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言大辞典:待人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语出《书·秦誓》。别人有了本领,就像自已有本领一样;别人有才能,有崇高的道德,就从内心喜欢他。技:技艺,本领。彦:有才德的人。圣:指道德崇高、完美。

【人之有善,若己有之】语出宋代邓牧《名说》。别人有长处,就像是自己有这些长处一样。意谓不能妒人之长,而应当像对待自己的长处一样感到高兴。

【人有德子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语出《战国策·魏策四》。别人对自己有恩德,这是不能忘记的;自己对别人有恩德,这是不能不忘记的。意谓人应当牢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而不能念念不忘自己对别人的恩德。德:恩德,好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语出清代汤斌《汤子遗书》卷一。人们又不是圣贤之人。谁能没点缺点和错误呢!意谓不要责人太苛。语本《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孰:谁。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语出《孟子-公孙丑上》。谓人都有怜悯之心。孟子认为,人的同情心是“仁”的萌芽。这实质上是他推行仁政的思想基础。忍:残忍。

【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语出《列子·说符》。谁喜爱我。我就喜爱谁;谁憎恨我,我就憎恨谁。前有“度在身,稽在人”二句,通读可知其意:我有礼度在身,爱我者必有礼度,故我必爱之;恶我者必无礼度,故我必憎之。恶(wu误):憎恨。

【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别人对我好,我也对他好,别人对我不好,我也对他好。谓应当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对反对自己的人,也要亲近、团结他。

【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语出宋代梅尧臣《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诗。对地位低于自己的人,不傲慢相待;对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不特别逢迎其意。意即要平心待人。下:地位低的人。接:对待。上:地位高的人。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语出元代施惠《幽闺记·皇华悲遇》。意谓乐于助人,自己亦得人助。方便;便利;帮助。

【与人当宽,自处当严】语出清代唐甄《潜书·取善》。对待别人应当宽宏大量,自己为人处世应当严格要求。与:对待。宽:宽宏,不苟求。自处:处置自己,对待自己。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语出《荀子·荣辱》。用好话赞许别人,比布帛更使人感到温暖;用恶语伤害别人,比用矛戟刺伤人还深。与:赞许。帛(bo勃):丝织物的总称。

【义者不亏人以自益,况伤人以自损乎】语出《战国策·燕策三》。讲义气的人从不减损别人以增益自己,又怎么会伤害别人从而使自己受损呢!意谓讲义气的人不会伤害别人。亏人:减损别人,使别人吃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出《论语·颜渊》。谓自己不愿意的事物,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儒家所认为的美德之一,现亦不失为一种高尚品质。施:给予。

【无责人以如己,无誉己以如人】语出宋代黄晞《聱隅子·生学篇》。不要像责求自己那样责求别人,不要像赞扬别人那样赞扬自己。意谓责己要严,责人要宽;誉己要少,誉人要多。无:义同“勿”,不要。责:责求,要求。誉:赞扬。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语出《孟子·公孙丑上》。谓没有同情心,就不是人啊。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关键在于其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恻隐:怜悯、同情。

【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语出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丁一士》。天下的灾患没有比有所仗恃更大的了:仗恃有钱财的最终要因为钱财而败亡,仗恃有权势的最终要因为权势而败亡,仗恃有智谋的最终要因为智谋而败亡,仗恃有勇力的最终要因为勇力而败亡。说明无论什么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仰仗自己的钱财、权势、智谋、勇力而傲视别人。

【不以不善归人者,仁也】语出《管子·小称》。不把不好的事归于别人,这是仁爱的表现。仁: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语出《韩非子·大体》。不要吹开皮上的毛而寻找小疤痕,不要洗去污垢而观察难以知晓的东西。”吹毛求疵”本此,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过错。疵:小毛病,小疤痕。垢(gou构):污秽,脏东西。

【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仁爱之话不如仁爱之心更诚实;给周围的人以好处,不如给较远地方的人以好处更广泛。意谓待人要有仁爱之心,施舍恩惠要广泛。仁:仁爱。利近:给周围的人好处。

【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作善方便者,其后受惠】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替自己的子孙后代筹划富贵的,十个当中有九个要失败;为周围的人做好事、行方便的,他的后人一定会得到好处。说明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而应当多想着别人,多为别人做好事,这样,他才会给自己的子孙留下好处。后;后人,后代。受惠:得到好处。

