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船北归一一两岸三地传奇的故事,囯共进入争人争船高潮(作者:卢铭安)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两岸三地传奇的故事

囯共进入争人争船高潮

卢铭安

1949年初,国营招商局总公司迁往台北,撤走船舶95艘、24.6万总吨,留沪仅23艘、3.46万吨。当时,黄浦江上已看不到往日大轮船来回穿梭的繁忙景象,恢复航运事业已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复苏的首要关键任务。

然而,1949年至1951年香港的码头和锚地仍然停泊着从上海南下的众多的私营企业的海船。期间,国共争斗也进入决胜期,此时争取民营航运公司归属,国共双方能量相差无几,从船员思乡心切的因素着手,中共胜过国民党,加之49年下半年志新公司的“海王星”轮北归事件,促使迷茫中的滞港上海帮船业大佬开始选择自己的去向,至此,中共又加大砝码一一49年6月,策划了大中华轮船公司的“大江、大敬”等三船北归刚解放后的上海。

其实,不用策划和游说,不如说这是命令,执行党的《南船北归》决定。根据现有的资料,大中华轮船公司就是一家中共掌控的“潜伏”在国统区的红色航远公司。

此话至少得从1947年广大华行与当年商会童子军成员刘浩清、杨长康等合伙投资创办大中华拆船厂有限公司说起,该公司资本总额为国币20亿元,程恩树代表广大华行出资6亿元,卢绪章任董事长,刘浩清担任总经理,程恩树、杨长康兼任副经理,经营从香港购入旧轮船运沪拆卸等业务,获利颇丰。

卢绪章就是电影“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中主角的原型,14岁入上海源通轮船公司当练习生,后升为职员,年轻时就与船运业打上交道。业余就读于上海总商会商业补习班夜校(简称“商夜”),学习国文、英文、薄记等课程。21岁与他人创办光大行,后改名为广大华行,成为上海滩稍具规模的西药商行,1937年10月,由杨浩庐介绍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之后,他把“广大华行”变成了一个红色家庭,行内职员张平、杨延修等也成为共产党员。他们并肩战斗,将“广大华行”变成中共上海地下党革命活动的秘密据点。

程恩树,10月又经杨浩庐(建国初期外贸部副部长)介绍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保险业内最早的共产党员。卢程俩人是否同一天在党旗下宣誓,有这种可能性。

刘浩清,上海宝山顾村人,16岁只身入洋行当实习生,19岁开始合伙开五金厂、中华轧钢厂,27岁也就是1948年1月,又合伙在香港设立大中华轮船公司作为大中华船厂联号企业,以买卖船只及其附属物件为业务。当年,卢绪章,程恩树和刘浩清等人都童子军过命的战友,志同道合走到一起,在香港购进载货量1万吨的“大江”号大轮船,这就有了执行卢褚章(地下党)的指示,指挥“大江.”轮船员起义的北归英勇事迹。

在刘浩清的支持下(至今官方定调刘氏为爱国商人,笔者只能用“支持”两字),程思树具体操办, “大江”号在船长龚丕勋率领下,经地下党员轮机长和朱大副的默契配合,团结大部分船员,勇斗智取船上反动分子,历经艰险,49年6月从仁川港驶回已被解放的青岛港。二年后该轮改名为“和平一号”,成为上海海运局主力运煤货轮,为保证了上海供电和百姓用煤做出了重大功献。

龚丕勋,上海崇明人。民国12年(1923年)进吴松水产专科学校求学,1928年到合众轮船公司工作。因勤奋努力,好学进取,很快从船舶水手提升为驾驶员,曾在英商恰隆公司任船舶二副、大副等职。抗战胜利后,历任招商局“江鸿”“华202”“永洛”“锡麟”等轮船长和该局驻天津港船长。

