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宁海科举十佳人物

宁海科举十佳人物

◎应可军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分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但宁海仍在历代出现过一批人物,现我整理一下,分述如下:

一举成名

 

卢原质(1351~1402),字希鲁,宁海桑洲镇田洋卢人。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科任亨泰榜进士第三人。
卢原质的母亲是明朝著名学者、大忠臣方孝孺的姑姑。卢原质年轻时就学于方门,于洪武二十年(1387)乡试中举。第二年高中探花,授翰林编修。表弟方孝孺闻知,即寄诗致贺:

奉天殿上榜初开,共贺江南得秀才。

好是青罗居士说,近来文运属天台。

  
探花及第后,卢原质请辞翰林之职,受到朱元璋的宠信。根据卢原质留下的诗词,在此段时间多次陪朱元璋在南京蔣山游历。洪武二十八年(1395)任命他为太常寺少卿,后又改迁溧水县丞,他不带随从,单车赴任。任上他孜孜以求,废寝忘食,“不屑于簿书期会,而趋事赴公者以后期为耻。”尤其注重教化百姓,大修孔庙。但他却不善与世俯仰,言“宁以孤亢见黜,不忍厉民以媚人。”后因其他事件牵连被逮捕至京,当地民众近百人到京为其说情,都说卢县丞廉洁清平,很多人竟痛哭流涕,朱元璋遂将卢原质放还。第二年,卢原质又因“实征”之事被下大狱,老百姓再次为他说情。当时天下官吏因“实征”事下狱者上千人,只有卢原质被赦免,其他人均受到处罚。
建文帝登极,卢原质多次上言时政。“靖难”后,永乐帝打算起用卢原质为太常少卿。召见时,卢原质宁死不屈,因而与弟弟卢原朴等皆被杀,并被族其家。直到福王时,才被追谥节愍。

二位主考

一是方孝孺;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宁海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灭十族。南明弘光帝时追谥“文正”。明代沿用唐宋两朝的科举制度,读书人参加县、省、全国三级考试。县试合格者为秀才;省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全国为会试,考中者为进士。进士的甲科,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三人,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产生。每逢乡试与会试,主考官都由礼部任命。特别是会试,主考官往往由皇帝亲自挑选并任命。参加乡试与会试的读书人,若考中举人或进士,则要拜本科的主考官为座主。而座主则称这些弟子为门生。洪武29年(1396),四川举行乡试,陈南宾与方孝孺同为主考官。
二是李洧孙。李洧孙(1243—1329)字甫山,号霁峰,南宋时生于宁海竹口李和洋。他少年时即能读父书,师事舒津。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迪功郎、黄州司户参军,未上而宋亡。元成宗大德中为杭州儒学教授,历江浙同考试官,后以黄岩州判致仕。宋亡后飘泊于海滨20余年。元时,郡府强行推荐他赴京师向朝廷献《大都赋》。当时,元大都为世界上最恢宏繁华的大都市,李洧孙所作三千余字《大都赋》匠心独运,一时名噪天下,明代大学者称此赋“笔势横放,如悬河注水,愈而不竭”。李洧孙后任儒学教授、考试官等,又辞官归家,享年86岁。他还著有《霁峰集》二十卷,并曾重修《台州图经》。
对宁海而言能有两位主考官。考官往往由皇帝亲自挑选并任命。参加乡试与会试的读书人,若考中举人或进士,则要拜本科的主考官为座主。而座主则称这些弟子为门生。

三瑞争辉

南宋进士王齐舆弟王恕、王章先后均及第,乡里人称为“三瑞”。
王齐舆,字之孟,宁海城东人。自幼聪颖,文思敏捷,作文操笔立就。出身于书香门第。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兄弟王恕、王章先后均及第,乡里人称为“三瑞”。初任昆山县尉,后调於潜、崇安等地任知县。任职期间,忠于职守,处理公务常到深夜方就寝,寒暑不易。又为当地开凿水渠,可灌溉田亩万余顷。百姓感恩戴德,立生祠以纪念。
在湖北郢州任知县期间,齐舆曾上疏《论安边择将足国裕民之道》,高宗阅后大喜,对身边的人说:“王齐舆南人似北,议论可采。”不久,临安连旬下雪,牛马冻僵,百姓缺粮饿死者无数。当时刚好轮到王齐舆赴朝廷陈疏时政得失,齐舆则向上报告实情,皇上听后大惊说:“无人语及此。”随即开仓赈给。百姓得救,合城欢声如雷。之后,任监丞,又调司农丞。淳熙十六年(1189),出镇武昌,后又任东川宪、江东宪、仓部郎中、枢密院检讨等职。嘉泰四年(1204)以后,历任军器监、大理少卿、宗正少卿、朝议大夫等职。
王齐舆平素生活简朴,粗衣淡饭如常人。又好读书,博学强记,手不释卷。宦游所到之处,颇有声望。又善作诗,常与名公巨卿酬唱,每出奇崛之语,人称为“诗虎”。著有《云壑集》二十卷。晚年在县东一里许建“云壑园”,常与亲朋故友相叙,饮酒作诗,称作“率真之会”。

