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孙传海‖独闯内蒙(12)
作者简介
孙传海,1968年10月出生于山东平度,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7年独闯内蒙古后先后在乌拉特前旗蓿亥中学、大佘太中学、旭日中学从教十余年。2003年考入中共乌拉特中旗委员会宣传部,并工作至今。曾任《临河晚报》《巴彦淖尔晚报》《巴彦淖尔日报》记者,《乌拉特中旗周刊》主编,乌拉特中旗电视台《今日视点》栏目制片人,在《巴彦淖尔日报》《内蒙古日报》等地市级以上媒体发表过新闻作品1500余篇,著有新闻作品集《梦回草原》。现兼任巴彦淖尔市网络与新文艺群体协会副主席。
人物传记
独闯内蒙(12)
孙传海
两次全国征文比赛
都说山东人比较犟,我思前虑后,不说别人,反正自己是很对得起这个字,有时候的确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这不,第四次手术刚过三个月,我竟然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利用刚创建不久的《纪实纵横》这个公众平台,一鼓作气地在一年时间内连续举办了两次全国性征文比赛。
首届“乌拉特奇石杯”全国征文比赛
在旗党政大楼隆重举行颁奖仪式
2017年10月13日下午,由我个人举办的首届“乌拉特奇石杯”全国征文比赛颁奖仪式,在乌拉特中旗党政大楼8楼会议室隆重举行。
巴彦淖尔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官亦鸣,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张铁良,市作协原副主席、河套文化特聘教授刘福东,市作协副主席陈慧明;乌拉特中旗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杨芮刚,旗委宣传部副部长孟克乌力吉,旗作协主席苏力德、副主席白春霖等专程到会祝贺。
颁奖仪式由乌拉特中旗文联主席刘广星主持。
按照我事先安排好的会议议程,颁奖仪式上,首先由我本人对这次全国征文比赛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认证中心颁发的《价格评估专业人员资格认证证书》的乌拉特中旗观赏石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白苏亚拉图,代表“乌拉特奇石杯”全国征文征文比赛观赏石价格评估组,在大会上就奖项评审办法及有关事宜作了介绍。
经过两个月的激烈角逐,大赛组委会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0名。奖品分别是价值3000元、2000元、1000元、200元的乌拉特奇石各1块及荣誉证书。
本次比赛共收到内蒙古、北京、山东、浙江、广东、重庆、湖北、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甘肃12个省市自治区74名作者107篇参赛作品。在这107篇参赛作品中,有80篇作品来自内蒙古,占作品总篇数的74%;而内蒙古作者撰写的80篇作品中,又有69篇来自巴彦淖尔市,占内蒙古作者征文作品总篇数的86%。巴彦淖尔市7个旗县区,除了乌拉特后旗之外都有作者参赛(其实有一位作者在乌拉特后旗生活多年,后来搬迁到呼和浩特居住),其中乌拉特中旗参赛作品最多,达到27篇,占巴彦淖尔市总参赛作品的39%。
大会对来自内蒙古、北京、甘肃3个省市自治区16名获奖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
我专门统计了一下,在评选出来的16名获奖作者中,内蒙古作者14名,北京作者1名,甘肃作者1名;在内蒙古的14名获奖作者中,巴彦淖尔市作者13名,包头市作者1名;在巴彦淖尔市的13名获奖作者中,临河区作者5名、乌拉特中旗作者4名、乌拉特前旗作者3名,杭锦后旗作者1名。
参赛的作者既有国家公务员,又有人民教师;既有农牧民,又有在校学生;既有退休人员,又有自由职业者,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
我在颁奖仪式上讲话中,提到了举办这次全国征文比赛的目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发展纪实文学,讲好身边故事,向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和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礼。
我之所以冠以“乌拉特奇石杯 ”,是因为乌拉特中旗奇石资源丰富,是继阿拉善盟之后,全区第二大奇石集散基地。我想通过此次征文比赛,进一步宣传乌拉特中旗丰富的奇石资源,从而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本次比赛受到了旗委宣传部、旗文联、旗总商会、旗作协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也是颁奖仪式得以在旗党政大楼顺利举行的原因所在。
由于会前,我对会议议程、主持词、来宾安排、会后合影都做了周密的安排,大会进行得圆满成功。
《今日乌中旗》和旗电视台两家媒体对大会进行了采访报道。