1954年4月,他首创“和平一号”轮(即原“大江”轮)不用领港安全驶进黄浦江,紧接着又在同月使“和平一号”轮安全夜航黄浦江。1953年和1954年,两度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自1954至1957年,由其担任船长的“和平一号”轮连续安全航行20多万海里,被评为上海市安全航行先进船舶,本人也被誉为“安全船长”。1956年后,上海海运局挑选“和平一号”轮边进行运输生产,边作为培训驾驶骨干的基地,当年海运局第二代驾驶员都受过老船长龚丕勋的敎诲,包括中国首位海船孔庆芬女船长。

🔽一份1956年的《人民画报》上刊登了当年龚船长的截图。

🔽《少年文艺》刊登的龚船长培养女驾驶员孔庆芬的照片。

刘浩清曾在上海政协出版的巜我与上海》一文中,有意提到他在大中华轮船公司占有56%的股份,然而,48年秋天,该公司出售了一艘海轮给香港华润旗下华夏轮船公司,也就是早前笔者曾述说的中共第一条远洋轮《东方号》,其实,当时华润与广大华行都中共第三条隐秘战线上二个潜伏机构,卢绪章是大中华轮船和广大华行的“老板”,“东方”轮的买卖也就是自己人过过手而已。

到了大中华的三艘海船全北归后,刘浩清于1949年12月,他卖掉在香港的家产,回到广州、上海等地参加祖国的经济建设。在广州,他曾兼任中南打捞公司总经理,抗美援朝期间,他曾捐献半架飞机,也是曾光荣地被推选为广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

1954年,时年35岁的刘浩清再次到香港发展,纸面上的说法是他在运动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那时,内陆人很难再申请移居香港,可能刘氏手握香港居住证,或有关权力部门允许他带着长期统战任务赴港。到港初期,刘氏得到称他为刘之江兄的世界船王董浩云的大力帮助,刘董之间的老友关系将在董氏世界续篇中再述。

🔽世界船王董浩云(左一)和刘浩清等人合影。

在香港,刘浩清熟门熟路,人脉极广,以“实业家的精干和上海人的商业天赋”大展宏图,到了1966年,在香港荔枝角侨企大厦内建起了拥有几十家公司的侨民有限公司集团企业,经营范围横跨石油、航运、化工、钢铁等行业。

尤其是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造成全球性的石油很快危机,香港油价攀升。在香港(又是)华润集团(有着广大华行的背景)的支持下,刘浩清联手“红色资本家”霍英东成立东方石油公司,注册资金只有一百九十万港元,两人各占一半权益。利用与内陆的关系,成功取得大陆石油的出口代理权。

当第一艘上海海运局油轮“大庆210号”停靠在观塘蚬壳油库码头起始,从此,“东方石油”代理的中国石油冲进洋油统霸的香港市场,不久,刘浩清被誉冠香港“石油大王”。

风水轮流转,想当年在香港的刘氏船队油轮(应与霍英东合作)运输洋油支援解放军和志愿军,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和抗美援朝做了不为人知的好事,如今华润集团总部墙上挂有一桢处理方式很特别的刘浩清肖像。香港中资传统公司念旧,将曾经帮过国家的功臣大照掛在牆上,也算飲水不忘掘井人。

刘氏家族的东方集团(Feoso) 扎根香港,業務及設施遍佈内陆多个城市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和美國。集团还从事多元化投资项目和合作项目,如参与投资了上海的爱建公司、浦东外高桥国联公司、华安集装箱公司、广州丽都酒店、广东永成漆厂、深圳的石化海港公司等等。

集团的船队在香港和新加坡拥有 6艘2000吨级驳油油轮,另外,同董氐家族的金山轮船公司合作 的4 艘大型远洋油轮共有 63 万吨。

爱国商人,航运奇才刘浩清不仅在香港甲富一方,还是香港著名慈善家,他的刘浩清基金会多次捐款内陆,这已不属本文主题就不再重述。

如今刘氏第二代继承刘浩清创建的事业,他说只有部分财产分给小辈,印证了他与中共广大华行合伙创办大中华轮船公司时有56%的股份,由此可见,称呼他为红色资本家也不过份。

