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作家‖【凤凰城慢韵】◆朱华

作者简介

朱华,笔名烛花。1977年7月出生在中国杭州市塘栖,爱好文学写作,青年作家。在《新民晚报》《中国财经报》《钱江晚报》《杭州日报》《浙江日报》《西湖》《红豆》《长城》《故事报》《城乡导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各类文学作品。

 凤凰城慢韵

凤凰·古城

古城飞出了金凤凰,湘西水乡走出了大文豪。

小小广场上人流涌动,一只铁铸的黑色凤凰英姿焕发,张翅正欲奋飞;俨然的地标下,无数游客正与百鸟之王合影,穿上苗族服饰的游客美女和凤凰热烈共舞,任你拍摄而不拒绝。

沈从文令古城在舞台留影,与银幕长存,在方形字印就的书上永生,从此《边城》的生命不朽,活在中外广大读者的心间。

古屋层层相叠,白墙灰瓦,渗透了岁月的风霜;小巷里一块块青石板,从寂寂的、孤独的跫然足音换成了无数的乱步,高跟、名牌轮盘践踏,唯有残墙上的旧灯默默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悠悠小船

红砖灰石桥下,一泓绿如碧玉的沱江水。

悠悠小船密密相依,停泊在沱江水边,依稀看到八十几年前翠翠立于小舟上的倩影,惋惜着半个世纪前林黛演绎的黑白片拷贝已然遗失在时代变迁中。

碧绿的水,比起江浙的水乡宽而美得多了。

左右摇摆的悠悠小舟,盪出的那里是水波?那是淡淡的诗情。

高低错落的吊脚楼群,飘散的那里是菜香?那是浓浓的画意。

喜欢那种慢的节奏,才能品尝出生活的浓郁情味;喜欢慢工,才能出细活;喜欢一江翡翠般晶莹而凉透的水,总有三数艘小舟荡漾其中,构成一种慢漫情调。

◎吊脚楼群

一江沱水在湘西边境赫然穿过,天地突然开阔。

穿街走巷,走到这儿眼睛一亮:一边,吊脚楼群层层相叠,形成了中国式的建筑美,令你有更上一层楼的美感;一边,道路和错落的屋宇隐约在绿树丛中。远处是古桥,桥洞下,游船在忙碌地穿梭来去。

木褐色的吊脚楼群,总是令我想起了家乡马哈甘河两岸的阿答屋,也是沿河而筑,陆地和河水承担着屋子的前后半身。

我们走过许多小路和小河,总不忘母亲河最早对我们的哺育。

我们喜欢那种朴素的原始,可以尽情地写意和随意。

◎青山绿水

青山绿水衬托着木楼石桥、白墙灰瓦,令沉重的历史有了活泼感和鲜艳色彩;而现代的游兴穿插了人文气息,令旅游意义不再浅薄。

总是叹息假期太集中,人流不绝,往往将满腔的兴奋之火扑灭殆尽;也不喜欢过分夸大的宣传词句,总是不愿认输,夸口这也第一,那也第一。我想青山常在,不需要你鼓吹;绿水长流,也不需要你过火夸奖。

期盼有一日,三五人而已,再把古城重游,真正领略妳静寂里的美。

◎沈从文故居

中国乡土文学的扛鼎代表人物,中国文学的骄傲!

一部凄美的《边城》写着你的不朽,八十二年前的小说一直像沱水流传,从凤凰城走向湘西,走遍中国,走向全世界;您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身而过,不关作品水平,只因人已渺,无法超越规章。

怀着无限敬仰、无限崇拜的心情,走进您的故居,走进您的童年和少年,走进你的的创作灵魂。您一生辗转大江南北,作品无数;不是大学科班出身而做起了大学教授,又写着您另一部人生传奇。

多么朴实的故居,一如主人生前的为人作风;没有雕龙画凤,但古色古香;没有博大精深,但文气氤氲其中。你一生关注小人物,生活,于你来说就是一首长长的美好的抒情诗。如果不是可怕的厄运和灾难,《边城》式的巨著会否不断挥就和问世,替代那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小小凤凰城,因了您一部《边城》在中外声名大噪。

◎小巷风情

从小就有那种说不清的小巷情意结,也许童年就在椰风蕉雨下的小巷度过:也许小巷有着太多的不堪记忆,泛上脑际时,那众多的亲朋戚友的面孔就电影般一一掠过。

从雅加达的小巷走到江浙、闽南的小巷;从北京的迷人胡同走到日本京都一尘不染的小街;从槟城静寂的古街走到了凤凰城的小巷,原来,所有的不凡都来自平凡,所有的伟大无不是从简陋朴素的居屋跨出,一步步走向辉煌和炫目。

当商业的铜板气息消散,凤凰的文化底蕴还是像蒸汽袅袅飘出来;当各种诱人美食的香气远去,买卖的招徕声沉落了,我们好似听到了半个多世纪小船摆渡的摇橹声似近还远地传来、传来,一时沉醉住,无法抽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