缑北四君

干人俊《宁海六记》载:“清道咸间,缑北有詹、郭、林、魏四君,文章博雅,名重六邑。”
旧时台州六邑指临海、黄岩、太平(即今温岭)、天台、仙居、宁海。
又载:“癸亥(1923)冬月廿七日,章一山太史致余书云:‘少时闻詹、郭、林、魏四君之名,人已不及见…,此四君之诗采录否?’”
章一山即章梫(1861-1949),名正耀,字立光,号一山,宁海南乡海游(今属三门县)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登进士,殿试选授翰林院检讨。
干人俊回复道:“考四君诗,遗稿无多,詹、郭、魏诗已搜得,编入《宁海诗存》,林则一章未见焉。”
章一山和干人俊所提及的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缑北四君”,分别是詹鼎亨、郭守民、林芬、魏谦。
詹鼎亨,字亨五,号杏村,后金(今属西店镇)人,咸丰十年(1860)岁贡。以能诗文名,道咸间所谓“缑北四君”,杏村其一也。
郭守民,号愚山,长洋(今属深甽镇)人,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光绪《台州府志》列入文苑传。工骈体,有《愚山集》,已佚。
林芬,字漱香,加爵科(今属强蛟镇)人,道光十九年(1839)廪生。据加爵科《爵山林氏宗谱》:“元瑞公,学名芬,道光十二年壬辰科邑庠。”“公少颖悟,下笔成文。年十二应童子试,即列前茅。弱冠游庠,旋补博士弟子员……。”
魏谦,号㧑斋,下蒲(今属强蛟镇)人,道光十七年(1837)廪生。才思豪迈,为道咸间“缑北四君”之一。

五官端正

  
宁海东门五公祠是专为祭祀宁海历史上为官清廉、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五位清官而设立的。虽然他们不是宁海人,他们都是经过科举考试被授予县令一职。远离家乡来到宁海。这祠堂里供奉着五位清正廉明的外籍好县令,他们是:明朝的颜欲章、林光庭,清朝的黄光岳、程煜、薛廷魁。五位县令的感人事迹,
  
颜欲章,号云汉,江西安福人,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三十一年来宁海任县令。他到任后,延续上一任县令制定的行事准则,尽量不做大的改动,只独独对县城北门(拱辰门)外的护城河制定方案下定决心改造。当时,北门护城河时发大水,大水过处,家园被淹,家畜田地遭失,百姓们苦不堪言。颜令得知后,决定带百姓挖渠引流,改修城门水道,并建起桥梁方便人们来往通行。经过五个月的辛劳,工程终告竣工。民众欢庆之日,颜令却接到调令,被派往嘉兴任职。数千百姓跑到钦差面前,恳请准许颜令留下,继续做宁海人民的父母官。当时的四明州钦差屠纬见状,感慨万分:“五月循良起颂声也!”
无奈圣旨已到,皇命难违,颜令在百姓的依依惜别中上任去了。他走后,宁海人民非常想念他,就在城门外的护城河边建造了一座生祠,刻立碑文,记录颜令政绩,并将其带领乡民开挖的河道称作“颜公河”。
林光庭,字冲明,号映苍,福建莆田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进士,担任宁海县令达四十余年。林光庭上任时,发觉田赋由税粮改为征银后,官员肆意加大铸银损耗,并将差额纳入私囊。他当机立断,全部开除了这些贪腐之人。长期以来,林光庭对下属要求严格,有法度;对待老百姓,却是宽松平和耐心细致。有犯事入狱诉讼的,总是反复教导,引向正路,让他们知道是非曲直,以期改正。林光庭敬重读书人,时常与有文化,乐意为民办实事的人聚在一起,与他们商量,如何让贫穷子弟接受免费教育。在任期间,他修缮孔庙,建造讲经楼、文昌阁。
  