2016年8月18日,著名慈善家、香港侨民集团主席刘浩清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7岁。被誉为香港石油巨子,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和爱国人士。走完其传奇人生一一 其19岁在上海创业,25岁与后来被称为“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的卢绪章同行赴香港,30岁(新中国成立后二个月)回内陆,35岁又回香港创业,成为沪港两地无暇疵的完美传奇人物。

🔽东方石油船队旗下的驳油船“飞航大师”轮和在内陆的油库基地

1950年初,中国正呈現一派新气象,而且政府也允许资本家经营。号召共同復兴国家经济,因此在港的原上海大资本家中有不少人返回上海而受到礼遇,原航运界大佬们都更有有北歸的念頭。但是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选择北归的方式也有差别,其中一种方式就是船归人走,义泰兴煤号有限公司和华胜轮船公司掌门人沈锦洲就是如此,二头不得罪的代表人物。

1911年,义泰兴煤号成立于上海新闸路182号,曾是旧上海煤炭业首魁,上海老底子人烧饭炒菜煮水,几乎都离不开该号的小小煤球。

1931年,时任义泰兴煤号经理兼柳江煤号经理沈锦洲,发起与英商开滦煤矿局、日商三井、三下洋行实行产、运、销一体,组织华胜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设立在上海新闸路182号,离该号煤球厂一步之遥,沈锦洲任经理,当时购入运煤船华胜轮1艘(载重3500吨),航行秦(皇岛)申、青申、浦(口)申线,承运义泰兴煤号的煤,这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的煤运输专业航运企业,32年又购入华顺轮1艘(载重4900吨),35年再购入华强轮1艘(载重5300吨),次年,购入华富轮1艘(载重5034吨),总吨位近19000吨。同时,新增多条航线,包括越南西贡等港口装运煤炭。抗战爆发后,华富轮和华胜轮被国民政府征用,分别沉于江阴要塞和长江马当用作塞港。改挂外旗的华顺轮42年被潜水艇击沉,华强轮48年夏天遇雾触礁沉没,用保险行赔偿的35万美元购进万吨级新“华胜”轮(载重9150吨)。

上海解放前夕“华胜”轮被国民党军队租用驶离上海,沈锦洲随船赴福州,转道香港设立香港办事处,华胜轮(可能此时改名为华星或星华轮)改悬巴拿马旗。1950年3月,华星轮北归,驶回华北,1953年6月15日,华胜公司与新大陆、志新、民新、安达等4家轮船公司联合成立“五轮联合管理处”。原来的义泰兴码头也归辖上海港务局管理,义泰兴煤球厂公私合营后改为上海第二煤球厂。

人在香港的沈锦洲毕竟是上海的煤炭大王,航业钜子,后改名为沈俊高,凭借其在上海的个人信誉,获得巨额贷款,购置三艘海轮,又在香港复业经营(香港)华胜轮船公司,另还开设了万安货仓公司和煤炭公司。

1954年10月1日,实行公私合营,华胜正式并入公私合营中兴海运公司,至此,上海华胜轮船公司从此消失。与此同时,沈锦洲应台湾行政首长陈诚之邀,携眷去台,因其一向是复兴航业公司股东,旋即当选连任复兴航业三届理事。

1965年沈俊高(锦洲)因心脏病病逝台北。至于“华星轮北归”是否得到沈老板的赞同,笔者至今未查到有关的确切资料,本人推测至少是被他默许的,不然在港期间,内陆有关部门不会多次派人劝沈返沪,还表示发还其全部财产和授以较高职位,最后他选择了台湾,与其女婿徐中齐有关,当时在台的徐氏曾是国民党立法委员,任过重庆和成都警察局局长,与戴笠是黄浦军校五期同班同学,沈赴台后就居于徐氏家中。由于沈俊高与其他旧上海航运界大佬不同,其有着很强的敌对政治背景关系,这也是他选择不留港赴台湾与女儿团聚的重要因素。

