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与自然的鸣奏曲
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今年全球的恶劣气候灾害特别多。
欧洲经历了史上最热夏天,郑州遭遇了“千年一遇”的大暴雨,9月1日的极端天气更是让整个纽约市因暴雨而陷入瘫痪。
太多的巧合,就不再是巧合了。
前不久,联合国发布了一份《气候问题评估报告》,发出尖锐的警告:人类现在已经处于红色代码的紧急状态,如果不立刻采取行动保护生态,未来会大难临头。
一般来说,政府机构撰写的报告用词不会如此犀利直接,这多少也反映出了事情的严重性,因此在海外掀起了轩然大波,几乎主流媒体,如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都报道了这一新闻。
当其他国家为生态环境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可能有人发现了,中国是第一个提出“生态文明发展”的国家。
这构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议题:在现代化道路上,中国为什么率先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密码?
或许,有一个现象可以作为解释,那就是中国的“农业女性化”。
与众不同的中国式抓手
铺天盖地的海外新闻报道,几乎指向了一个意思:如果人类没有造成气候变化,就不会遭受像纽约飓风那样的自然灾害之苦。
相比之下,中国的状况似乎要好得多。
举个例子,同样是全球化大都市,上海七月的平均气温在35度左右,而今年意大利报告的最高温度是48.8度;面对“史无前例的暴雨”,北京的灾害响应机制比纽约要好得多,极端天气下伤亡人数更少,城市也没有因此直接停摆。
按照联合国报告的逻辑,未来地球的平均气温一两年内就会上升1.5度。岂不是说,中国大多数城市会变得比欧洲、北美等现代城市更适合人类居住?
这种差异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中国的传统自然观。
环境问题,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危机之一,因工业革命而崛起的英国就深受环境问题危害。煤炭的大量使用产生的废气,让伦敦成了著名的“雾都”,甚至在1952年造成了严重的伦敦烟雾事件。
向外扩张的进程中,西方国家同样大量攫取当地自然资源,比如非洲的“血矿”疑云,就是西方一些矿业公司从非洲军阀手中,购买用残酷手段驱使矿工开采出来的矿藏。
这种将自然当作索取对象的态度,源于16世纪到17世纪西方兴起的机械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架机器,人们的任务就是用一切手段来征服、控制、操纵这部机器。在这种观念指引下,自然只能让人类予取予求了。
这种文化基因也影响了当下西方民众对气候危机的态度,有许多都表示怀疑或不屑一顾。耶鲁大学气候变化传播项目的调查显示,2020年只有26%的美国人认为自然已经发出警示。
这时候读者们可能发现了,中国文化似乎和上述画风完全不一样。
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国传统观念不仅在个人趣味上强调“天人合一”,在国家治理上也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礼记》中记载的“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麝卵”,就是爱护自然、不竭泽而渔的意思,将其作为仁君和君子的标准。
可以说,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农业文明、整体自然观从未缺席。
第二,中国的农业女性化。
如果说“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刻进DNA的思想指南,那么广大妇女参与农业生产,则是中国农业生态得以保持的重要原因。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收入更低、更需要照顾家庭的女性则大量留守在农村,成为农业建设的核心力量。
2006年的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女性在从事农业劳动者中的比例已提高到61.3%,一些农业大省如山东,妇女在农业劳动力中的比例更高达到65%。这时候,生态环境保护就取决于女性了。
一方面,女性在施肥、喷洒农药、大水漫灌等劳作中的操作是否合理、是否有环保意识,会直接影响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
另外,女性也是环境治理项目的主要参与者,比如在植树造林、种草打网格等工作中,女性也占到多数。
因此,我国早在上世纪编写《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时,就提出了“增加妇女在环境和发展领域中的决策管理人员比例”“促进妇女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等主张。
女性,早已是中国生态建设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股力量。
第三,中国的数智化浪潮。
当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人汇聚在大型城市与城镇,他们靠什么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呢?
可以肯定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靠的不是稳定或有利的气候,而是改善自然环境的努力。让极端气候、恶劣天气影响的人数和损失越来越少,同样是一种巨大的胜利。
这就离不开中国遍地开花的数智化建设了。
和一些国家在数据、公共设施等层面争议不断、难以推进智能化建设的局面不同,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国快速推进。
近年来,中国已经建成了综合气象观测产品系统“天衍”、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综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天衡”、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天镜”等国家级气象业务系统和平台。
许多城市也都纷纷将人工智能、气象大脑等引入城市管理当中,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
比如“天衍”系统,就可以对冰雹、雷暴、大风、强降水等天气进行实时精准监测和预警,让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的企业可以更精细化地安排生产生活,规避潜在危害。
这些数智化实践,也让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变得更小、更不可见,让居民收获安全感与幸福感。
文化、女性、科技,三者交融在一起,奏出了具有中国味道的生态奏鸣曲。
沿着女性科技的脚步打开未来
当然,在气候问题面前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与全世界“同呼吸,共命运”。正如联合国报告中所说,未来气候变暖、强降水、干旱、强烈的热带气旋等等,都可能进一步推动温度、降水量、海平面和冰层覆盖的变化。
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什么呢?可以由浅入深,分为三步:
第一步,适应变化。
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咳咳……实话说,今天人类所能做的动作,都很难阻止全球表面温度继续上升。
作为个人而言,做好气候变化的适应工作更加重要,比如为更加频繁的停电做好准备,储备足够的家庭救灾物资,建造防洪屏障等等。
这时候,女性在社会分工中作为物资收集、分配的角色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第二步,限制变化。
从长远来看,减少碳排放,可以有效减缓地球气候向破坏性变化发展。因此,中国也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科技不仅是因,也是果。
一方面,数字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成为新的用电大户和碳排放增长点。目前,许多科技企业都在研发绿色低碳的数字基础设施,比如更环保的全闪存存储、AI优化能源消耗、
同时,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也在节能减排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尤其是在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行业,借助数字技术优化生产物流等环节,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在与产业的交流中我们发现,能源领域已经达成共识,不仅伤害环境的企业没有未来,不能给环境创造正向价值的企业同样没有未来。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就成为企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第三步,寻求转型。
除了被动应对,人类还需要找到另一种发展之路。每次人类出现危机的时候,女性视角总能提供另一种解题思路。
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也面临着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酸雨肆虐等一系列生态危机,一些学者开始探索女性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了新的主张。通过解决女性问题、激活女性力量,来带动生态发展和环境保护。
其一,当下的社会分工,决定了女性对环境资源有着更强的依赖,更紧密的需求。因此,改善女性问题能够直接推动环境问题。
比如广为人知的“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就是着眼于西部贫困干旱地区农村妇女的现实问题,也为当地环境带来了改变。此外,女性也承担着采薪做饭等家务工作,农村新能源建设的沼气工程,在减少妇女繁重体力劳作的同时,也降低了燃烧柴火秸秆等带来的空气污染,改善了环境质量。
其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被视为女性特质的关怀、同情、尊重、关爱等情感,也应该变成一种人类共同的素质,从而更好地推动生态保护。
鲁枢元在其《生态文艺学》中提出,(西方)“现代文明中的一切偏颇,一切过错,一切邪恶,都是由于女人天性的严重流丧、男人意志的恶性膨胀造成的结果”。
这些更具有女性化色彩的特质,应该从女人扩展到全人类,从人扩大到整个自然界。
一个更接近于女性的地球,为所有人提供一个解决生态问题的新视角,打造一个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