【以不道遇人,人亦以不道报之】语出晋代傅玄《傅子·问刑》。用不符合人道的方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不人道的方法来回报他。说明人不能肆行无道,肆行无道终将害已。不道:不人道,指态度、行为野蛮强横。遇:对待。报:报复。

【以言伤人者,利于刀斧;以术害人者,毒于虎狼】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用言语伤害人,比刀斧之伤害人还要锋利;用手段伤害人,比虎狼之伤害人还要狠毒。说明以言伤人和以术害人,是人之大忌。术:权术,手段。

【水平不流,人平不言】语出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水面平荡,水就不会流动;人得公平,也就再无怨言。说明待人必须用心公平。

【布施生生富,悭贪世世贫】语出唐代王梵志《布施生生富》诗。以财物施舍于人,自己到哪一辈子也都是富有的;一毛不拔,并觊觎别人的财物,世世代代都逃脱不了贫穷的境地。说明人应该乐于施舍。布施:以钱财物品施舍于人。生生:一辈子又一辈子,永远。悭(qian签)贪:吝啬并且觊觎别人财物。悭,吝啬。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外逢人说项斯】语出唐代杨敬之《赠项斯》诗。一辈子从来不会掩盖别人的优点,每逢见到人,总要把项斯夸奖一番。二句诗表现了作者的宽广胸怀和无私品格。不解:不会。善:优点。项斯:晚唐诗人,既有诗才,又有“标格”(品德、气度)。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语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孙盛《杂记》。宁可让:我辜负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来辜负我。二句话是孙盛所记曹操因害怕别人害己而持刀杀人后的自白,从中可以看出曹操的极端自私、狭隘和狠毒。负:辜负。毋:不要。

【礼之用,和为贵】语出《论语·学而》。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谐和为可贵。说明处事,以使上下团结和顺为可贵。和:和顺,谐和。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语出三国曹操《礼让令》。你对别人礼敬一寸,别人就会对你礼敬一尺。说明人生在世应当以礼待人。宋代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让一寸,饶一尺。”让礼:谓礼敬于人。得礼:受到礼敬。

【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两个耳朵不去探听别人的不是,双眼不去盯着别人的短处,嘴巴不去传说别人的过失。意谓人不应当光挑剔别人的毛病。闻。探听。非:错误。短:不是之处。

【有官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语出《书·太甲下》。意谓别人的话违背了你的心意,你必须从符合道义上想一想;别人的话顺从了你的意志,你必须从不合乎道义上考察一个这些话。逆:抵触,违背。汝:你。求:探索。诸:“之于”二字的合音。逊:恭顺。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语出《南史·吕僧珍传》。用一百万钱购买屋宅,用一千万钱买到邻居。极言好邻居的可贵。明代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千钱买邻,八百买舍。”

【同于我者,何必可爱;异于我者,何必可憎】语出汉代仲长统《昌言》佚文。态度与自己相同的,并不一定值得喜爱;观点与自己相异的,并不一定值得憎恨。意谓不能以我划线,搞亲亲疏疏。何必:不必,不一定。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语出《礼记·大学》。喜欢一个人,但又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但又知道他的优点。说明必须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好(hao号):喜爱。恶:前读e(饿),指不好的地方;后读wu(误),指厌恶,憎恨。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语出唐代王梵志《好事须相让》诗。好事一定要让给对方,不好的事切不可推给别人。意谓人应当见好就让,见坏就当。恶事:不好的事。

【却之却之为不恭】语出《孟子·万章下》。意谓一再推却拒绝别人,是不恭敬的。却:推却,拒绝。恭:恭敬。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语出《诗·大雅·抑》。别人赠给我鲜桃,我用李子报答他。后以“投桃报李”比喻相互赠答。投:投赠。报:报答。

【言人之善,泽于膏沐;言人之恶,痛于矛戟】语出《说苑·谈丛》。说别人的好话,别人就会像用油脂润过的头发一样充满光泽;说别人的坏话,别人就会像挨了矛戟的击刺一样感到痛楚。意谓说别人的好话会使对方心情舒畅,说别人的坏话会使对方心中不快。言:说。泽:光泽;润泽。膏沐:古时妇女用以润发的油脂。矛戟:古代二兵器名。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语出《毛诗·序》。说话的人没有罪责,听话的人要引以为戒。说明应使提意见的人敢于讲话,消除顾虑,而听取别人的意见应当虚心,有就改正,没有就引以为戒。现常简化为:“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戒:警戒。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语出《论语·颜渊》。意谓君子帮助别人成其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这是对美行善言的褒奖,后多用以指帮助别人实现美好的愿望。

