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为什么没有人敢乱搞艺术创新?
一定要写好楷书,抓好这个根本,不要跟风而下...
本节图文来自田蕴章系列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第157集:“楷书的尴尬处境”与“劳”字。
▼
主持人:田老师,我也有一个问题。比如我发现,自从咱们书法复兴以来,我觉得咱们楷书好像也慢慢地遭受到一些冷遇,在一些大型的书法展览的过程当中,好像和行草书作品入围的比例好像不是很成比例,行草书入围的比例非常的大,这又为什么呢?
田蕴章:是是是,跟刚才的这个话题这是一致的。就是不仅柳体收到冷落,欧颜柳赵都收到冷落。他们会说,你直接模仿了欧阳询,那么就等于是临摹作品,尽管你写的词句不一样,但是明显看是柳体,或者是欧体、赵体、颜体。
实际上,在前些年,褚遂良的字就备受青睐,它很吃香,很走红。其实临摹得也都像褚遂良,但是因为学褚遂良的人少,那么评委们觉得褚遂良的字可能新鲜一点。
再过几年,现在还没有人写虞世南,再写虞世南的时候,又会受到一些人的重视,就觉得新鲜一点。欧颜柳赵大家见得太多了,于是就觉得不新鲜了,这就是评委的目光的局限性,这也没有办法,我做评委也难免有这些倾向。
但是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说,整体楷书入围、获奖的作品,就像你说的,极少极少,这个原因,是一个社会的大背景。
我们当今经济大潮到来的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心浮气躁,不仅是书法界非常浮躁,其他的领域,特别在文化领域,都非常浮躁。很多人就是我们经常批评的那种急功近利,着急地想着一口吃个胖子,解决问题,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而且全国的书法展都促使你在这方面追名逐利。实际上,办展览的人,我们要得钱、我们要得利,你们参展人,你们要出名,于是二者叫做什么双赢、互补,搞这种东西。整个的学习楷书的人就越来越少,因为你入选率太低,所以写了之后费力不讨好,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说楷书太难,这也是老生常谈。我们和很多朋友讲过,写楷书真的是没有十年的功夫,你就不能够自己独立。也不管你多么聪明,你再聪明,你没有一个基本的时间,就是说“书必有年”,我们常说这句话“书必有年”,就是你学习书法,必然有个起码的年代关系。
像有些老画家们说过,他说,二十年可以出一个画家,三十年才能出一个书法家。所以有些人,你比如很年轻,他可能刚练三年五年,他就入选全国展了,也不可思议。你说他是天才吗,是神童吗?也不是,但是就是一眼看高一眼看低的问题。但是真正要把楷书写好,没有十年的功夫解决不了。
所以我这样一说的话,可能把很多的初学者吓退了,知难而退,哎呦这东西这么难,我可不写了,那干脆我也投机取巧,写个篆隶可能轻松一点,写个行草书,可能能打点马虎眼吧,这种情况,投机心理就出现了。实际上,你真正想把书法学到手,你必须在楷书上下过硬的功夫,这个问题不解决,那就是现在那些个行草名家们,我们可以武断地说,他们都存在一个先天不足的问题。这个先天不足,就集中表现在他们在楷书上没有功力,所以其他的东西出来之后,也都是浮光掠影,因此我们感到书法前途殊堪焦虑。
主持人:那我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我觉得楷书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因为它看得懂,它可以说是群众基础非常牢固的,为什么还备受冷落呢?这是什么原因呢?
田蕴章:这个问题又是一个历史上的问题。
楷书自从唐代到现在,它成为一个统治性的书体,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问题。比如说秦代时期,它是以小篆为统治性书体;周朝时期,以大篆为统治性书体;到了汉朝,以隶书为统治性书体。汉末到晋代,就是东晋西晋这个时间当中,它好像是一个转型期,是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都并用的一个时间,特别隶书过渡到楷书这个时间很漫长,魏碑也是这么一个转型过程的一个过渡性书体。有人说它很多带有隶书的痕迹,也有说它已经基本转型为楷书,但是总体来说,到了唐代,楷书真正才基本定型。因此说,楷书唐代是最辉煌的时期。
但是这个问题说来又麻烦。自从到唐代开始楷书被定型之后,一直到现在,这个楷书成为统治书体时间最长,将近两千年就是以楷书为上,就是统治者的一种态度。那么就是说,强令科举当中必须写楷书,如果你不写楷书,就不可能录取你。以书取仕也首先是楷书,楷书写得好,就是以实用为前提的。
那么这个延续,一直延续到我们现在。大家现在从群众的心理,从专家的心理是一致的,应该强调楷书的作用。可是对于那些个已经成了名,而实际上楷书有问题,但是通过闪转腾挪,最后达到出名得利的目的,所以这些人写不好楷书,于是就找了很多的理论依据,实际上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楷书不是艺术、楷书太死板、学楷书的人大部分都是书奴、老手派等等。那么就在这个领域当中,有很多人在挖苦、贬低楷书的作用。
而实际上,楷书深得民心,广大群众看到楷书写得好的人,心里非常敬佩。因为楷书,就我经常说的,“楷法无欺”。“楷法无欺”,写楷书是半点欺骗行为不可有,你写错一个点,写错一个横,马上看得非常清楚。你写姓曹的时候,可以乱乱哄哄写一片,别人不注意,看个大体章法,还说得过去,就混过去了。楷书细盯一下,离近一点一看,就问题百出。所以楷书很难做到。
你看他们在强调创新、革命,有几人在楷书上搞什么创新?