黄光岳,江西上高人,清雍正二年(1724)进士,次年任宁海县令。他到任之后,整顿地方官员乱收苛捐杂税,坚决杜绝不正之风,竭力振兴文教,废除元妙、崇圣两座寺庙田产,归缑城书院所用,排除万难为书院培养人才提供各项资金,宁海文风从此大振。
程煜,号敬斋,也是江西人,清雍正八年(1730)进士,乾隆十年来宁海任县令。期间,他不仅修筑堰坝,灌溉农田,还拨出寺庙田产,给书院学子作津贴,教与养兼施,深受百姓爱戴和敬重。
薛廷魁,字春元,号秋圃,山西曲沃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进士。乾隆三十九年,他赴宁海出任县令后,整顿士气,甄别人才,用自己的俸禄财产,免除百姓因筑塘而劳役的苦楚。百姓感念他与颜令、林令都是一样的清官,将他供奉于祠。

六地清官

罗适(1029—1101),字正之,号赤城,宁海溪南罗家人。任桐城县尉、泗水、济阴、陈留、江都、开封六七地县令及提点两浙刑狱,提点京西北路刑狱等。他为官清正,能体察民情,关心民间疾苦,革除弊端,严禁巫术,为民平反冤狱,奖励农耕,注重兴修水利,是北宋有影响的水利学家。在江都任县令时,率领民众,开发久湮荒塘,修复大石湖,改名为元丰湖,筑堤造坝,疏水入江。先后兴修水利55处,灌溉田亩6千顷,围塘扩种85万顷。调任后,江都人民为罗适建立生祠,秦观为他写祠记。提点两浙刑狱任上,他亲临黄岩,领导百姓疏导8乡官河90里,沟通大小支流936条,计长75万丈。并首创在内河分段筑堤建闸,控制水量,田亩受益70多万亩,民谣有“黄岩熟、台州足”流传于世。罗适政绩卓著,为民办了不少好事实事,人民永远怀念他,有“台州士人名世始自罗适”之说。

七星高照

周弁年幼好学,读书每通宵达旦不息。家贫,但不肯求助于邻里,母施氏典卖衣奁以资其学。后至四明舅家,求良师益友砥砺学问。1038年,被荐于乡学,苦读二十余年。于1061年四十一岁登进士第。初任会稽主簿,后迁松溪知县。熙宁七年(1074)改知武义,再调黄陂,官终平江节度推官。弁平生酷好读书,至老手不释卷。其事迹甚为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所重。著有《周少师策》20卷,《韵类》17卷。
周弁不但自己好学,还重视对子女的培养。他有七个儿子,长子周炳,次子周炜,于宋元祐三年(1087)同年登李常宁榜进士。还有四个儿子也先后登进士第。他的一个女婿也是进士。因此被称为 “一门七进士,连女八登科”。

八士共辉

宁海槐里王澄之长子王立住东院称东院祖,也称下隍祖、槐花树下祖,其后裔大部分居住在西门一带。人文荟萃,底蕴深厚。人丁兴旺,英才辈出。光绪《宁海县志》中有传者:王及、王澡、王大本、王璞、王敏、王度、王赞、王瑾等。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邑人仇兆鳌曾言:“晋代之衣冠依旧,宋明之伟绩犹新。如太常及公、大理澡公、秘书大本公、纪善朴公、学士琦公、御史敏公……绍承世德,奕叶流芳,蜚声艺苑,卓越群英。”王璞、王敏、王琦三兄弟是王大本的曾孙,与方孝孺、许继等交往甚密。方孝孺称王大本“博学多闻,为元闻人”,称王璞为“世之醇儒”。明代懿文太子盛赞王敏“何异鲁男子”。林公辅评王琦之文“如月坠澄江,上下一色,净绝垢氛,清明之气可掬也。”