【君子服人之心,不服人之言;服人之言,不服人之身】语出隋代王通《中说·立命篇》。君子让人从内心里信服而不让人口头上信服,让人口头上信服而不让人行动上信服。意谓君子不以力服人而以言服人,不以言服人而以心服人。君子: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服:敬服,信服。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语出《荀子·修身》。批评我并且批评得恰当的,是我的老师;肯定我并且肯定得恰当的,是我的朋友;奉承我的,是害我的人。非:批评。是:肯定。谄谀(chan yu产于):巴结,奉承。贼:害。

【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对众人和气相处,对下人宽厚相接。对有过失的人宽恕相待,这就是君子一样的人。和:和气,和善。处:交往。接:接触。恕:宽恕。君子:有修养的人。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语出《后汉书·宋弘传》。不要忘记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不要离弃共过患难的妻子。说明应当珍视患难之交,不要喜新厌旧。糟糠之妻:指共患难的妻子。下堂:旧指妻妾被丈夫休退。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诚实,就不会有灾祸;宽容,就不会有怨恨;和善,就不会有仇敌;忍耐,就不会有耻辱。意谓诚、恕、和、忍,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悔:灾祸。恕;对人宽容。和:和气,和善。忍:忍耐,克制。

【挤人者人挤之,侮人者人侮之】语出宋代张载《正蒙·有德篇》。排挤别人的,别人也会排挤他;侮辱别人的,别人也会侮辱他。意谓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说明人不应当对他人心存歹意。挤:排挤。

【轻财足以聚入,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不吝惜钱财,足可以团结人;对自己严格约束,足可以感服人;宽宏大量,足可以招徕人;凡事自己带头,足可以领导人。轻财:不以钱财为贵,乐于施舍。聚:聚拢,团结。律己:约束自己。服人:让人心悦诚服。量宽:气量大,不计较。身先:自己率先,指起带头作用。率:统率。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语出晋代左思《咏史》诗之六。那些自命高贵的豪右,我把他们看得和灰尘一样轻;而那些认为自己低贱的高尚之士,我却把他们看得重若干钧。表现对豪门贵族的蔑视和对出身寒微的英俊人物的器重。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将有请于人,必先有人焉】语出《国语·晋语四》。要想求得别人的帮助,一定先得有能让别人愿意帮助自己的因由。意谓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一定得先去帮助别人。请:求。有入:有以自入。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语出《孟子·离娄上》。讲礼貌的人,不会侮辱别人;有节俭美德的人,不会掠夺别人。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坐人家的车子就要分担人家的灾难,穿人家的衣服就要惦念人家的忧虑,吃人家的饭食就要为人拼命效力。载:分担。衣人之衣:穿人家的衣服。前一“衣”字为动词,意为“穿着”。怀:思念,惦念。食人之食:吃人家的饭。前一“食”字为动词,意为“吃”。死:效命。

【健责天下之愚者,己之未贤也;健责天下之迷者,己之未明也】语出《亢仓子·训道》。好斥责天下人愚蠢的,他自己也不聪明;好斥责天下人糊涂的,他自己也不明白。健责:喜欢斥责。健,善于。迷:迷惑;糊涂。

【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语出明代王艮《勉仁方书壁示诸生》。喜爱别人的,别人也总会喜爱他;信任别人的,别人也总会信任他。意谓自己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如何对待自己。

【爱人老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语出《孟子·离娄下》。喜爱别人,别人就总会喜爱他;尊敬别人,别人就总会尊敬他。说明必须以爱敬之心待人。恒:经常,总是。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语出《论语·颜渊》。喜爱他时,希望他长寿;厌恶他时,恨不得他马上死去。说明不可以个人的喜怒好恶待人。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语出宋代欧阳修《宦者传论》。喜欢,但要知道对方的丑恶之处;憎恶,也要知道人家还有好的方面。意谓看人不要说好都好,说坏都坏,而应一分为二。恶:丑恶。

【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语出《三国志·魏志·王昶传》。埋没别人功劳的,别人也会埋没他的功劳;凌辱别人的,别人也会凌辱他。说明人不能隐人之功。掩:掩盖,隐埋。陵:通“凌”,侮辱。

【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语出《荀子·不苟》。推崇别人的美德,宣扬别人的美事,不算是阿谀奉承。崇:推崇,推重。谄谀(chan yu产于);巴结,奉承。

【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语出元代关汉卿《窦娥冤》杂剧第二折。意谓对人对事不可过于认真,应当有点灵活性。后句袭用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该语。