来自北京的作者李晓桦,虽然在这次比赛中没有获奖,但为了能和与会者交流学习,专程赶来参加会议。她在接受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孙老师为广大作家、文学爱好者提供了《纪实纵横》这个非常好的平台,让许多文学爱好者有了一个展现自己作品和互相交流的地方。这个平台非常好,充满了社会责任感和正能量。”
首届“图书杯”全国原创散文大赛
颁奖仪式在市党政大楼会议中心圆满落幕
我也不知道哪来的激情和勇气,首届“乌拉特奇石杯”全国征文比赛刚过一个月,我又从2017年11月17日开始,以奖励图书的方式,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首届“图书杯”全国原创散文大赛。
2018年2月2日,由我本人举办的首届“图书杯”全国原创散文大赛颁奖仪式,在巴彦淖尔市党政大楼会议中心圆满落幕。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教授,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作协主席周正祥;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临河四中高级教师、20年前就荣获市政府颁发的“园丁奖”成为盟级学科带头人的高莉芹,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工商银行作家协会会员、被“中国雅虎”评为“知名写手”的朱玉娥等大会评委会成员专程到会祝贺。
我举办这次比赛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进一步激发广大民众的读书热情,倡导全民读书的良好风尚,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点积极贡献。
让我没想到的是,本次大赛全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106名作者106篇作品参赛。
为了体现大赛的公平性,我和首届“乌拉特奇石杯”比赛一样,专门成立了大赛组委会。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内蒙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106名作者106篇作品参赛。其中,内蒙古参赛作品最多,达到42篇,占整个参赛作品的39.6%;在内蒙古的42篇参赛作品中,巴彦淖尔市最多,达到34篇,占内蒙古总参赛作品的80.9%。
30名入围作者涉及到1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内蒙古作者20名,占入围总人数的三分之二,甘肃作者2名,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河北、广东、云南、宁夏各一名。而内蒙古的入围20篇作品又以巴彦淖尔市为最多,达到17篇,其中其他3篇来自包头市。从地区的参赛比例上看,大部分作者愿意在本地创办的媒体上投稿参赛,参赛的就近性原则体现得非常明显。
大赛评委组对入围的30篇作品进行了认真评审。最终,《三虎家的笑声》等3篇作品荣获一等奖,《我的姥姥》等5篇作品荣获二等奖,《四部电视机话深情》等7篇作品荣获三等奖,《吾家有女初长成》等15篇作品荣获优秀作品奖。
在本次比赛中,由于有的作者年岁已高,平时很少玩微信,没仔细看《征文启事》上的相关要求,不太关注或者根本就不懂得怎么去关注读者评论的数量,结果有10篇作品的阅读量和赞赏量都上去了,就是评论量差几条没有完成任务。大赛组委会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决定对阅读量上到200人次以上、赞赏量上到100元以上,评论量达到规定一半以上的作品给于入围资格,但不能参评一二三等奖。
因为是微信公众平台,在评奖方式上,大赛组委会参考了国内其他平台的一些征文做法,同时又有所创新。首先通过作品的阅读量、评论量和赞赏量的多少选出前30名入围获奖作者候选人,然后将这30名获奖作者候选人的作品交给大赛评委组,由评委组根据每篇作品的质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作品奖。
这次颁奖仪式之所以能在巴彦淖尔市党政大楼会议中心举行,是因为本次比赛得到了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和市作协的大力帮助和支持。
其实一开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教授,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作协主席周正祥并不怎么相信我能把这次比赛办好,但当听了我的大赛情况汇报以后,表示大力支持。
周正祥在颁奖仪式上说:“自从我看了你们参赛的作品,我心里面踏实了。我觉得这个事靠谱,是正能量的事情,我应该支持。我作为宣传部的副部长,作为市作协主席,作为一个作者,能有这样的机会与我们的写作爱好者们、作家文友们,交流交谈,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今天我专门邀请我们的杨科长主持会议。他是我们宣传部分管全市文艺的科长。杨科长把这次活动作了详细的论证,觉得这件事做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所以,我们今天会在这样的会议室,这样的场合下举行这样的活动。”
