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过了!
上 海
对于上海,并不陌生。旧社会,老妈为了生计到过上海,跑“单帮”——买进卖出赚差价,回来讲起过。1952年,阿嫂为了改善一家的生活,到上海一户人家去当过奶妈,回来也讲起过。家里常年挂着一张都锦生丝织风景画:《上海外滩建筑群》,看到上海与杭州大不一样。此外,初中的一天,杭二中组织学生前往上海参观新建成的“中苏友好大厦”,每人缴10元钱(当时一个人一个月最低的生活标准是7.5元),心里想去,但是家里没有这个条件,只好放弃。凡此种种,造成了心里总有个念想:将来最好有机会能去上海读书,然后回到杭州工作。
想不到,世界上真有这种机会。
1958年,为了培养科技人才,上海利用自己科研力量的优势,开办了市属的“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学校里各个系的设置,是根据上海的各个国家级的研究所的名称而设置的。譬如,上海有个国家级的硅酸盐研究所,学校就相应有个硅酸盐系;上海有个国家级的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校就相应有个有机化学系;……,同时,还时常有各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来学校上专业课……。
到了1960年,上海科大扩大了招生范围:不但招收上海学生,同时也面向华东区各省招生——为华东各省培养科研人员(代培学生的费用,由各省科委出。)1960年毕业填报志愿时,介绍材料中说:填报上海科大,前往上海读书,毕业后回杭州,由浙江省科委分配到省属的各个研究所工作。因此,毕业时,班里不少同学报考了北大、清华、浙大等等全国重点大学,只有我一个人毫不迟疑地报考了1958年刚刚建立的新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因是:它正好符合我多年来的愿心!
由此,走上了人生的第一个旅程、也是最重要的一程——前往上海读书!
上海读书期间,数次去过市区(上海科大新建校址在嘉定南门),除毕业实习之外,每次去市区的时间都不长,但总的还是有些印象,印象比较深的是:
1,热闹且长的商业街道。工作以后曾去过其它一些大城市(解放初全国十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沈阳、旅大、西安、武汉、重庆、广州后来都去过)一个城市最热闹的街道长度不过一两站路,最长也不过两三站,就是加起来也不及上海的一条南京路长,更何况上海还有淮海路、四川北路、西藏中路和金陵东路,所以说,大上海,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一点也不虚夸。
2,上海有有轨电车、无轨电车,杭州当时没有,所以,到了上海市区就仔细观察,总算搞清了电车开行的道理:电车上空架有导电轨道,电车上有两根导电杆(上海人称之为:辫子),而且,每根导电杆上头既有凹形的电刷,还有弹簧用力使导电杆向导电轨道上靠,使它接触良好,一旦导电杆滑出了导电轨道,辫子翘起,电车就停了下来,所以上海人说:人死了就叫“翘辫子”,大概来源于此。只有一根辫子、地面有钢轨的有轨电车是最有特色的了。当年在上耐二厂实习的时候,休息天最喜欢在四川北路上乘有轨电车,一路叮叮当当, 叮叮当当,可以观赏两旁连续的商店和热闹的人流(有轨电车的票价:3、6、9分钱)。
3,上海公交车的路号也分得很清楚:10路以前有轨电车,30路以前无轨电车,以后则是汽车。郊区公交车命名也很合理:一律称“线”,以起点站至终点站命名,如北嘉线,从上海北站到嘉定;龙吴线,从龙华至吴泾,等等,近市区的地名在前,远离市区的地名在后,很直观也很好记。
4,上海有条黄浦江,浦东、浦西来往必须摆渡。第一次摆渡去浦东的耀华玻璃厂,参观当时的新产品—钢化玻璃。这个渡口在鲁班路的南尽头,叫“耀鲁线”。同样命名称“线”,但与公交线不同,是浦东的地名放在前,而将浦西的地名放在后了,所以“耀鲁线”,就是浦东的耀华路、浦西的鲁班路之间的轮渡,这时候近市区的地名在后,而远离市区的地名则放在前了。
5,上海是个平原上的大城市,相当繁华,建筑物高大密集,尤其是外滩的建筑群洋气、大气,尽显城市魅力,但缺乏湖光山色的自然美,所以民间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位画家叫唐云(后来他魂归故里了——杭州有个“唐云纪念馆”,纪念他对书画事业的贡献。),长期住在上海,可是他在画上的题名一概是“杭人唐云”,可见他的杭州人自豪感特别强。因为尽管命运让他长期居于沪上,甚至是上海户籍,可念念不忘的是自己还是个“杭州人”,看来,这是所有第一代移民的共同感受,至于第二代、第三代也就随他们去了。
上海想写的、印象比较深的也就是这些了。
一个中国人一生最应到过的三个地方—北京 上海 拉萨
“上海 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当年京沪直达快车13、14次车上的广播词
上海,到过了!
当年到泸沽湖旅游,乘了上格姆女神山(狮子山)的索道,
到了上站,要步行上女神山的山洞里取“仙水”,
洞口在离上站高约30米的地方(有步道可上),
向上走了几个平台(歇脚处)发觉苗头不对头:胸闷,腿无力,
于是到了平台歇歇,深呼吸……如此数次,坚持到洞里取了仙水回到了上站。
由此得知:我到了这个高度(海拔不到4000米)就有了高原反应,去拉萨肯定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