【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语出《国语·晋语四》。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自己一定要先去喜别人;要想让别人顺从自己,自己一定要先去顺从别人。从己:顺从自己。从人:顺从别人。

【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语出战国屈原《九章·抽思》。谁不施舍别人就能得到报答?谁不经播种开花结果就能得到收获?意谓只有行善好施才会得到善报。说明人应当乐于施舍。孰:谁,哪个。

【敬一人,则千万人悦;慢一人,则千万人怨】语出唐代罗隐《两同书·敬慢第四》。礼敬一个人,则成千上万的人感到喜悦;轻慢一个人,则成千上万的人心怀怨愤。说明礼敬得人,轻慢失人。敬:礼敬。慢:轻慢。

【敬他还自敬,轻他还自轻】语出唐代王梵志《敬他还自敬》诗。敬重他人也就是敬重了自己,鄙视他人也就是鄙视了自己。说明必须敬重别人。还:反而。轻:轻视,看不起。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语出《管子·心术下》。和颜悦色地对待人,彼此就会亲如兄弟;恶声恶气地对待人,彼此就会结成仇敌。说明必须讲究待人的态度。善气:谓和颜悦色、好言好语。迎:待。恶气:谓怒颜愠色、恶声恶气。害于戈兵:相害如同兵戈,谓两相仇怨,势不两立。

【善言之往,无远不悦;恶辞之来,靡近不忤】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博喻》。好听的话说出口,再疏远的人听了也会高兴;难听的话入于耳。再亲近的人听了也会愠怒。说明说话应当让人乐意接受。恶辞:不中听的话。忤:抵触;愠怒。

【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善防人者,人亦防之】语出明代刘基《郁离子·任己者术穷》。喜欢疑忌别人的,别人也疑忌他;喜欢对别人存有戒心的。别人对他也存有戒心。说明人不能随便疑忌、提防别人。善:擅长,此指爱好、喜欢。防:防备,提防。

(0)

相关推荐

  • 《孟子》卷14尽心章句下诗解6仁爱义正德信法古

    <孟子>卷14尽心章句下诗解6仁爱义正德信法古 题文诗: 孟子有曰:仁也人皆,有所不忍,达于所忍; 义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于所为.能充无欲, 害人之心,而人之仁,不可胜用;人能充无, 穿逾 ...

  • 20210202每日一学

    2021-02-02 15:07 华人号:华人国学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性,仁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 [ ...

  • 中国名言大辞典:忧国

    [一寸山河一寸金]语出<金史·左企弓传>.极言祖国山河之珍贵.清代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诗:"寸寸山河寸寸金." [一自胡儿来饮马,春波惟见断冰流]语出宋代 ...

  • 中国名言大辞典:忧民

    [一身如可赎,万死又何辞]语出清代陈确<又咏>诗.用我一个人如果可以换得天下人免受酷旱的威胁,那么我即使死上一万次,也决不推辞!二句诗表现了作者关心人民疾苦的崇高思想境界.本诗开头四句是: ...

  • 中国名言大辞典:悼亡(一)

    [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语出清代周淑嫒<元日哭先大人>诗.元旦这天,我一夜未眠.思念已故的父亲,泪流不已.天亮了,却又担心母亲看到自己流泪的样子,会给她带来更大的 ...

  • 中国名言大辞典:变化

    [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语出<韩非子·解老>.万物必定有茂盛和衰败,万事必定有松弛和紧张.弛(chi迟):放松. [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语出明代刘基<司马季主论 ...

  • 中国名言大辞典:辩证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语出<庄子·天下>.一尺长的棍棒,每日截取它的一半,永远截不完.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具有无限可分性.捶 (chui垂):通"棰",棍,杖. ...

  • 中国名言大辞典:喜逢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语出唐代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人一生中能有几次放声大笑的时候?这次相逢,应当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二句诗表现了作者与故友相逢宴饮的兴奋心情.斗酒: ...

  • 中国名言大辞典:条件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语出<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喻指一切都准备停当,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语出<颜氏家训·归心>.住在山区的人 ...

  • 中国名言大辞典:忧伤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语出唐代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一旦像贾谊那样被贬到长沙,向西望,就再也看不到长安城中的家了.二句诗以贾谊自比,写出了告别长安时忧伤苦闷的心情 ...

  • 中国名言大辞典:豁达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语出宋代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倔俭>词.只要我心中这点浩然正气犹存,就可以领略千里吹来的浩荡长风.二句词以"一点"和"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