“我们评出了三个一等奖,五个二等奖,七个一等奖,还有很多优秀奖,这是一个不小的成果。这个事,如果让哪个基层的文联组织去干的话,未必能干成,但孙传海干成了。”周正祥说。
获奖感言
在首届“乌拉特奇石杯”全国征文比赛颁奖仪式上,获奖作者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获奖感言。
一等奖获得者周全孝说:“《纪实纵横》开网半年来,紧跟时代,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并在传海先生的精心呵护与不断努力下,引领广大文学爱好者,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通过《纪实纵横》网,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与汇报,把对祖国大美河流山川、平原陆地的赞美之情容进笔端,思想领先文气饱满地把网站推向了较高的层次,赢得了许多省市文学友人的刮目与敬仰、关注和参与。为提升乌拉特中旗的知名度,打造一城文化半城作家的边陲文明城镇,《纪实纵横》网发光、发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展示自我,叙写对党对人民的喜爱之情,抒发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情怀,铺设了文人笔士拓展的平台;也为一些初涉文坛的青年人提供了练笔的战场。”
“在后来和传海同志的交往中,事实再一次证明,传海同志是一位充满正能量、事业心特别强大的人。他带病开办《纪实纵横》网站,表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忠诚与爱恋,超越了他对自己患病身体的爱惜;他的这种奉献文学的情怀确实令人佩服!”周全孝说。
但是周全孝对这次比赛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纪实纵横》此次开展的征文大赛,主要比了文气和人气。文气占了主导地位,这无可厚非;但人气却占着主体成分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阅读量和打赏两项内容既是文气又是人气,而且人气是主体的)。愚我浅见,这应在今后开展的比赛中,人气尽量不要在文比中大量掺和,一定要寻找措施更正过来。并要组建由名家名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审论证,提升参赛作品的质量和水平。至于参赛奖品的出路问题,是不是和一些盈利企业合作共享、互惠为好。”
二等奖获得者张志国也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感言:“我对'纪实纵横’四字具有浓厚兴趣。过去的职业是编撰地方史志,又长期从事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付诸文字便是以“纪实”为务。又因习惯于对史实的实地采访记录,致力于行万里路的写作方式,足迹遍及河套大地与阴山南北,也算是经常在“纵横”了。纪实纵横之于我,既是爱好,也是特征。《纪实纵横》进入我视野,是近一两个月的事情,但关注较多,印象颇深。平台刊出的文章,占据了我大部分的阅读时间,里面确实有许多值得认真研读的文章,交流学习,受益匪浅。通过密切互动,我感到《纪实纵横》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在于:一是容量大,可以从容刊登较长文章。二是传播快,一夜之间传遍世界。三是交流广泛,作者与作者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可随时对话,方便快捷。四是平台举办人为人谦和,办事勤勉,赢得大家信任。五是征文评奖方式新颖别致,是推动文学运动的形式创新。至于这种形式的好与不好或成败得失,不要轻易结论,交给实践去检验。颁奖式举办得很成功,组织工作井然有序,旗委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予以足够重视。借此时机,能够与各位与会精英一起谈论文学,深感荣幸。向各位学习,向各位致敬!”
三等奖获得者贺德姝说:“《纪实纵横》写纯朴的纪实文章,纵横八方优秀作家,连千万读者心,以文会友,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在首届“图书杯”原创散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的张红梅,专门从甘肃发来获奖感言:“我是《我的大姐》的作者张红梅,出生在黄土高原,苦甲天下的甘肃通渭,一个闭塞贫穷的小山村。很幸运在《纪实纵横》这个平台和你们相识,相聚,结识孙老师!是文字让我们聚在一起,是爱好让我们成了师友。感谢《纪实纵横》,感谢孙老师给了我这个平台,让我圆了爱好写作的梦想,让我成为你们中的一员,从此用文字书写自己的人生旅途。”
张红梅说:“因为家里的事没能去参加颁奖典礼,一下午拿着手机看评委、老师们颁奖、讲话,很激动,真想去现场看看你们,感受一下文化氛围,听评委,老师的指导讲话。好遗憾哦!”
