赏析

    三十一 [原文]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译文] 力气单薄就不要去背负重物,说话没分量就不要规劝别人.没有钱就不要到人群中去,遇到危难千万别去求亲戚. 三十二 [原文] 平 ...

  • 钟波诗作第三十一辑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带来好运哦! [钟波诗作第三十一辑] 三角梅 作者:钟波 三角梅不是树 也不是草 这种藤蔓植物开花 像吸多了大地的血 藏不住冒出來 哪怕是路过 锋利的刺不挂你道道伤口 至少也要捞你几根 ...

  • 陆水古韵 | 赤壁怀古第三十一辑

    赤壁怀古第三十一 本月同题: 时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仪式.并对在各自平凡岗位上做出杰出贡献的29位平民英雄授予了"七一勋章".他们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立 ...

  • 榷文(第二十七辑)

    榷文(第二十七辑) 本辑<榷文>,我推出两篇关于花草的文章,<又闻花香>和<墙角一抹青>,作者分别是王笑威和张贺青.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具有一种共同点,即展现温柔而坚强 ...

  • 榷文(第二十三辑)

    榷文(第二十三辑)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虽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但却呈现万物的时间,或者说万物的时间贯穿在文字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之美,在于它对世界.人生的逼真描摹.也便是说艺术的美丑,不在于作品的内 ...

  • 榷文(第二十辑)

    榷文(第二十辑)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的文学主张适合于任何时代,当下也不例外.目前的教育改革也是如此,文章不应该是模式化的高考体,而应该是生活的投影,心绪的流 ...

  • 榷文(第十七辑)

    榷文(第十七辑)     己亥新春,<榷文>继续为大家推出当代青年的优美时文,与大家共同探讨艺术,追求美善.这一辑的<榷文>推出两篇文章,分别是<爸爸在想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