九思抒义

张岵,清潭人,字原望,号慎斋,赐谥忠节。登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第,任武英殿大学士兼河南道监察御史。文笔优雅,曾有《涵清轩记》传世,《宁海县志》收录在册。与方孝孺是世交,亦师亦友。为官期间,丁忧在家。时逢靖难之役,燕王朱棣篡位,命太子太傅方孝孺草拟诏书不肯,遭灭十族惨剧。张岵闻之,跪拜天地,朝京城方向哭道:“方公孝孺,忠肝义胆。虽知狂澜难挽,却以‘义’字当先。斧钺之下,意志难摧,游魂杜鹃,未归故里。华表柱头,盈盈净空,常见孤鸿掠影;晦暗子视。也听不平之鸣。我乡有此公,我乡幸甚。我乡幸甚!哀哉方公,哀哉方公!”哭罢,念建文罹难,自己与方孝孺私交甚笃,必不能幸免。遂整衣冠,书于家九思堂曰:“亲逝子当存祭祀,君亡臣岂独留身!”(方孝孺《娱静楼记》中云“与予交者,原望质而通,和而直,善士也。”)于是张岵公带家人,族人,亲戚72人走向斗岩潭。俨然端坐轿子中,沉入斗岩潭,家人,亲族也纷纷跳进潭里殉难。其时苍天变色,阴风怒号,大雨倾泻,天地为之动容。过了不久,官兵果然到清潭抓人。得知张岵已率家人、族人投水而死,只得抓些族人充数,发配充军。有些族人幸好事先逃进密林,得以免遭劫难。后人为了彰显张岵公忠义,遂改斗岩潭为“尽忠潭”,立碑以记。清人陈奕封专门撰写《张忠节先生斗岩潭碑》,碑文云:“鸣呼:此忠节先生之汨罗也!灵均以而自溺,其爱君之血诚等耳……出于从容赴义,而不待勉强者,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十族何妨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在“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诛十族。当初,朱棣率军从北平出发时,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朱棣,说;“南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朱棣点头应承。至此,朱棣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被召到朝廷,悲切哀恸的声息响遍大殿的台上台下。朱棣走下卧榻回头示意左右侍者授予方孝孺纸笔,说道:“诏示天下,非得由先生您来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笔掷到地上,边哭边骂道:“死就死了罢,诏书我绝不能起草。”朱棣孝孺当时才名远播,深得各界人士推崇;朱棣对其才也是很爱惜,欲为己用。朱棣便对方孝孺好言相劝,方孝孺却对朱棣十分不屑。朱棣说:“我一直无心于皇位,如今打入京城,实在是局势所逼;我不过是效仿周公辅佐成王而已。”方孝孺问道:“既然如此,那建文帝在何处呢?”朱棣说道:“建文帝失踪了,找不到。”方孝孺又说:“建文帝不在,可立其子为王。”朱棣有些激动的说:“文帝并无子嗣!”方孝孺大叫道:“文帝的弟弟总在吧?!”

朱棣终于失去了耐心,愤怒的说道:“这是我的家事,无须你多费心。请你赶紧帮我起草登位的诏书。”谁知方孝孺竟只是写了“燕王篡位”四字。此时朱棣彻底火了,冷笑道:“你好大胆,不怕我杀了你!”方孝孺傲然说道:“即使杀了我,也不会和你同流合污!”。朱棣说:“我不会这么便宜你的,我要诛你九族。”这时方孝孺也是气愤填膺,怒道:“即便诛我十族又何妨!”

朱棣命令将方孝孺车裂于街市。时年四十六岁。他的门生、德庆侯廖永忠的孙子廖镛与其弟廖铭收拾他的遗骨,掩埋在聚宝门外的山上。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浙江省、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 图片:网络

(0)

相关推荐

  • 极简识篆(75)

    识义 识形 识用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出自   杜甫  <曲江二首> 先秦文字 西周晚期逆钟     钲间铸铭文21字. 铭文如下(供参考) 为召逆,□(叔)氏若曰:&q ...

  • 古代“诛九族”到底是哪九族?

    诛九族最早源于秦变法之后的夷三族,当时涉及的面积不大,只包括父子孙,后来慢慢演变成为诛九族甚至诛十族.秦末时期,被处以诛三族的丞相李斯和宦官赵高就是实例. 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是指姑姑之子,就是姑姑的子 ...

  • 方孝孺:忠心耿耿,备受建文帝朱允炆倚重

    方孝孺,字希直,他的父亲方克勤是洪武中期一名循规蹈矩的官吏,后来因空印案受牵连.方孝孺自幼机智敏捷,双目炯炯有神,每天都用心读书,被称为"小韩子".长大后跟随名儒宋濂学习,深受同辈 ...

