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糖果屋》故事中的“女巫”吗?(上篇)
01
哥哥汉森和妹妹格雷特兄妹俩人被继母扔在大森林中,又冷又饿却又迷路的他们来到了一个糖果屋,他们高兴得走近一看:"哇!这房子全部是用糖果、饼干做成的呀!"
兄妹俩实在是饿坏了,忍不住飞奔过去,拆下房子忘情地吃了起来。
“啊!真好吃!”
这时,从背后传来和蔼的声音说:“是谁在啃我的房子呀?”一位夫人从屋里走出来。
“对不起,我们是在森林里迷路的孩子。”
好心的夫人很温和又很心疼地对他们说:“噢!可怜的孩子,屋子里又暖和又有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快进来吧。”
两兄妹享受了很多美食,好心的夫人就让他们俩睡在漂亮又舒适的床上。兄妹俩好开心哦,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嘿嘿嘿……成功啦!”
其实,好心的夫人是一个吃人的女巫,心里盘算着:“嗯!小男孩长得大一点,先吃他好了。”
女巫每天都会来看哥哥汉森,因为视力不好她只能摸摸汉森的手指头,看有没有胖些。但汉森很聪明,每次都伸出吃过的鸡骨头给魔女摸。
唉!吃了那么多东西,怎么都没长胖些呢?
女巫已经等不及了,准备把哥哥汉森吃掉。最后两兄妹凭借着机智与勇气,最终脱离魔掌;而女巫则掉进热锅里烫死了。
糖果屋虽然只是一则童话故事,但这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看似你把很多“爱、包容、呵护”给对方,付出很多,其实就跟女巫把很多好吃的给哥哥汉森一样,目的是把哥哥养胖后吃掉,而你想要的是希望对方可以认同你、爱你。因为你觉得只有别人爱你,你才会感觉到你是有价值的,你是有存在感的。
但故事的结局往往就像女巫一样愿望落空,求而不得的爱让你撕心肺裂、痛不欲生。
02
主人公老梦找到我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活不下去了,因为他最爱的人已经离他而去,他觉得未来的生命没有她的存在,已经没有活下去的意义。老梦说话的时候,整个人缩在沙发里,看起来没有一点生气。
其实老梦是一个很可怜的人。小时候,父母整天吵架,他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站在凳子上攀着灶台做饭,端给生气中的父母。
七八岁的时候,在凌晨三四点爬起来,摸着黑独自一人跑到十几公里外的山上砍柴。
秋冬的夜山让小老梦觉得很恐怖,风吹着树枝嗖嗖地响,心中想着蛇的出没,心脏砰砰地跳到嗓子眼,但也不得不徒手在灌木丛中砍柴,否则两手空空回去的话,可能又要被骂或者引起父母的争吵。
八岁的老梦靠着只要自己多做父母就会少吵架的信念,让自己在这个家中任劳任怨。
他内心渴望的是妈妈对自己的认可和爱,只是很多时候不管他多么努力,妈妈永远不愿意安抚他,除了指责、不满意、觉得他不够好之外,还是指责和辱骂。
十岁那年,老梦在地里刨红薯被蜈蚣咬了,哭着回去跟妈妈说,换来的是妈妈的“你真没用、活该”的话,吓得老梦以后再遇到害怕的事情也不敢回去哭诉,只是一个人默默地承受。
长大后的老梦内心一直渴望找一个爱他的人,只要别人对他好一点点,他就会讨好别人、全心全意对别人好,很多时候换回来的却是对方的抛弃。
其实老梦真的不乏“爱”他的人,只是这些人不是他爱的,他爱的是要让他能够心动的,那什么样的人可以让他心动的呢?那就是和他妈妈一样的女人才能产生强烈的感觉,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强迫性重复。
03
强迫性重复是精神分析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每个人在童年时候,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一些创伤。人们在潜意识中都希望疗愈好这个创伤,于是长大后,会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
其实一个人会在生活中不断的强迫性重复,原因如下:
一是为了掌控、练习应对技巧,希望控制和改写当初不好的结果
比如老梦小的时候没有得到过妈妈的认同和疼爱,长大后便找一个很"挑剔"的女人,然后开始第二回合的心理战争,要从她身上重新寻得自己小的时候一直埋藏在内心妈妈的爱和认可。
二是为了认同或纪念某人某事
比如老梦小时候就是一个小大人,承担着很多家庭中的责任,长大后在人际关系中会不自觉地承担很多的责任;从小经济条件困苦,吃不饱,常被小伙伴欺负攻击,长大后就是再有钱,往往也要把自己搞得很惨,或是把自己搞得遭受到危机、亏钱、被骗钱,让自己的生活重新回到小时候困苦的生活情景中去。
老梦之所以这样折腾自己,让自己活在困苦中,是一种对早年生活的纪念与忠诚。
强迫性重复有个特点,即在成人生活中,人们一遇到与早年类似的情景,就会激发我们用早年类似的反应来应对。
这种条件反射式的自动化反应可以在各个层面以象征的方式重复体现出来,比如:在认同上、关系上、防御手段上、情感反应上、认知上和行为上。
荣格对此曾有名言:“一个人若是无法觉知到内在的冲突,那么外在世界就会逼不得已将那份冲突‘演示’出来;没有察觉出来的那部分自我,就会外化成为命运。”
所以老梦在没有意识到这些的时候,一直在强迫性重复自己的这个命运。如何打破这种命运,敬请期待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