首届“图书杯”原创散文大赛三等奖获得者郭永胜先生说:“首先,能在市党政大楼的会议室参加这场《纪实纵横》首届"图书杯"原创散文大赛颁奖活动,感到非常荣幸,这说明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作协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鼓励,说明这次比赛是非常有意义的,是值得提倡的。其次,感谢周正祥、高莉芹,朱玉娥三位评委,他(她)们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凭着公正严格的作风,对每篇参赛作品仔细阅读,反复推敲,最终做出恰当中肯的点评。
郭永胜在发言中还说:“在此,我特别感谢中旗宣传部的孙传海老师。他拖着病体,搭建微信平台,精心组织筹备赛事,不辞幸苦地无私付出。他对工作精益求精,坚持不懈,追求完美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今天能和大家欢聚一堂,是情,是缘,更是对文学艺术不懈追求的共同信仰。”
专家点评
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官亦鸣,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铁良,市作协原副主席、河套文化特聘教授刘福东,市作协副主席陈慧明,乌拉特中旗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杨芮刚, 10月13日下午在《纪实纵横》首届“乌拉特奇石杯”全国征文比赛颁奖仪式上,对大赛作了精彩点评。
官亦鸣说:“首先向十六位获奖者表示祝贺!感谢《纪实纵横》这个平台让我们走到一起。这是个了不起的创举!这充分说明在这样一个偏远牧区有一群有梦想有思想有追求的年青人。他们充分利用当今新媒体为自己挚爱着的家乡做着貢献,他们真心实意地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他们的乌拉特有多美丽。文学是美好的,爱文学的人是热爱生活的。我们的一切文学艺术从本质上讲都是为人民的。我们用文学作品去歌颂家乡、歌颂真善美、就是在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服务。文学作品就是靠着感情的力量、思想的力量、语言的力量来打动人心的。衷心的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够看到更多的好作品。祝《纪实纵横》纵览天下、立足家乡,成为乌拉特草原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的平台和窗口。也祝孙传海先生把这个平台办成立足中旗面向全国充滿正能量的一流新媒体平台。”
巴彦淖尔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作家张铁良说:“今天在这样一个场合见到老同学不仅亲切,见到你们也一样,有熟悉的和陌生的,是文学把我们揪扯在一起,再具体些,是《纪实纵横》把我们拢聚在一起。它的创办者孙传海是山东人,只身闯河套,先教书,后考入宣传部门从事新闻工作,在举目无亲的河套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而今身体有恙,却独创《纪实纵横》,以此为平台,以首届“乌拉特奇石杯”全国征文赛为抓手,不仅吸引了全市范围的文学爱好者,也引起了全国各地文学作者的关注并参与。《纪实纵横》在短短8个月时间里就出了208期,成绩不菲,可喜可贺。它诞生于祖国正北方边陲小城,《鸿雁》的故乡,相信在掌门人的坚守和众文学爱好者的参与下,会办得更风生水起,在宣传美丽的乌兰特中旗、大美巴彦淖尔,铸就中国梦出一份力量!我也要加入其中,关注平台,参与平台组织的活动。”
巴彦淖尔市作协原副主席、河套文化特聘教授、作家刘福东说:“我的讲话就六个字:高兴、佩服、希望。高兴,就是为这16名获奖作者而高兴,我虽然没有看到你们的获奖作品,但我能感觉到你们的文章一定深受读者喜爱,一定是充满正能量的好作品。佩服,就是我很佩服这个从山东独闯内蒙古的《纪实纵横》的主编孙传海先生。人家山东人是闯关东,你是闯河套。《纪实纵横》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你能利用新媒体举办全国性的征文比赛,而且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做出这么大的成绩,非常不容易。通过这个平台,我能看出你的站位很高,眼光很宽,我很佩服你。希望,就是希望《纪实纵横》这个平台越办越好,希望咱们这个地方能出更多的乡土作家,希望作者们能写出更多震撼人心的优秀的作品。”
巴彦淖尔市作协副主席、作家陈慧明说:“首先祝贺十六位获奖作家!乌拉特,这三个字本来就很有魅力,是一片文化的厚土,又是《鸿雁》的故乡,更有一群真诚的文化人在加厚这个文化——如孙传海创办的《纪实纵横》。纪实是有一说一的真实,纵横是可以无限扩大的经纬。我们不仅仅是希望、而且要加入到这个纵横中来,做大文化,做大乌拉特文化!”
