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片和黑附片有什么区别
是中药附子的炮制品,其它品种还有炮天雄、盐附子、刨附片、淡附片、生附片,熟附块等等.
白附片的炮制方法是:
[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在蒸笼中九蒸九晒后去皮开片,出产的白附片晶莹剔透,用手掰断后,断面如玻璃断面一般。用口尝之,有淡淡麻味而绝无咸、苦、涩味。
[现代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在工业蒸箱中高温高压蒸制一次,去皮开片而成。
黑附片的炮制方法是:
[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开片,并拌上红糖、菜油,在烤炉文火烤制而成。黑顺片一般不去皮,色泽红黄但仍剔透。
[现代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开片,在食用黑色颜料中蒸煮而成。
在功效方面,两则也相近,但稍有区别.
总的来讲,附子具有回阳气,通行十二经,能追复散失欲绝的元阳(肾阳)等功效。由于附子有大毒,常常炮制后入药.其中,炮附子最常用,药力足、效果快;淡附片药力较和缓;黑附片与炮附子药效差不多;白附片药力稍小于以上几种。另外还须强调,在中医看来,白附子性偏上行,能祛风燥痰,偏用于头面风痰之疾。黑附子正好相反.
1、加工方式不同
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黑附片(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2、外观形态不同
白附片:为纵切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黑附片(黑顺片):
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扩展资料
白附片与白附子的区别
1、功效不同
白附片:有回阳救逆、温肾助阳、祛寒止痛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风寒湿痹等症。
白附子: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2、所属植物科属不同
白附片: 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又称泥附子。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3、所属植物生长环境不同
白附片:
乌头喜温暖湿润气候,选择阳光充足、表上疏松排水良好、中等肥力土壤为佳,适应性强,忌连作。因为乌头为宿根性草本植物,生产上一般采用块根繁殖。于12月上中旬,表土10厘米地温10℃以上时栽种,7天后发出新须根。一般冬至前20天栽种的先发根后出苗,产量较高;冬至后20天栽种的先出苗后发根,产量较低。
在四川西部、陕西南部及湖北西部一带分布于海拔850-2150米,在湖南及江西分布于700-900米间,在沿海诸省分布于100 -500米间;生山地草坡或灌丛中。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山东烟台。
白附子:生于阴湿的林下、山涧、水沟及庄稼地。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贵州、西藏等地都有野生。东北各省、山东、江苏、河南、湖北有栽培。
4、生理特性不同
白附片:块根倒圆锥形,长2-4厘米,粗1-1.6厘米。茎高60-150厘米,中部之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等距离生叶,分枝。
白附子:多年生草本,植株常较高大。地下块茎似芋艿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外被暗褐色小鳞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附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附子
黑附片、制白附子和制白附片三者在外观颜色、口感功能上明显的差别,三者中制白附子和黑附片在外观上最为相似。
三者的区别:
1、颜色不同
黑附片外皮黑褐色,内切面暗黄色,制白附子外表皮淡棕色,切面黄色,而制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
2、外观形状不同
黑附片半透明装,有纵向导管束,制白附子为椭圆形厚片,制白附片半透明,厚约0.3cm。
3、口感不同
黑附片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制白附子味淡,微有麻舌感。
4、主治功能不同
黑附片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
制白附子主治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制白附片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风寒湿痹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