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双减发布会: 这两个基础教育的方向性变化,每个家长都必须重视

作业考试评价体系方向上的变化。

之前我们在文章里就多次提到过,整个教育改革里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

这次发布会上,北京市教委的副书记、新闻发言人李奕就对这个进行了比较清晰的解读。

北京是双减的试点,可以说是政策的风向标,所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们要再强调一下,这是所有家长都应该注意到的方向性的改变。

先说作业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发现还是有很多人对作业的减负有误会,觉得作业减负就是不写作业了,担心孩子要是不做练习,就不可能学好。

对这个,在这次发布会上李奕又再次明确的解释:

作业的减负,不是不做作业了;

作业量的减少,也不是简单的、按比例的机械减少数量;

减负,是减掉机械重复、惩罚性的作业,改成功能性的作业。

功能性是什么意思呢?

包含三个方面:

一种是基础巩固,也就是对课堂上学的内容进行练习。这一类作业还是必须要有,但是会少而精;

一种是诊断性,就是说通过这个作业,要能够看得出来,孩子哪个知识点掌握了,哪个知识点没掌握,问题出在哪里;

还有就是分层次的弹性的作业。

这里李奕也明确的说,作业的内容上,针对不同孩子是可以有弹性的。

也就是说,学的吃力一点的孩子,多巩固基础;学有余力的小孩,可以多学一点。

包括学校每天两个小时的课后服务,里面有一块重要的内容,是课业的辅导答疑。这个辅导答疑,也可以和作业一样是分层的。

意思就是,学不好的,在学校要能学好;学的快的,在学校也要能吃得饱。

那么,这会不会造成不公平呢?

我倒觉得不会。

因为孩子与孩子之间,在学习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五个手指也不一样长短。以前上培训班,也就这么两个目的。现在和以前的差别只是,是在学校来完成,而不是在培训班完成,家长要不要花钱、花多少钱的问题。

像北欧国家,比如芬兰,他们的学生也接受补差或者提优课程,但这些课程大部分是由公立教育体系提供的,而不是来自课外补习。

这和打击培训班是配套的,一个堵一个疏,都是为了避免优质教育变成商品,变成资本的玩物。

至于怎么实施,一个重点就是要把作业的布置纳入到教研体系当中,就跟做教学计划似的,有专门的人来研究,每一课每一个单元,怎么样给孩子布置作业才更科学。

第二个重点就是要求老师要全批全改。

这个全批全改,不仅仅是看孩子有没有做完作业,判个对错,还要通过分析这个孩子的作业情况,来分析到底是哪个知识点没学会,对每个孩子有个非常清晰的针对性的了解。

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实施起来会有难度,也会有过程。

目前北京的一些学校已经有了详细的课后服务安排。我一个朋友女儿的小学,每天课后有一个小时,是作业辅导,另外每个星期里有几天会安排不同学科的答疑。

具体的效果怎么样,我们还得拭目以待。

再说考试评价

之前我看到过一个家长的留言。

这应该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不过,这在对政策的理解上,是滞后的。

其实去年,国家就发布了一个《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这都能看出它的“重量级”

文件里说:

在中高考方面,要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具体是要怎么改呢?

李奕说,就是很明确的两点:

第一,考思维品质,而不是熟练度。

什么意思呢?

就是看孩子能不能把一个概念吃透,会不会举一反三。靠背公式、靠反复操练熟练度来取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在《重磅解读:双减政策下,家长和孩子路在何方?》那篇文章里就举过高考命题专家组成员杨振峰说到的一个例子:

他说,3+2=5,在学校学的是十进制的题目。但是考试可能出个8进制题目,63+36等于几?

如果孩子只是机械的提高计算速度,那它看到这道题就蒙圈了。但如果孩子完全理解了进制是怎么回事,那他计算速度虽然不快,但一样可以在未来的考试里取胜。

第二,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在中考、高考题里面已经出现了。

以前很多家长会说:你什么都不用管,只要把书读好。这样的理念已经适应不了这个时代了。全部的世界只有培训培训学习学习的刷题家,很难适应未来的考试。

孩子必须得有更多的时间,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广阔的知识面。

关于这一点,诞姐在《刷题鸡娃圈遭重锤?从中考看一个重要的方向变化》的文章里有更详细的解读,大家可以复习一下。

发布会上,李奕总结了一句话,给大家划一下重点:

不管是作业,还是日常的考试,乃至于中高考,未来都会向这两个方向变化。这是未来基础教育的方向。

之前我看到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说,现在高中已经推出新课程、新教材,又在修订义务教育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当课程标准修订以后,马上还要修订教材。

未来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的修订,都会非常重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其实考思维、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两个方向,我们以前在文章里就反反复复多次说到过,这算是“官方实锤”

在这样的风向下,家长要怎么办呢?在以前的文章里我们也写到过了,大家可以复习一下:

《三问“双减“政策:作业减负,还不上培训班,有可能学的好吗?》

《7岁孩子,1个寒假,做300多份卷子? 疯狂的作业背后,这些道理家长不懂!》

虽然政策的效果还有待考量,虽然这样的变化可能更费妈了,但至少我们要知道,这才是未来正确的努力方向,费妈可别费错了地方。

*快速了解帝呱呱星球,可以点击下方专辑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