民新轮船股份有限公司老板王时新与上述沈锦洲归属相似,船北归,人留香港发展,但没去台湾。

1931年1月,由华商王时新、伍泽民、姚书敏等三人发起组织民新轮船公司,集资10万银元,,购置华平轮(载重1600吨),次年增资20万银元又添置升平轮(載重7400吨)和长泰轮(载重2200吨),总吨达l1200。37年4月,升平轮在台湾基隆港外触礁后拖至上海拆船出售。抗战初期华平、长泰两轮被国民政府征用,而沉塞于福建泉州及长江马当航道,用于抵御日海军进犯。至此,民新公司拥有的三艘船只全部消亡。抗战胜利后,得到国民政府以复兴航业公司的股票19248股作为战时沉船赔偿。

46年底,民新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复业,招添股东,以40万美元购置“新康”轮(载重6250吨),1949年年2月间,公司以购置万吨大船为由将利润汇去香港,以备航运业务转移香港,同年3月,新康轮被国民政府征用,王時新和姚去香港成立了办事处,营运业务正式从上海转移香港,轮船改挂外国船旗,后又改船名“NORINA”,航行海南岛及日本等埠。1950年6月,新康轮北归(如何回归,暂无具体资料)。在天津成立办事处。1952年私营航业登记时的船东还是王时新,由此可见,当初王时新等人不反对新康轮北归,尔后,新康轮由华东区海运管理局代理业务。1954年10月1日并入公私合营中兴海运公司,新康轮改名“中兴五号”轮。

到了香港后的王时新很低调,名下有一家海德航运企业有限公司,规模如何不得而知,但是,那年57岁的王氏居然入主香港华商第三大银行一一大新银行,一时让许多行内人看不懂,不知王氏有何来路,何方神仙,能让大新银行创始人杨元龙,当时的大新银行老板,有着(上海)“纸业大王”徐大统忍痛割爱,定有他人不知的内情,其实查阅王时新、杨元龙和徐大统在上海时的遗迹,以及三人后辈的现状就会浮现出不能言说只能意会的轨迹。

王时新在上海时就是富豪。早年,王时新在上海南市经营顺后豆行、在汉口开设炳昌杂粮行,另入股秦润福记、德祥、乾丰、承德、厚德等多家杂粮行,抗战前,投资百万元在镇江开设了有名的贻成面粉股份公司。还有多处房财在上海, 衡山路303-307号西湖公寓,原名华盛顿公寓,建于1928年,曾是王时新旧居,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高安路69弄丙支弄1~3号名为伟美公寓,是王在1932年建造的五层混合式三幢里弄公寓;1948年,在建国西路618号的竣工的花园洋房是王离沪赴港的旧居,现为波兰驻沪总领事馆,可见是一座高品质的建筑,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1933年,王氏在东熙华德路(今东长治路 310 号) 建成了华德大戏院, 1954 年更名为长治电影院, “文革”期间,一度易名为延安电影院 。

按老底子上海人讲法,王时新坐镇香港,是两岸三地都逗得转的大富商。民新轮船公司也是复兴航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王时新自然而然成了受台湾当局控制的复兴航业的股东持有人,2008年在王氏次子王守业管控大新银行时,在深圳设了总部,并在内陆开办了多家分行,其中有镇江分行,可见父子两代对镇江独有情衷。楊元龙的女儿接班后,其溢达集团敢为人先,第一个投资新疆种棉花,并在新疆设置了教育基金会。而徐大统不仅捐资内陆的数育事业,其女儿范徐丽泰曾任香港立法院主席,至今还是人大常委。王时新,杨元龙和徐大统三位老上海及子女仿佛有统-认知,均与内陆有着深厚的交集。

此外,王时新长子王守基1968年移居澳门,在澳门弹丸之地大展拳脚,成为澳门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澳门毛织毛纺厂商会会长,时任澳门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也是一位爱国商人了。

