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不朽,叫校园里的田家炳楼
01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
7月10日,香港一位99岁的老人安详辞世。
他一向行事低调,但他的离去,却引起了媒体和网友的极大关注,他的为人,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誉,他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传颂。
他,就是香港慈善家田家炳。
02
说起香港的富豪慈善家,我们往往脑海里会想起李嘉诚,想起邵逸夫。
其实,田家炳跟他们相比,毫不逊色。
有人曾这样评价田家炳:他不是香港最有钱的,也不是捐钱最多的,但是把自己总资产的80%都用于慈善事业的富豪,在中国只有他一个人。
至今,他成立的基金会已在国内资助大学93所、中学166所、小学44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20所、乡村学校图书室1800余间。
甚至,在经济危机时,他为了兑现捐赠的承诺,把住了几十年、价值上亿的豪宅低价出售,自己去租房子住。
03
在田家炳的慈善捐助中,核心是教育。
在一次访谈中,他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田家炳16岁时父亲去世,只能忍痛辍学,小时候没读多少书,成了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后来他发现,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人们的素质都很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的发达。
他深深体会到,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创业,对国家的发达兴旺有多重要。
他认为,13亿人口是中国的一个大“包袱”,而办好教育,就能把这个“包袱”变成财富。
而他资助的重点,是中小学,在捐赠给大学的时候,也主要是捐给师范大学。
因为他认为大学并不是谁都能够念的,但有了中小学,每一个学生就都能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也能够给高校输送好的生源。
所以,基础教育、贫困地区,成了他捐助的重点,因为这样投入的捐赠所产生的效应可能更大,“回报率”更高。
04
没有谁能够不朽,但我们所做的事业却可以长存。
而在所有最能够对国家、民族和个人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业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是教育。
据说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没有中断,得以保存至今。
我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
我们一直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
记得在“我是演说家”节目里,罗天的演讲《听奶奶的话》打动了无数人,其中关于教育的一段特别令人印象深刻:
那个时候的农民会把自己仅有的一些土地,大家东拼西凑变成一块完整的耕地,由当时全村的壮年去轮流地耕种,这块土地的收成就是先生的薪水,这样更多的孩子就有读书的机会,这块田被称之为学田。
这是从宋代以来,就流传于我国农村的一个古老制度。它的产量一般会高于其他土地,家长们会精心地耕种,因为他们自己明白,他们种下的是文明,而收获的是孩子们的未来,对文化的尊重。
……
正是我们对教育的重视,对文化的尊重,才使得我们的文明能够薪火相传。
05
在田家炳的心中,就有一块学田。
他说,中国的希望在教育。
他这样认为,并为之努力。
其实有千千万万个有识之士也都认识到,中国的希望在教育,并身体力行。
但客观地说,现在这样的人还太少。
富起来的人们,更多的人把钱花在了声色犬马上,使得我们国家已经变成了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
没富起来的人们,则把富人当成奋斗的目标,希望过上他们那样的生活。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像田家炳一样,捐资逾10亿却穿旧衣服,戴旧电子表,月消费3000元。
但我们确实应该形成一种风气,每个人都想着为教育尽一份力,能力小的捐一元钱、能力强的盖一座楼,把我们教育的根基渐渐打牢。
这对我们国家,对我们个人,都更有意义。
06
有一种不朽,叫校园里的田家炳楼。
打再多玻尿酸、羊胎素,容颜也终究会老去,买再多的私人飞机、豪华别墅,也终究是一场空。
唯有矗立在校园里的大楼会铭记你的名字,里面传出来的读书声让我们知道,你的生命已融入到文明的延续当中。
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出现更多的田家炳,希望我们的校园,出现更多的田家炳楼。
只要大家都把教育当成一种事业,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让更多的人受到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国家才更有希望。
作者:遗君明珠,教师,自媒体平台作者,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文章影响了亿万学生和家长。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