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莫言对语文教育的建议,对语文教学有何启发?
【教育读书】
莫言对语文教育的建议,对语文教学有何启发?
文/王 营
最近,在网上读到一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谈语文教育的文章。文中,他以一个作家和独特视角,谈了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笔者认为,这些意见和建议针砭时弊,切中肯綮, 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一是倡导学生大量阅读。众所周知,莫言只有小学毕业水平,没有接受过中等教育,更没有去记忆大学中文系里那些繁琐的文学知识,却最终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我想得益于他在青少年时期的大量阅读。莫言认为:中学的语文课,起码应该拿出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只要不是反动的、黄色的,学生愿意读什么就让他们读什么。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虽然不一定是真理,但肯定有道理。如果我们的中学生,在六年的时间里,能读一百部古今中外的名著,那写出来的文章将会有另外一番气象。即便他一辈子不写文章,这一百部经典,也必将使他终身受益。
这一建议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家长和教师不可过多给学生规定阅读书目,要求学生必须读什么书,只有感兴趣的书学生才能读下去,因此要让学生凭兴趣阅读;另一方面,阅读要达到规定的量,中学六年的时间里,要拿出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想办法读完一百部中外名著。我想,如果能达到这个阅读量,中高考阅读和作文,学生当不在话下。
二是语文课上不必让学生记忆语法和逻辑知识。莫言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在青少年时期获得一种对语言的感觉,只怕一辈子都很难写出漂亮的文章。而所谓的对语言的感觉,只能从大量的阅读中获得。至于语法逻辑之类,八十岁也可以学得会,而且很可能因为有了多年的使用语言的实践,学起来会事半功倍。
对此,莫言建议,要像五六十年代那样,把语文教材分成《汉语》和《文学》两本教材。他说自己幼时失学在家,就是因为反复阅读了家兄用过的《文学》课本,才培养了自己最初的文字兴趣和文学修养。让孩子们像嚼蜡一样去学那样枯燥的逻辑、语法,毫无疑问是一桩苦差事,我们完全可以把语文课教学搞得趣味盎然。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也用不到自己母语的语法,一个基本上不懂语法的人,完全可以正确地使用母语说话和写作。
莫言的这一建议与吕叔湘先生对语文教学的建议不谋而合。事实上,语法逻辑知识,体现在对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中小学时期,学生即使学会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句、补语和单句、复句,修辞、三段论等复杂的语法逻辑知识,如果没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打底,学生照样还是读不懂一篇完整的文章,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
三是极力反对语文课对文章进行串讲分析。莫言以吃饭类比阅读,他认为,从比较低级的意义上说,阅读就像吃饭:上来一道好菜,色、香、味俱佳,吃完了,心情很愉快,身体很受用,对大多数食客来说,这就是终极的目的;如果吃完后不让走,非要他说出这道菜是用什么原料构成,用什么方法制作,包含着什么样的营养价值,那就很可能让他把吃下去的呕出来。
当然,厨师进修班的学员和营养学专家另当别论。我想在日常的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是把阅读当成一种休闲,是为了在阅读中得到乐趣,谁也不会把在中学里学到的那一套,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运用。这种分析文章的方法,其实也不能提高写作水平。所以,基本上可以说,我们的孩子在中学的语文课堂上学到的很多都是没用的东西。
对此,莫言认为,应重视学生阅读的主观感受,允许学生对一篇作品作出他自己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分析,只要是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算他对;甚至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与老师唱反调,与作家的创作意图不一样也没有关系。
作为一名文学家,莫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佐证,从批判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出发,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虽不能给学生的中考、高考带来多少实惠,但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