1983年2月,在沪港两地商界咤叱风云的前香港首富王时新病逝,享年83岁。

🔽波兰驻沪领事馆

《南船北归》另一种形式是船公司在上海,船从海外北归,安达和上海实业两公司是其中的代表。

安达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华东轮船公司,创办于1946年2月,设址上海广东路122号,资本总额15万美元,主要股东有邱逖先、邱铸新、邱铁铮三兄弟,占75%。邱逖先任董事长,潘家骝任经理。公司用8.5万美元从美国公司购置华东轮1艘(载重6000吨)。该轮在返国途中遇到风浪,船舱进水沉没,船员全部获救,船和货由保险公司赔偿33万美元。随后以17万美元购进华航轮(载重6770吨)。是年下半年,公司改名称为安达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华航轮改名安达,该轮后易名沙根(Sagen)轮,北归后改名为中兴三号,1956年公私合营后隶属上海海运局。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安达轮被追载国民党军装甲兵三、四百人及军用物资,驶往台湾。1949年5月,在大副董宝丰/董瑞年(地下党)的策动下,船长张燕鐸驾沙根轮从香港历经艰险绕航回到秦皇岛。

张燕鐸,1937年因日军进攻上海而提前毕业于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驾驶科。毕业后,先后在招商局、安达轮船公司、中兴轮船公司和上海海运局等任船长,1956年在上海海运局任客货轮船长时,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1960年任中国远洋运输公司跃进号船长,1963年跃进号首航日本前与其他部分船员同被调离。1964年3月起任上海远洋运输公司跃进号的姐妹船“红旗”轮船长。

“红旗”轮,万吨远洋货轮。船舶总长169.9米,宽21.8米,型深12.9米。船舶最大高度41.8米。船载重吨15925吨。主机为蒸汽轮机,额定转速103转/分。功率9559千瓦,多次开辟远洋航线,为国家外贸运输作出不少贡献。

🔽张燕鐸船长在沙根轮上的留影

1946年4月,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地址设于上海虎丘路88号。董事长赵次胜、总经理苏大钧。购置大上海(载重6200吨)、新上海(载重1920吨)、沪汉(载重1350吨)3艘货轮及沪广(载重1148吨)客货轮1艘。后又以联和洋行名义在香港购入科隆(载重5075吨)货轮1艘,悬挂洪都拉斯旗。所属各轮行驶南北洋沿海及长江各口岸。上海解放前夕,大上海轮在南北短暂恢复通航之际,航行秦皇岛-上海线,在上海与华北解放区之间运输煤炭、面粉、百货等。49年12月,为了防备台湾军舰“拉夫”,大上海改名密拉玛、新上海改名罗曼蒂柯,挂巴拿马船船旗,密拉玛号航行天津-香港线,罗曼蒂克号一度航行上海一福州线,1950年6月公司停业,大上海和新上海出售给上海海运局,分别改名“和平二号”和“和平十二号”,并改回中国船籍。WG期间“以“战斗二号”和“战斗十二号”名称服役至1973年。

无独有偶,1949年11月2日,励荫庭在台北市怀宁街100号注册了(台湾) 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据不详细资料,该公司最初有曾航行沪台线的“沪汉”轮和“科隆”轮。到了66年后,台湾上海实业与(台湾)新兴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合併办公。此后,该公司也走入历史。

