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得好诗”028:《悲伤的感觉》(草屋)
南人品读:
一个“人”字,一撇一捺,站直了,别趴下,就需要支撑。
支撑有多种:钱、人脉、遗产、靠山、才华等等。这些支撑都以“我”为中心,全都用来给“我”撑腰——一捺撑住一撇。
这样的“人”与“我”是画等号的,其他“人”都是关系,都是利用工具,今天尊重你,是你在那个位置,有利用价值,只要你有喜好,你有短处,就可以买通你,包括控制你、陷害你。
不少干部退下来不久,便会抱怨世间遍地“白眼狼”——那些自己帮助和提携过的人,如今对自己“视而不见”。
其实这路货色,说白了,他们从来就没把你当“人”看,你只是他们用过后丢进角落的工具!在台上,可用你,天天拍你马屁;在台下,他再拍你,哪还有功夫拍现在正在台上的人?
你被这样的人利用,最后不受待见,也是活该。谁让你当初只喜欢投你所好、溜须拍马、阿谀奉迎之徒?
二个“人”字,可以组合成“仁”字,“仁者爱人”。
“仁”字最最根本的是,心里能装下另一个人。两口子七年之痒,就是双方的优点逐渐模糊,棱角全都暴露、必须磨合之时。磨合好了,后面一帆风顺,磨合不好,要么分道扬镳,要么一起抱一个雷,等着哪天爆炸。
从“人”到“仁”,是个人成长的一次重大飞跃,跳出了“我”,开始找寻能与自己互相支撑的另一个支点。
心中有他人,才会真正关注对方,了解其喜怒哀乐、优点缺点,才会有真正的赞扬与尊重,才会有贴心的关怀与帮助,而且一切都是真心实意、自觉自愿的,对他人的帮助也都是救人危难、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虚情假意的那种。这样的二“人”的相处,会越来越信任,越来越融洽,最终实现“1+1>2”。
当然,比“仁”更高的境界,是心中只有众生。当“仁”者发现天下有那么多危难,那么需要自己帮助的人,他会做出决断:为了众生,个人利益一点都不能留下,多留一点,便会少救一人。这就是我们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看到的“要是我把表卖了还可以多救几个人”那感人的一幕。
现实生活中,围着“人”转悠的估计占到了百分之八十,到达“仁”字境界的有百分之二十,真正“舍己为人”的估计不到百分之四。
草屋的这首《悲伤的感觉》,读后让人心中一颤,“颤动”的核心,就在于“我”与“朋友”的瞬间“换位,”以及“换位”后内心感受的180度逆转。
这个逆转非常珍贵,它是人作为“以我为中心”的单个“人”的良心发现,这种发现来自于自我内心突然想装下另一个人,装下的方法是“将心比心”,哪怕只是瞬间的换位。
这是人在自我的成长中第一次找对了方向——由“人”走向“仁”的第一次迈步!这个瞬间被草屋抓到了。
其实,人的成长道路,后面还有很长。
“两点决定一线”,以前的“我”只是一个点,光再亮,也是发散的,向四面八方奔跑,累得半死不活,最终一事无成;而心中有了他人,并且始于互信互爱的关心与合作,一条射线就画出来了。
由点到线到面到体……一次次上升维度,你的心不就已经与世界联成一体了吗?
这一次的悲伤,因其醍醐灌顶而显得异常珍贵。
同时,这首诗也在启示大家,生活中多一些换位思考和将心比心,想想他人,装下他人,谁说你未来不能拥有世界?
草屋,男,60后,诗人。
南人,诗人,现居北京。
“南得好诗”001:《七十多岁的爸爸在喊他的妈妈》(沈浩波)
“南得好诗”020:《地火——在老G伊沙的图书室》(庞琼珍)
“南得好诗”023:《参加诗会的下午看中一栋房子》(杜思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