乌拉特中旗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杨芮刚也作了点评,他说:“我也是一名《纪实纵横》的忠实读者,上面的文章我几乎每期都看,写得非常好,特别接地气。这个平台办得特别不错,我们单位予以大力支持。今天还有一位来自北京叫李晓桦的作者,虽然这次没有获奖,但为了能和作者们交流学习,专程从北京赶过来,这种孜孜以求的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点赞。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在这里我建议,我们在座的各位作者、各位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2018年2月2日,在首届“图书杯”全国原创散文大赛颁奖仪式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教授,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作协主席周正祥;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临河四中高级教师、20年前就荣获市政府颁发的“园丁奖”成为盟级学科带头人的高莉芹,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工商银行作家协会会员、被“中国雅虎”评为“知名写手”的朱玉娥也发不了热情洋溢的点评。
周正祥说:“这一次的获奖作品,别的我不说,《三虎家的笑声》,还有《我的大姐》《青青墓碑面朝东》,都是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我们评委看了以后觉得写得就是好,把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才是好文章。”
朱玉娥说:“这次《纪实纵横》“图书杯”原创散文大赛活动,从征文通知发出到初选入围到最后评定,都经过严格评审,基本程序是通过作品的阅读量、评论量和赞赏量的多少选出前30名入围,然后将这30名作者的作品交给大赛评委组,由评委组把入围作品发到每一位评委手里,每个评委对这30篇作品反复阅读斟酌,经过认真甄选,按照自己的评判按顺序从1排到30,然后评委组将每个评委的初评结果进行综合,最后又将各位评委召集在一起开会讨论,一篇一篇进行分析对比。特别是市委宣传部周正祥副部长(市作协主席)亲临会议,认真倾听大家的想法和意见,使这次评选工作更加严密、严谨和公正!”
爱心赞助
在首届“乌拉特奇石杯”征文比赛中,因为奖品是比较昂贵的奇石,且奖品总价值达到12000元,又没有人赞助,这对两年做过四次心脏手术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再加上举办这种全国规模的会议需要不少花费,我一个人实在有点承担不起。
没办法,我向旗总商会提出赞助申请。总商会领导听取了我的汇报以后,二话没说,决定在旗外专家和获奖者的吃住方面予以大力赞助。
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的小杨烟酒商行听到我举办全国性比赛的消息后,也给予了大力赞助,为颁奖活动之后举行的晚宴上,给无偿提供了烟酒和饮料。
商行总经理张红丽在接受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对于一个自媒体来说,能举办全国性的征文比赛,我认为很了不起,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乌拉特中旗这个边陲小镇的知名度。我关注《纪实纵横》已经好长时间了,上面的文章写得非常好,我很喜欢上面的文章。”
作品链接
编辑 孙传海
投稿注意事项
1.所投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的非虚构的原创作品,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可连载。
2.作品内容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侵犯个人隐私,不得涉及任何法律法规所禁止的内容。文责自负。
3.本平台实施赞赏稿费制,没有赞赏就没有稿费。如有赞赏,将作品获得赞赏金额的70%作为稿费,但赞赏金额在20元以下的不予发放。稿费将在文章发表一周之后以红包形式发给作者,发放稿费之后再获得的赞赏将不再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