主持人:没有。
田蕴章:为什么?因为这里边真是童叟无欺。包括老年人,包括小孩子,一眼就看出些好坏来。所以在这点上,楷书被冷落的原因,就是现在很多人为了回避楷书,天天强调书法是艺术、书法是艺术,因为说的是艺术当中讲究变化,草书又表现性情什么的,容易表现出一些性情来,于是楷书这东西必须入境,入境写出字来之后,你规范了一种,所以从艺术角度去审查楷书的时候,就不像行草书那么灵活多变,于是很多人就冷落这种书体。这就是我们在口号上,在这个引导上出现了一个误差,导致了楷书备受冷落。
实际上,将来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就是民心所向,大众非常喜爱看你写好楷书,到底看看你规规矩矩地写个中国字是什么样,你规规矩矩地拿出真功夫来让我看看你,我敬佩你。但是你拿起笔来就是龙飞凤舞,就是张牙舞爪,让你写个楷书,你写的就是完全不像样子,于是有人就怀疑你的书法水平。所以这个问题,只有慢慢慢慢地,时间长了。但我相信一点,不得民心者,他不能长寿。
主持人:刚才田老师说得非常好,你看咱们中国书协也多次举办过这种正书展,也是在大力提倡这个楷书。
田蕴章:实际上,中国书协搞过很多次的正书展,但是正书展里面,有些东西偷换概念了。比如说叫正书展,我们应该说现实的意义所指的正书就指的是楷书,它也就把当初的隶、篆放在一起,因为隶书篆书也在当年曾经被视为是正书过,所以它就牵强附会地拉来,硬拼凑在一起,楷书篆书隶书都放在一起来写。
这还就罢了,但是它把草篆、草隶、行楷、楷行这种书体都放到里边来,于是正规的工楷这些字,入选率很低;正规的楷书、工楷,获奖的几乎没有。而他们所青睐的,就是那些个半行半楷的东西,因为半行半楷才可以写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或者是斜斜正正,表现什么变化,而真正工楷,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每个点画都是一丝不苟的东西。评委们很多人都来不了,所以他也不愿让这些入选,甚至他也看不太懂。于是就是在这些问题上,限于水平问题。
我所说的并不是他有什么私心,但是因为他个人具备的那些长项,他没有,所以他就面对这些个他自己生僻的领域,他不愿过多涉足。因此,他们长于行草,所以经常把一些个带有行书味儿,甚至带有草书笔意的楷书拉进来,当做工楷来对待了。对于这个问题来讲,我们只能表示遗憾,没有办法,权力在人家手里,我们只能是在旁边提出一个问题来,供大家考虑。
我可能说得过于片面、过于绝对,但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的问题呢?当然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解决不了,但是我们还是要不停地来呼吁,让大家写好楷书,把功底打牢。我曾经说过楷书的两个意义,一个意义是直接影响行草,楷书写不好,就等于行草先天不足。
主持人:它相当于是地基。
田蕴章:对了,地基,这是一个作用。第二一个问题就是它独立的审美能力,它不用依靠行草,自己独立地有审美能力。所以在这两方面,大家都要注意,一定要写好楷书,抓好这个根本,不要跟风而下。
【未完待续,接下来讲解“劳”字楷行草技法 】
【歡迎轉載,转载请注明来源】
说明:本系列书法讲座,已获田蕴章先生首肯。
我们标注“原创”标签仅针对于文字、动图,并已设置为“可转载”。
原讲座视频归版权方所有。
讲座视频
文字编辑/彭澎
动图制作/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