  • 明永乐皇帝朱棣为什么要毁了探花村的灵仁庙

    元代著名诗人戴良 为什么会记载 桑洲田洋卢这个灵仁庙 一个普通的庙宇 明朝皇帝朱棣 为什么会将其毁掉? 请听田洋卢卢氏族人 天姥老人给你分析史料 明永乐皇帝朱棣 为什么要毁了探花村的灵仁庙 清溪回澜探 ...

  • 巧言评世:道义式微?不!它就在宁海田洋卢

    巧言评世丨道义式微? 不!它就在宁海田洋卢 卢巧 编者按 我曾在书上略过卢原质.方孝孺的名字,却不曾深究他们的故事,直到那天走进田洋卢,终于走近那段"诛十族"的尘封往事,独立青山野 ...

  • 缑乡风情丨宁海历史上功名最高的人竟出自这个村,难怪宁海、临海、天台、三门等地的卢姓人都赶来祭祖

    卢原质像 探花郎卢原质的文脉运气及其他 文/天姥老翁 2016年4月24日,暮春时光,天气雨转阴,来自临海.天台.三门及宁海本地的深甽.力洋等地的卢氏后代700余人集会桑洲田洋卢村,思祖祭祀,盛况空前 ...

  • “乡土宁海”走进田洋卢专题——探花故里访探花

    "乡土宁海"走进田洋卢专题 漫游古村 田洋卢探花故里访探花 陈鹉飞 "毛毛细雨落宁海,雹子打天台",当年皇帝圣旨口,褒奖宁海风骨叶梦鼎,恩泽了宁海方园百姓.无巧 ...

  • 宁海探花郎故里,二月二龙抬头还有这么一出……

    宁海探花郎故里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这么一出-- 卢巧/文  周衍平/摄 编者按 3月10日(农历二月二),由乡土宁海工作室发起的"探花卢原质.大儒方孝孺读书处文化研讨会"在卢原质故乡 ...

  • 应可军 | 宁海灯史

    宁海灯史 文/应可军 在我未得病前,总往农村跑,碰到不少宁海乡土者,不知怎么回事,他们收集了不少农村老物品.总想建立乡愁展览馆.非常惭愧,我没有为她们提供较好或系统的文字稿.这几天,忽然想到写点文字, ...

  • 应可军 |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FLO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文/应可军 史载: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途经蔡国被围绝粮几乎致死.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陈国亲吴派害怕孔子辅佐楚昭王楚国更强大,便派说兵胁迫孔子改道,不让孔子去楚国.孔子在蔡国 ...

  • 应可军 | 宁海照相史话

    宁海照相史话 文/应可军 我们这玩地方文献的群体,对老照片的喜爱是难以言表的,可惜存世的老照片实在太少了.老照片作为一个建筑.一个人一段时期的特定影像记录,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特点,就算发展到今天 ...

  • 应可军 | 宁海棋文化

    宁海棋文化 文/应可军 可能你也经历过,童年,隨意在石板地用瓦爿块或粉笔画一个空心十字架,或在树下泥地用树枝划一个空心十字架,双方各拣选果核或小石子,就可布阵作战,金木水火土.棋逢对手,就可博弈各一个 ...

  • 应可军 | 宁海青云观(外二篇)

    宁海青云观 ----文/应可军----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 ...

  • 应可军 | 宁海育婴堂

    宁海育婴堂 文/应可军 育婴堂,宁海人俗称养育堂.育婴堂是收养弃婴的育婴组织,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育婴堂收养并救活了许多弃婴,其设立实为一桩善举.中国早有这方面的善举传统,如贫儿院.育婴堂等等,佛教中也 ...

  • 应可军 | 宁海古松漫谈

    宁海古松漫谈 文/应可军 陈毅总司令早就在诗中写出了松树的性格,他的名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就可以表现出松树那一种坚强的.勇敢的性格.所以,我便喜欢上了松树.这种情结来自于小 ...

  • 应可军 | 宁海棉麻史话

    宁海棉麻史话 文/应可军 我国最早出现的是麻.葛纺织,我国是麻的故乡,在元明两朝棉花栽培普遍推广以前,麻织品是平民百姓最主要的衣着材料.而棉纺织和棉花的人工栽培,首先是在我国华南.西南和西北边疆少数民 ...

  • 应可军 | 宁海蚕桑文化杂谈

    宁海蚕桑文化杂谈 文/应可军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古代希腊人.罗马人就称我国为"塞里斯",意即"丝国".罗马的大奴隶主们把我国运去的丝绸视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