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篇 辽国的畜牧生产技术
X
辽代牧民在长期的畜牧生产过程中,积累和总结了比较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了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畜牧生产技术。
据雪情定草场放牧技术。北方辽地冬季时常降雪,若雪量过大,厚厚的积雪覆盖了草场,牛羊无草可食,即造成了“白灾”。若遇暖冬少雪或无雪,那么,草场保墒不好,水分大量蒸发,第二年必定春旱,牧草返青推迟,也会对畜牧生产造成不利之影响。辽代牧民在长期的畜牧生产实践中,便根据冬季草原的降雪状况,总结出了一套合理选择牧场,以使畜牧生产“丰收”的生产技术。《辽史拾遗》引《东斋纪事》即载:“契丹使者萧庆言…..契丹牛马有熟时,一如南朝(中原)养蚕也。有雪而露出草一寸许,此时牛马大熟。若无雪或雪没草,则不熟。”“熟”即丰收,“不熟”即歉收。因为“有雪而露出草一寸”为降雪量适中,既可使冬季放牧的牲畜吃到干草,又能使草场增温保墒,利于来年春天牧草及时抽芽返青。
逐水草游牧生产技术。契丹辽地草原广阔,牧场遍布,非常有利于牧民经常迁场体牧。如同农民种地休耕轮种一样,牧场也需要畜群经常转场休牧养息,使被牲畜啃食过的草根得以在一定时期内恢复发芽和生长,使草场得以休养生息。否则,若长时间 被牲畜反复啃食,牧草根部裸露,极易干枯死亡,最终使草场沙化,无法放牧。所以,辽代牧民便采取了一年四季中多次“逐水草”转场迁徙放牧的生产技术,使畜群无论什么季节,都能有草吃,有水喝,同时也使草场得到了合理的养护和恢复。清人叶大匡在分析蒙古牧民经常迁徙转场放牧的原因时即说,在牧场上,“无论青草如何繁茂,经牧十日遂即一片黄沙,必须移牧他处,不特冀留草根,以待滋蔓,即牧畜无食,亦必逃亡,蒙古人逐水草而居,正以养牧之故,亦突出于不得已也”。可见,蒙古牧民的做法和数百年前的契丹牧民之做法如出一辙。
定期放牧、定期圈养生产技术。至辽代中后期,在辽代部分牧民中已发明了定期放牧、定期收回圈(或栏)养的畜牧生产技术,大大降低了因冬季“白灾”而造成的牲畜死亡率,提高了牲畜的存栏率。具体做法是:每年的暮春至中秋时节(约4—8月)出牧,令牲畜自逐水草。到8月末草枯天冷降雪时收回圈养,以保护畜群安全过冬。这种比较科学的牧养生产技术在辽代虽尚未普及,但已开人工饲养(圈、栏养)之先河,是辽代牧民与自然界斗争的结果,意义重大而深远。
(摘自张国庆《辽代社会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