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宁海科举十佳人物
宁海科举十佳人物
◎应可军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分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但宁海仍在历代出现过一批人物,现我整理一下,分述如下:
一举成名
奉天殿上榜初开,共贺江南得秀才。
好是青罗居士说,近来文运属天台。
探花及第后,卢原质请辞翰林之职,受到朱元璋的宠信。根据卢原质留下的诗词,在此段时间多次陪朱元璋在南京蔣山游历。洪武二十八年(1395)任命他为太常寺少卿,后又改迁溧水县丞,他不带随从,单车赴任。任上他孜孜以求,废寝忘食,“不屑于簿书期会,而趋事赴公者以后期为耻。”尤其注重教化百姓,大修孔庙。但他却不善与世俯仰,言“宁以孤亢见黜,不忍厉民以媚人。”后因其他事件牵连被逮捕至京,当地民众近百人到京为其说情,都说卢县丞廉洁清平,很多人竟痛哭流涕,朱元璋遂将卢原质放还。第二年,卢原质又因“实征”之事被下大狱,老百姓再次为他说情。当时天下官吏因“实征”事下狱者上千人,只有卢原质被赦免,其他人均受到处罚。
二位主考
三瑞争辉
缑北四君
五官端正
宁海东门五公祠是专为祭祀宁海历史上为官清廉、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五位清官而设立的。虽然他们不是宁海人,他们都是经过科举考试被授予县令一职。远离家乡来到宁海。这祠堂里供奉着五位清正廉明的外籍好县令,他们是:明朝的颜欲章、林光庭,清朝的黄光岳、程煜、薛廷魁。五位县令的感人事迹,
颜欲章,号云汉,江西安福人,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三十一年来宁海任县令。他到任后,延续上一任县令制定的行事准则,尽量不做大的改动,只独独对县城北门(拱辰门)外的护城河制定方案下定决心改造。当时,北门护城河时发大水,大水过处,家园被淹,家畜田地遭失,百姓们苦不堪言。颜令得知后,决定带百姓挖渠引流,改修城门水道,并建起桥梁方便人们来往通行。经过五个月的辛劳,工程终告竣工。民众欢庆之日,颜令却接到调令,被派往嘉兴任职。数千百姓跑到钦差面前,恳请准许颜令留下,继续做宁海人民的父母官。当时的四明州钦差屠纬见状,感慨万分:“五月循良起颂声也!”
黄光岳,江西上高人,清雍正二年(1724)进士,次年任宁海县令。他到任之后,整顿地方官员乱收苛捐杂税,坚决杜绝不正之风,竭力振兴文教,废除元妙、崇圣两座寺庙田产,归缑城书院所用,排除万难为书院培养人才提供各项资金,宁海文风从此大振。
六地清官
罗适(1029—1101),字正之,号赤城,宁海溪南罗家人。任桐城县尉、泗水、济阴、陈留、江都、开封六七地县令及提点两浙刑狱,提点京西北路刑狱等。他为官清正,能体察民情,关心民间疾苦,革除弊端,严禁巫术,为民平反冤狱,奖励农耕,注重兴修水利,是北宋有影响的水利学家。在江都任县令时,率领民众,开发久湮荒塘,修复大石湖,改名为元丰湖,筑堤造坝,疏水入江。先后兴修水利55处,灌溉田亩6千顷,围塘扩种85万顷。调任后,江都人民为罗适建立生祠,秦观为他写祠记。提点两浙刑狱任上,他亲临黄岩,领导百姓疏导8乡官河90里,沟通大小支流936条,计长75万丈。并首创在内河分段筑堤建闸,控制水量,田亩受益70多万亩,民谣有“黄岩熟、台州足”流传于世。罗适政绩卓著,为民办了不少好事实事,人民永远怀念他,有“台州士人名世始自罗适”之说。
七星高照
八士共辉
宁海槐里王澄之长子王立住东院称东院祖,也称下隍祖、槐花树下祖,其后裔大部分居住在西门一带。人文荟萃,底蕴深厚。人丁兴旺,英才辈出。光绪《宁海县志》中有传者:王及、王澡、王大本、王璞、王敏、王度、王赞、王瑾等。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邑人仇兆鳌曾言:“晋代之衣冠依旧,宋明之伟绩犹新。如太常及公、大理澡公、秘书大本公、纪善朴公、学士琦公、御史敏公……绍承世德,奕叶流芳,蜚声艺苑,卓越群英。”王璞、王敏、王琦三兄弟是王大本的曾孙,与方孝孺、许继等交往甚密。方孝孺称王大本“博学多闻,为元闻人”,称王璞为“世之醇儒”。明代懿文太子盛赞王敏“何异鲁男子”。林公辅评王琦之文“如月坠澄江,上下一色,净绝垢氛,清明之气可掬也。”