有意思的是,排名世界前十名的台湾长荣海运董事长张荣发,曾在上海人办的(台湾)上海实业船队当三副,这一经历是台湾船王的发迹的重要驿站。

🔽北归的大上海/密拉玛/和平二号/战斗二号。

🔽新上海/罗曼蒂克/和平十二号/战斗十二号

新大陆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46年年9月7日,地址在现延安东路147号中汇大楼111室。瑞安商轮公司股东曹勉夫、曹敬容投资二分之一,中国运输公司股东许云霖、朱汝翔等投资四分之一,其余由轮船同业公会秘书长李云良及中兴轮船公司基隆办事处徐志凡等投资。时公司购进“新中国”号轮船1艘(载重8600吨)。李云良任公司董事长,瑞安商轮公司经理陈涤生兼任总经理,朱汝翔任经理。业务范围为轮船运输及代理轮船保险及有关航运业务。航线为长江及南北洋、外洋线。公司成立后,新中国轮承运沿海煤炭、木材等货物,运费收入最多时一个航次10万美元,相当于资本总额的四分之一,公司为获取更多利润,于48年3月又向挪(威)商华伦洋行购买新亚洲轮1艘(载重9414吨),该轮被国民党拉差军运,运费无固定收入,于是新中国、新亚洲两轮分别于48年11月和49年1月开往国外航行,由香港华伦洋行代理。1950年1月,该两轮又改悬巴拿马旗,驶返华北,从秦皇岛装运煤炭开赴日本。尔后出售新中国轮,1950年8月,公司决定响应政府号召,准备北归,但有部分船员不愿北归,后经九龙海员工会与海员协商,对不愿留船的 26 名船员,每人发给 200 元港币妥善安排后,新亚洲轮离香港北归天津塘沽港后,当即向天津人民轮船公司报到,受到该公司负责人的热烈欢迎。人民政府对曹家兄弟的爱国热忱和为航运作出的贡献,给予嘉奖。《人民画报》曾经刊载 “新亚洲”轮北归的照片。由于当时受国际条件限制,我国船舶对外航行尚不能畅通,时时要防止台湾方面在海上的骚扰,因此新亚洲轮仍暂保持着“ NORELG”的船名,挂巴拿马国旗。投入到新中国的航运事业。

1952年10月17日,天津新港举行了盛大的重新开港典礼。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自行改建完成的深水港口开港。开港船舶是已改名为“长春号”的北归新亚洲轮,其时是新大陆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主力船舶。1954年10月1日并入公私合营的中兴海运公司后,改名“中兴一号”,最后以“战斗十四”号运营到1967年。

🔽. 天津新港开港典礼时的 万吨级“长春号”(新亚洲)货轮。

在接二连三的南船回归浪潮中,华新轮船贸易有限公司选择了船和人赴台创业。该公司由华商黄静泉独资创立,民国17年10月10日设于上海仁记路(后改滇池路)119号,资本总额国币200万元。初期经营外糖入口及杂粮买卖。由黄静泉开设的上海元和糖行和镇江元生东号糖行拨来资金。民国22年8月,购买轮船4艘(华新、华懋、华达、静泉),26900总吨,经营航运业务,开辟南洋和香港航线,还在南洋采购荷印糖,用自己的轮船,运到上海销售,为了避免上海码头税,有时将南洋采购的荷印糖就直运镇江,当年黄氏家族被称为“糖业大王”。

抗日战争爆发后,华新轮被国民政府征用,沉塞江阴航道。公司对其余3轮改注册中立国籍,悬挂希腊、葡萄牙国旗,继续营运。民国29年3~5月,先后购置三泰、爱尔陀拉陀轮2艘,注册巴拿马国籍。民国30年11月,三泰轮航行舟山群岛触礁沉没。其余4艘轮船虽入希、葡、巴籍,仍被日本军队拘留,先后在海上沉没,公司业务停顿。抗战胜利后,黄氏家族由黄振东和黄麟奎父子二人合伙购置华运、华海轮(共11050总吨),于民国35年7月建立华新轮船贸易无限公司(简称华新公司),资本总额国币20亿元(黄振东12亿元,黄麟奎8亿元)经营轮船航运业务。公司将国民党政府赔偿金(因抗战初期征用华新轮)金圆券803600元,投资于复兴轮船公司,占复兴公司股份8036股。上海解放前,华运轮因已不能使用而拆解,华海轮被国民党政府征用,运军队和军用物资开赴台湾基隆,黄振东和长子黄麟奎同去台湾,其因华新公司是复兴航业公司的主要股东,黄振东是持股人兼常务董事。

上海解放后,公司登记资本总额为人民币10亿元(旧人民币),因无船航运,业务停顿,50年12月,公司重估资产,黄氏家族共有二十亿旧人民币。1958年12月,上海海运局代管华新轮船行。

去了台湾的黄振东创立振东轮船公司,后来由黄麟奎接手。当年的台湾船王张荣发发迹前曾是振东公司的一位船长。

上述航运公司及船队《南船北归》又进一步帶动了其他上海帮船运公司和海员们的回归。这一切将在续篇中再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