九思抒义
张岵,清潭人,字原望,号慎斋,赐谥忠节。登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第,任武英殿大学士兼河南道监察御史。文笔优雅,曾有《涵清轩记》传世,《宁海县志》收录在册。与方孝孺是世交,亦师亦友。为官期间,丁忧在家。时逢靖难之役,燕王朱棣篡位,命太子太傅方孝孺草拟诏书不肯,遭灭十族惨剧。张岵闻之,跪拜天地,朝京城方向哭道:“方公孝孺,忠肝义胆。虽知狂澜难挽,却以‘义’字当先。斧钺之下,意志难摧,游魂杜鹃,未归故里。华表柱头,盈盈净空,常见孤鸿掠影;晦暗子视。也听不平之鸣。我乡有此公,我乡幸甚。我乡幸甚!哀哉方公,哀哉方公!”哭罢,念建文罹难,自己与方孝孺私交甚笃,必不能幸免。遂整衣冠,书于家九思堂曰:“亲逝子当存祭祀,君亡臣岂独留身!”(方孝孺《娱静楼记》中云“与予交者,原望质而通,和而直,善士也。”)于是张岵公带家人,族人,亲戚72人走向斗岩潭。俨然端坐轿子中,沉入斗岩潭,家人,亲族也纷纷跳进潭里殉难。其时苍天变色,阴风怒号,大雨倾泻,天地为之动容。过了不久,官兵果然到清潭抓人。得知张岵已率家人、族人投水而死,只得抓些族人充数,发配充军。有些族人幸好事先逃进密林,得以免遭劫难。后人为了彰显张岵公忠义,遂改斗岩潭为“尽忠潭”,立碑以记。清人陈奕封专门撰写《张忠节先生斗岩潭碑》,碑文云:“鸣呼:此忠节先生之汨罗也!灵均以而自溺,其爱君之血诚等耳……出于从容赴义,而不待勉强者,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十族何妨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在“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诛十族。当初,朱棣率军从北平出发时,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朱棣,说;“南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朱棣点头应承。至此,朱棣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被召到朝廷,悲切哀恸的声息响遍大殿的台上台下。朱棣走下卧榻回头示意左右侍者授予方孝孺纸笔,说道:“诏示天下,非得由先生您来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笔掷到地上,边哭边骂道:“死就死了罢,诏书我绝不能起草。”朱棣孝孺当时才名远播,深得各界人士推崇;朱棣对其才也是很爱惜,欲为己用。朱棣便对方孝孺好言相劝,方孝孺却对朱棣十分不屑。朱棣说:“我一直无心于皇位,如今打入京城,实在是局势所逼;我不过是效仿周公辅佐成王而已。”方孝孺问道:“既然如此,那建文帝在何处呢?”朱棣说道:“建文帝失踪了,找不到。”方孝孺又说:“建文帝不在,可立其子为王。”朱棣有些激动的说:“文帝并无子嗣!”方孝孺大叫道:“文帝的弟弟总在吧?!”
朱棣终于失去了耐心,愤怒的说道:“这是我的家事,无须你多费心。请你赶紧帮我起草登位的诏书。”谁知方孝孺竟只是写了“燕王篡位”四字。此时朱棣彻底火了,冷笑道:“你好大胆,不怕我杀了你!”方孝孺傲然说道:“即使杀了我,也不会和你同流合污!”。朱棣说:“我不会这么便宜你的,我要诛你九族。”这时方孝孺也是气愤填膺,怒道:“即便诛我十族又何妨!”
朱棣命令将方孝孺车裂于街市。时年四十六岁。他的门生、德庆侯廖永忠的孙子廖镛与其弟廖铭收拾他的遗骨,掩埋在聚宝门外的山上。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浙江省、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 图片:网络